FutureNet 项目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投资者能否追回理财款?

2024-07-03
来源:网络整理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记者刘一诺通讯员徐肃

一个以“边聊天边赚钱、刷广告包赚钱”等噱头进行推广,吸引大量会员的项目(中文名“未来网络”),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银川警方立案侦查。涉案受害人将“中间人”起诉至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以委托理财合同为由要求“中间人”返还委托理财资金,法院应否支持?近日,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目前已生效。

郑某与张某于2018年10月8日互相添加为微信好友,郑某向张某询问该项目(下称FN项目)的运作流程、投资事宜等,了解到投资FN项目将带来可观的盈利收入,在微信中郑某还让张某教其如何填写注册信息、下载、操作等。郑某于2018年10月24日、11月6日分两次给张某转入3570元、1570元,共计1570元。张某收到钱后,当天就将钱转入了案外人丁某、赵某的账户,并拉郑某加入广告套餐学习群。随后,丁某、赵某帮助张某注册了FN项目账号,并将账号和密码交给张某,张某随即告知郑某。郑某自己则通过刷广告套餐获得收入。 后因FN项目网站无法正常运行,导致郑某的投资资金无法取回,引发本案诉讼。

FN项目宣传页面显示,“FN采用直营模式和多元化价值经营模式,平台目前有三大盈利板块,即矩阵、平台与用户共赢创造丰厚利润,再通过在线比价、在线商城、网络游戏、云服务、博彩及投资等业务,使平台的造血来源多元化。其中,网络游戏、云服务和博彩业务利润丰厚,通过让利的高效黏度政策,吸引大量会员入驻,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有效用户。”

法院认为,私募委托理财是指委托人将资产委托给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一般企事业单位等非金融机构或自然人,由金融机构作为受托人的一种委托理财形式。从郑某与张某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出,郑某委托张某代其在FN网站注册FN项目账号并充值,张某帮助郑某注册FN项目账号并将账号密码交给郑某,并曾向张某个人账户充值人民币。委托事项已完成,双方存在信托合同关系。因此,本案诉因应为委托合同纠纷,而非委托理财合同纠纷。郑某操作FN项目(如刷广告赚取美元)属其个人行为,其对FN项目的投资亦属其个人意图,郑某应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 由于FN网站无法正常运行,存在投资风险隐患,其造成的不利后果应当由郑某个人承担;且张某对此不具有重大过错,故郑某请求张某返还人民币及利息的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微信赚钱的小程序_2021微信赚钱小程序有哪些_利用微信小程序赚钱

法官提醒,信托合同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约定的,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民间委托理财是指委托人将资产委托给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一般企事业单位或自然人等非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作为受托人的一种委托理财形式。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很重要,委托理财要委托给正规的金融机构,而不能相信某些网络宣传或者私人,否则合法权益可能得不到保障。

类似FN项目这样的投资骗局还有很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货币引诱大量受害人进行投资。面对五花八门的投资陷阱,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增强辨别能力。当发现自己被骗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截图、银行账户交易明细、转账凭证等。或者在收到公安机关的报案登记通知时,携带身份证件、与案件有关的交易明细等书面材料,及时到公安机关办理报案登记手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记!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找记者、找报道、求助,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情报站”,全省600余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