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件人:子建 发送时间:2012年9月8日 去年分分宝分拆的时候,我记得当时的目标应该是成为全国最大的通用积分平台。当时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仿佛国内积分市场不仅是蓝海,更是汪洋大海。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分分宝已经陷入不温不火的境地。在支付宝页面,分分宝也被放在不起眼的地方,非深度用户几乎找不到分分宝的入口,更无从得知如何获取和使用分分宝。某种程度上,分分宝不如天猫积分好用、影响力大。今年阿里巴巴有个“一”战略,支付宝虽然名义上是独立出来了,但在这个战略中肯定扮演着关键角色。我觉得“一”战略应该包含提高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的思想。 但目前阿里巴巴体系内已有积分宝、天猫积分、淘金币(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个营销平台)等积分平台,各自独立运作,互不打通。不管是否存在浪费,至少将积分宝定位为通用积分平台,在阿里巴巴内部并不适用。作为一家“无处不见”的公司,支付宝第一大特点就是账户认知度低,独立客获客成本极高。支付宝可以自豪地说银行卡交易占比过半,但不得不承认其中80%到90%来自淘宝。目前支付宝获客的应用似乎只有信用卡还款、账单支付、转账等。
这些似乎在留住客户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如果单独用来获取新客户,与财付通、快钱等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在“一”战略中,淘宝和天猫承担着吸引客户和留住客户的双重责任,而支付宝在留住客户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不仅要让客户每一次购买都享受到,还要多次使用。积分显然是留住客户的有效手段,说得更优雅一点,就是“客户忠诚度”。从提高客户满意度到提高客户忠诚度(忠诚度营销),积分针对的是C端市场。目前,淘宝、天猫、支付宝、一淘相对处于快速增长期,每月流失客户数仍小于新增客户数。因此,相对而言,目前整个集团都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重点,对客户忠诚度关注较少。 但是低价换来的客户满意度往往无法转化为客户忠诚度,尤其是客户满意度通常经不起比较(比如天猫和京东的比较)。只是高增长并不总是可持续的。随着存量市场的探索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新增客户越来越难,那么留住一个优质客户的意义就会越来越明显。忠诚的客户不仅会主动、反复地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广告费用,还会向亲朋好友推荐企业,成为企业的兼职营销人员。其中,积分作为对客户二次消费行为的诱导和奖励,确实有着有效的作用。但是要做什么样的积分?做独立的积分平台?已经有和积分宝重合度很大的天猫积分用户了,积分宝不可能做得比天猫积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