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上风靡的知识问答类游戏依然人气飙升,就连刚刚开始商业化的抖音也接入了《百万英雄》。
与高调的不同,同样是短视频行业宠儿的快手两天前以17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融资10亿美元。
2016年短视频行业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快手的横空出世,它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让短视频行业受到了市场的高度青睐。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短视频行业,最火的就是抖音。
依托强社交属性,快手作为短视频老大哥的地位很难被抖音、西瓜视频、火山等今日头条应用撼动。
01
每个人都值得被记录
“艺术不应该只属于精英。生活中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值得被记录。”
这是CEO宿华对快手定位的描述。
张小龙被认为是最有理想主义的产品经理,充满人文精神。在这方面,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宿华似乎毫不逊色。
快手成立于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于制作和分享GIF图片的移动应用程序。
2012年11月,快手决定从单纯的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2013年,快手当家人物宿华加入,出任CEO,团队进一步扩大。
随着用户量和活跃时长的增长,2014年11月,快手决定去掉“GIF”字样。摆脱了过于拘谨的程序名的束缚,快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015年6月对于快手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月份,产品和iOS用户合计突破1亿,覆盖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和众多三四线城市。
2016年随着直播的爆发,快手逐渐进化为“短视频+直播”双内容平台,2016年2月快手用户规模突破3亿。
2017年3月,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轮3.5亿美元融资,由腾讯领投,当时快手估值30亿美元。
就这样,经过7年的打磨,快手已经成为中国短视频行业的第一。
02
左手抖音,右手快手
抖音宣布商业化之后,在品牌广告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今日头条旗下的应用,抖音也延续了今日头条一贯的高调做法。
号称日活超亿的快手商业化进展如何?
现在看来,如果是直播平台的话,快手基本属于一线,虽然用户量、时长甚至直播收入都可圈可点,但在广告方面却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
抖音以品牌广告作为商业化的切入点,相比快手,社区风格更加鲜明的抖音确实更容易获得品牌方的青睐。
事实上,过去几年,快手曾探索过流量分成、信息流广告、联合游戏运营、会员增值服务和虚拟道具等商业模式,但均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原因在于没有任何产品能够容纳如此庞大的农村或城市、年轻人或中年用户群,而快手现有的品牌调性使其更难吸引广告主。
毕竟快手上最火爆的内容,还是吞咽冷辣椒、吃玻璃虫、十几秒喝掉两瓶啤酒、纹身少年排队吐烟圈、瘦弱的农村男人把点燃的鞭炮塞进裤裆里、噼里啪啦地躺在地上的表演……
别忘了,让快手一夜成名的,是2016年6月9日发表的一篇《底层的残酷故事:一款发生在中国农村的视频软件》的文章。对很多人来说,这“打开了一扇新的世界之门”,而原来,在中国,还有这样一群人。
03
快手基础页面列表
而且,打开快手,你看到的都是自虐视频、低俗段子、行为怪异的人物,就算你没有毛主席的洞察力,也能直观感受到里面充满了残酷荒诞的场景,让人心里很不舒服,隐约看到我们这个光鲜时代的阴暗面。
去年快手的视频风格普遍是自残、自虐,以此来吸引眼球。
河北一老年妇女吃异物(包括灯泡、虫子、玻璃)自残的视频在网上曝光,观众被视频的疯狂和残忍所震惊,讨论了一天,随后就忘了这件事。
/快手上阿姨们的自虐视频/
人们只会把这当成是好奇的八卦,而不会去深究背后的深层次背景。其实,这种视频在快手上屡见不鲜。这不是一个孤例,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庞大的快手自虐群体。
在快手上,最容易爆红的就是自虐,所以上面充斥着自虐视频:自虐喝酒、自虐吃饭、裤裆被炸开、跳冰河。如果不解释,你肯定会以为这是地下电影或B级片的片段。
自虐爆裆:这个来自河北滦县的农民叫二哥,是快手上拥有50多万粉丝的网红,他的绝活是每隔几天放鞭炮爆裆或者跳冰河。他成名后,快手上涌现出一大批后继者,纷纷效仿他的绝活,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升级,比如活埋、爆裆等。
/自爆裤裆的二哥/
喝酒自虐:这也是快手上的一大类,很多明星都是靠一口气狂饮白酒成名的,我觉得这里面最厉害的就是山东小闯,他几乎每天都会发一个视频,每次看到他的眼睛,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他这是在赌命。
自虐式进食:狂嚼猪头、一口气吃掉半米长的猪大肠、生吃榨菜管,是快手自虐吃货的基本特征。更有狠人表演生吃死猪、蛇、蛆、X。其中,ID为小生的少年吃得最为狠,并以此吸纳近百万粉丝。
/活吃蛇/
/生吃死猪/
在“每个人都可以出名15秒”的时代,很多快手用户表示,如果想出名,自虐、自残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快吸引注意力的方法。
在今年的北京大兴拆迁事件中,快手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甚至出现了如下标题:
“我在快手上看到20万人离开北京。”
现有产品的定位和属性一旦在用户心中形成,就很难改变。
为此,快手在2017年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营销和户外广告,包括赞助《吐槽大会》、《跑男》等综艺节目,试图感染大城市的年轻人拿起手机“记录”世界和自己。
没有实现用户向一线城市的转化,快手就永远做不了品牌广告。
04
微信克制,快手亦如此
快手科技创始人宿华去年亮相乌镇,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再次讲好中国故事。
宿华,一位出身百度、在中国工作的程序员,他的风格不像今日头条的张一鸣,而更像我们尊为神的张小龙。
在短视频社交赛道,今日头条的短视频矩阵、阿里的UC土豆的商业化都是快手要面对的两大敌人。
幸好,拥有6亿用户、日活跃用户近7000万的快手去年获得了巨头腾讯的青睐,并于3月份获得了由腾讯领投的3.5亿美元D轮融资。
张小龙表示,微信是一个非常“克制”的产品,快手也是如此,都是去中心化的,不太依赖顶级明星资源。
在社交方面,他们更注重高频互动,增强内容的社交性,这是快手的优势,也是微信相对于今日头条的优势。
人气颇旺、被视为“音乐版快手”的抖音,目前来看显然不足以撼动快手的地位。
其实,快手从2016年3月开始也在做一些信息流广告,并逐步帮助车厂、游戏公司、教育机构投放广告。如果有合适的游戏厂商,也会做游戏联动运营;如果用户对快手的认可度比较高,也会提供一些增值服务。
或许,这就是慢公司的必然之路。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
点击关键词可查看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