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赠1个月视频VIP会员”、“限时获赠xx视频会员月卡”、“免费获赠18个月VIP”……如今,在很多视频平台上都能看到“免费获VIP”的噱头,但点进去发现,它们都在为借贷服务导流。
“互联网的末日就是借贷。”有网友调侃。
导流P2P网贷曾经是各大视频平台必赢的生意,虽然如今P2P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并没有阻挡这些公司进行流量变现的脚步。做流量金融本无可厚非,但其中却隐含着侵犯和泄露个人隐私、虚假信息宣传、低息诱导放贷、捆绑保险放贷等诸多风险,值得各大视频平台警惕。
作为短视频和长视频的头部平台,抖音、快手、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在金融服务方面做得如何?界面新闻的测试发现,五大头部视频平台APP在金融服务布局上的步伐不一,有的扎根深厚,有的则始终保持克制。
爱奇艺最激进:为旗下“小鸭贷”提供贷款助力,为十余家贷款平台导流
在长视频领域领先的“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平台中,爱奇艺在金融布局上的步伐最为迅猛,腾讯视频紧随其后,而优酷则相对克制和保守。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爱奇艺已与多家机构合作,为多个金融借贷产品导流,旗下还拥有一个名为“小鸭贷”的信用服务平台。
界面新闻记者在爱奇艺APP上点击“我的钱包”时,出现“限时免费赠送1个月VIP会员”广告弹窗,点击“免费领取”后,记者立即被跳转至“易付甜橙借贷”页面,页面显示“首笔借贷送1个月爱奇艺VIP,新用户可获赠30天首期免息优惠券,最高优惠750元”。
页面显示,“易付宝·橙贷”是中国电信旗下易付宝的贷款平台,用户最高可借20万元,年化利率7.2%起(需审核通过),最快3分钟即可贷款到账,资金来源为马上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除了为贷款产品“易付宝·天成借钱”导流外,爱奇艺App 客户端“我的钱包”中还推荐了多款贷款产品,包括爱奇艺旗下“小雅贷”、携程金融旗下“借贷花”、中原消费金融旗下“梯钱花”、三六零数码科技旗下盛贝、360借条、360微灵花、国美悠游卡、聚多多(橘子分期)、小赢易贷、度小满金融旗下“优钱花”、众安保险旗下“众安贷”、民生电商旗下民生助利贷、苏宁金融旗下仁兴贷、分期乐旗下乐华卡等。
图:爱奇艺App定向借贷产品 曾杨林整理
不过界面新闻记者也注意到,相较于安卓手机客户端,爱奇艺App苹果IOS客户端中推荐的贷款产品非常少,仅有爱奇艺的“小雅贷”、中原消金的“体谦华”、易智付三款产品。
图:爱奇艺App安卓与苹果客户端贷款平台展示对比
界面新闻记者测试发现,除自有平台“小鸭贷”外,其余信贷产品均无法在爱奇艺App上直接完成贷款,用户只需注册成为贷款平台用户,随后会提醒下载相应App或关注公众号,方可进行借贷。
小雅贷客服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小雅贷由爱奇艺开发、运营和管理,所有贷款产品及/或服务均由具备贷款发放资质的正规持牌金融机构提供。
2019年底该产品上线时,官方介绍称,小鸭贷由持牌金融机构独立负责和管理,包括风控审核、资金供给、贷后处理和风险承担,爱奇艺为用户提供互联网金融资讯、金融机构技术支持和用户信贷服务。
从产品描述来看,爱奇艺为小芽贷提供贷款辅助服务,而根据公开信息,爱奇艺目前尚未获得任何金融相关牌照。
腾讯视频将流量引流至自有产品,而优酷仅与银行合作发行信用卡
相比较而言,腾讯视频就没有那么激进了,它只是提供纯粹的引流服务,更多的是服务于腾讯自身的体系。
腾讯视频App在金融领域引流的信贷产品“小鹅花钱”由腾讯旗下微众银行提供,最高贷款额度5万元,年化利率(单利)低至7.2%。此外,腾讯视频App还展示了腾讯旗下保险经纪平台微保的保险产品,包括价值数百万的医疗保险、意外险、航班延误险等。
不过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腾讯视频App虽然没有在“财经”板块中将流量引流到其他贷款产品,但其首页“精选栏目”的轮播广告位经常会展示一些小贷平台的借贷广告,贷款产品多由小贷公司提供,如中青旅金融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中弘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西安星河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猪八戒易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
图:腾讯视频“精选”栏目广告位将流量导流至多个借贷平台。
界面新闻记者随机测试了腾讯视频App广告位推送的一款贷款产品,点击广告后需要填写姓名、手机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查看是否有房产、商保、社保、车子是否缴足、公积金、企业所得税等选项。点击“申请贷款”后不久,贷款协助公司工作人员会打来电话,人工核实个人信息,并将用户填写的信息推送给合作银行,合作银行随后会审批贷款额度。
作为互联网巨头旗下的视频平台,阿里优酷App在金融业务上相对“保守”,虽然App上设有“我的金融”专栏,但相关金融业务仅有与银行合作的开卡、送视频会员活动,如与苏州银行、农业银行合作的电子开户活动,与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合作的联名卡活动等。
金融牌照支撑抖音贷款业务,快手也在谋求支付牌照
在两大短视频平台中,抖音已占据领先地位,快手则“蠢蠢欲动”。
目前,抖音“钱包”内有两款贷款产品,分别是“抖分期”和“房信借”,前者与“花呗”类似,后者与“借呗”类似。
前者主打“先消费后付款”,可用于抖音直播购物、小店购物、购买“DOU+热点”服务等,可分为3期、6期或12期还款,最高限额3万元;后者为消费信贷服务产品,年利率(单利)为10.8%-24%,最高限额20万元。
图:抖音的“DOU分期”和“房信街”信贷产品。
“抖音分期”和“房信借贷”背后,与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获得的两张金融牌照密不可分,即第三方支付牌照和小额贷款牌照。
第三方支付牌照来自全资收购的武汉合众易宝科技有限公司,小额贷款牌照来自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中融小额贷款公司”),抖音两款贷款产品的资金来源均为中融小额贷款公司及其合作金融机构。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中融小额贷款公司近期已增资至50亿元,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均变更为丁博讯。丁博讯此前任职于字节跳动“金融-消费金融”事业部。虽然从股权结构上看,字节跳动与中融小额贷款公司并无直接关联,但2020年4月,中融小额贷款公司将其股权质押给深圳市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中融小额贷款公司的邮箱也变更为字节跳动官方邮箱。
为提升抖音支付的用户规模,抖音“钱包”近日上线“绑定银行卡领购物优惠券”活动,优惠券金额从5元到11.8元不等。
可以看出,字节跳动的支付和小贷牌照对抖音自身的电商、本地生活等业务帮助较大,其还拥有保险经纪和证券投资咨询牌照,但目前并未见到相关业务布局。
虽然快手较早前推出了“快手钱包”,但尚未直接布局金融业务,不过在金融牌照的获取上,快手也“蠢蠢欲动”。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8月31日,快手通过旗下北京大家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老铁支付”商标。
同年11月,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快手通过收购持牌支付机构易连支付,间接获得支付牌照。收购方式上,快手以现金+股票的方式收购易连,其中现金约3亿元,股票金额及价值未知。收购完成后,快手将持股50%以上,成为易连支付第一大控股股东。
对于支付牌照的获取,快手在今年1月的招股书中披露:“快手于2020年8月签署协议,以现金8.5亿元人民币初步对价收购一家支付公司100%的股权。截至本报告日,该项收购尚未完成。”
界面新闻记者查阅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获悉,亿联支付唯一股东仍为亿联金控信息有限公司,相关公司控制权并未发生变更。
消费者隐私泄露风险极大,个人信息可能被断网、被公开
第三方数据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抖音短视频月活跃用户(MAU)约4.53亿,快手MAU约2.68亿,爱奇艺MAU约2.29亿,腾讯视频MAU约1.72亿,优酷MAU约7300万。
“基于流量产生金融是正常的,但(这两者)一定要分开,如果混在一起,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个人隐私被侵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财新峰会上提到。
某头部小贷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透露,一些被视频APP分流的中小贷平台不太正规,容易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有的平台为了牟利,会把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打包”后卖给第三方。只要用户在某个借贷平台上申请了贷款,其他借贷平台的营销电话、短信就会不断“轰炸”用户,给用户带来困扰。
界面新闻记者5月份测试了几款主流贷款APP,至今仍受到营销短信和电话的骚扰。被测试的借贷平台时不时会打来电话,以发放免息券、“预留贷款额度”等名义诱导记者从平台借钱。
除了接到接受过测试的APP的电话和短信外,记者还收到一些从未测试过信用额度的APP发来的短信,其中包括乐享街、欢借、拍拍贷、省借等。(详见报道:主流贷款APP“集体下架”后遭营销轰炸,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借贷平台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也引发监管部门关注。
界面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近日向几家主要网络平台机构下发通知,要求这些网络平台机构在与金融机构开展流量分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时,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部产生的信息或者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本信息、个人肖像评分信息等名义直接提供给金融机构。
通知要求,整改后新的业务合作流程为“平台—征信机构—金融机构”,业内称之为个人信息“断链”。
对此,金融科技专家苏晓睿表示,这可以看作是对协贷、联贷业务中个人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等方面的一次总体梳理,强调此类业务需要纳入个人征信业务管理总体框架之下,按照“平台-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流程进行整改。
苏晓睿表示,传统模式下,平台机构首先依靠自身的流量优势或者巧妙的营销手段获取用户,用户在平台机构页面或者平台机构与金融机构联合页面填写注册信息,从而留存用户信息并产生数据价值。
《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利用信用信息对个人和企业进行画像、评估等活动应当认定为征信业务;国务院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因此,此次整改向市场释放了个人征信业务必须持证经营的信号。
对于此次监管举措的影响,苏晓蕊预计,经过此次调查,可能会出台正式文件,对涉及个人信息的助贷、联贷业务的基本流程、合作模式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规范。她还预计,会有更多的平台机构寻求个人征信牌照。
除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视频APP借贷业务还存在其他隐患。
在黑猫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不少用户反映,部分视频类APP的借贷功能存在虚假广告、低息诱导借贷、将借贷与保险捆绑销售等问题。
爱奇艺小丫贷一名用户投诉,因爱奇艺App“福利中心”发放的“7天免息券”,其在该平台借款5000多元,但两天后还款时发现并无利息减免。在其多次投诉后,爱奇艺客服将责任推至放贷机构,并要求用户自行向借贷平台投诉。
“我在小鸭贷借了5000元,分11期还清,第一次还款时才发现被强制买保险,贷款之初并没有告知需要交保费。”另一位小鸭贷用户反映,第一期就需要偿还本金445.19元、利息24.31元、保费71.37元,11期总共需要交保费近800元。
另外还有多名抖音“借信街”用户反映,自己的贷款到期后,在抖音上找不到“还款入口”,这些投诉信息目前仍显示为“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