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内测照片流出,数字货币概念股走强

2024-07-07
来源:网络整理

沉寂数月后数字货币领域是否有新消息?

4月14日晚,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业银行账户内进行测试的照片在网上流传,还有报道称,央行数字货币正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进行测试。

4月15日开盘后,数字货币概念股走强,截至收盘,汇金、聚龙、高伟达涨停。有人将此市场消息解读为央行数字货币加速落地,但事实上,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自去年底开始,央行数字货币已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的参与下,逐步在外部业务场景进行测试。

即使有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科技巨头的参与,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发行准备工作也一直保持相对保密,几乎所有消息都来自央行官方。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4月10日表示,央行将按计划有序推进数字货币,数字经济可能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对数字货币研发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央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DCEP,如今已选取个别城市进行测试,也说明其操作在逐渐成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近日撰文指出,央行从2014年开始推动数字货币的发展,如今试运行基本结束,可能很快就会推行。不过,央行数字货币是比较有限制的版本,可以称之为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二合一”,即替代现金M0(流通中的现金),央行不对数字货币支付利息。

大型银行正在针对少数群体进行内部测试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在农业银行进行内测一事,证券时报记者向接近央行人士求证,得到的回应是“一直在内测,一切以央行官方说法为准”。

多位大型国有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各家银行负责央行数字货币项目的部门不一样,有的在支付清算部,有的在运营管理部、网络金融部等,但确实都处于内测阶段,在选择个别商业应用场景进行试点。

从网上已泄露的农行数字货币钱包截图来看,其主要功能与银行电子账户的日常支付管理功能基本类似,例如农行数字货币钱包首页就有“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支付”四个常用功能。

“一碰支付”到底起什么作用?具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举过一个场景应用的例子。两个人的手机里都有DCEP数字钱包,只要手机有电,哪怕没有网络,两个人手机一碰,就能把一个人电子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代支付是什么_第二代支付系统_二代支付系统

某大行人士透露,该行目前只对极少数人(主要是银行内部员工)开放了数字货币钱包进行试点测试,因此仍处于内部测试阶段。另有某大行人士认为,与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的微信、支付宝等电子钱包相比,央行数字货币缺乏优势的C端应用场景,因此各方仍处于不断探索和测试的阶段。

央行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电子支付?

央行数字货币已筹备近5年,按照穆长春去年的说法,目前“已在出炉的边缘”。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数字货币和现有的人民币有什么区别?穆长春在“得到”APP开设的课程《科技金融前沿:数字货币前瞻》中,对央行数字货币做了详细介绍。证券时报记者根据穆长春的介绍,总结了以下几点:

1、央行数字货币(DCEP)早在2014年就被提出,其功能和属性与纸币类似,只不过是数字化的,是一种具备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可以实现无账户的价值转移。

比如,两个人手机上都有DCEP数字钱包的场景,只要手机有电,即使没有网络,两个人手机碰一下,就可以把一个人电子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也就是说,数字货币在支付时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与微信、支付宝都需要绑定银行卡不同,DCEP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除非你想往DCEP充值,或者从DCEP提款理财,否则用户之间的转账是不需要绑定账户的。

2、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币,具有法偿性,也就是说数字货币是不可拒绝的,从法权上来说,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3、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数字货币先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4、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满足匿名支付的需求,但出于反洗钱的考虑,央行对数字钱包也设置了等级和限额安排。比如用手机号注册的钱包是最低级别的,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如果上传身份证和银行卡,可以得到更高级别的数字钱包;如果去银行面谈,可能就没有支付限额了。

5、由于计划推出,市场一直在讨论民间参与发行数字货币是否会挑战现有主权货币和央行权威。穆长春称,在电子支付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央行选择推出数字货币,是为了未雨绸缪,维护本国货币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另外,目前纸币和硬币的发行、印刷、回收和保管成本过高,还需要防伪技术,携带也不是很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央行数字货币替代了M0,其功能和属性与纸币类似,只不过是数字化形式而已。未来央行数字货币还可以存入银行账户,或者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甚至可以从银行ATM机上取款、存入。

例如,作为我国主要的银行ATM供应商,上市公司广电运通年初宣布旗下研究院已启动DC/EP(央行数字货币)在ATM机上的自由兑换研发项目,公司正积极关注DC/EP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并做好相关准备。支付宝也在近期发布了多项与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专利。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尤其疫情期间,移动支付的非接触式、便捷性优势更加凸显。在现有移动支付渠道用户粘性较高的背景下,央行数字货币向个人推出后,将在移动支付领域掀起多大的“涟漪”,尚待观察。

黄益平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是相对受限的版本,可以称之为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二合一”。我们需要对受限的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深入观察,看它会如何影响当前的数字金融格局,同时也要观察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会如何影响当前的支付体系。匿名数字货币不需要通过现有的电子支付账户进行支付,这会如何影响大科技平台的大数据积累方式,也值得观察。未来,智能投顾、二代支付、央行数字货币等都可能成为新的热点领域,但同时也要注意防范意料之外的新风险。比如,一个十几亿人使用的支付系统如果被黑客入侵,在过去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但现在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