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教你一个解决旧病旧痛的方法……
看到这样的推送,很多老人都会忍不住点进去看看,结果点击“报名”后,弹出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手机上就会弹出收费提醒,只要几块钱,甚至免费,就可以连续上多堂健康课,于是有些老人忍不住付费,在微信上加了健康老师。
“我家老人被拉进养生微信群,每天按时上课打卡,还花了很多钱买一些养生产品。”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不少网友都分享了自己家中老人的类似经历。有网友称,自己的父母被亲戚拉进养生群,以养生为名去上课,每天要上很长时间的课,还高价推销没有任何资质的保健品。他母亲不到三个月就花了3000元,还是不听劝告……
为了调查此类事情,记者通过短视频平台报名参加健康课程,也遭遇了“进群—打卡上课—高额费用”的流程。
首先,这类健康养生课程会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大量广告,当消费者想报名时,诱导添加健康老师微信,进而拉进微信群,在群里观看直播。
从进群开始,群里几个自称是高级健康老师徒弟的人就开始对学员进行严格管理,如果有学员忘记看直播,群里的负责老师就会立刻发私信催促学员上线。
不过,这些都是为了让老人花大钱而做的准备,等几天的直播课结束,真正的重头戏才开始。
课程最后一天,群里老师会展示“大礼包”,告诉老人交完学费后可以继续参加后续的课程,还会赠送一系列健康产品、根据你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一对一”指导……
随着气氛越来越热闹,老人们也感觉自己赚到了,纷纷当场下了订单。
但一位一向节俭的老人,为何会被陌生人轻易拉进微信群,并愿意花大价钱消费呢?答案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套路。
首先,那些所谓的“养生”机构会在短视频平台上筛选目标人群,以免费的健康科普或者低价的养生课程将潜在客户带入聊天群。在专业人士看来,平台很难对此类直播间进行有效监管。
当潜在客户进入聊天群后,指导老师、专家便开始对群里的学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便成为关注的重点。
“不用吃药、不用打针”、“把体内的废物清除掉”、“少花点钱”等等一系列说辞很容易抓住老年人的喜好。
“你的问题是气滞血瘀。”“堵了就要通。”“现在还是萌芽阶段,不控制的话,以后会越来越严重……”
群里的老师们也会对学生表现出敬业精神,每次直播结束后都会在群里发大量课程总结,如果学生没有按时进直播间,老师会直接语音打电话催促学生上线。
“你计算过吗?每年去医院、买药要花多少钱?理疗、买保健品要花多少钱?”“老师真的不想把你落下,老师希望你能下定决心。”
一连串语重心长的“劝说”私信,让你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关心你的健康的,更耐人寻味的是,不少“学员”会直接在群里晒出自己的报名、缴费记录,营造出健康课火爆的氛围。
一些机构甚至利用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对其施压,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一些机构甚至用“如果你不报名,以后在医院缴费窗口你会后悔的”等话语威胁老年人。
甚至有的声称健康课上教的运动可以控制病情,免除药物治疗,这种行为具有误导性,属于虚假宣传。但很多时候,直播中并不使用“可以治疗或治愈某种疾病”这样的表述,而是用各种不同的术语来给学生洗脑,或者使用模糊的术语。
北京一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表示,对于此类问题,要畅通举报机制,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加强突击执法检查。
或许,除了监护,最有效的药物就是给老人更多的陪伴,减少他们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
我们在公社等你回家!
常回家看看吧!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