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武汉大学2023级3715名新生如期入学,校园里一片欢腾。
方向
早上七点,武汉大学校内工作人员已在各个迎新点等候,志愿者也守候在校门口,随时准备迎接新生的到来,帮忙搬运行李、引导新生报到。
为迎接新生的到来,校园里挂满了彩旗、展板、标牌等,营造出一派崭新的氛围。其中,企鹅广场前的一块写着“热烈欢迎新生”的大展板,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驻足观看。远看,这块展板只是一句欢迎口号,但仔细一看,却暗藏玄机。展板上的大字,是由全校3715名新生的名字组成的。展板前,新生们忙着用自己的名字拍照打卡,家长们也忙着用手机拍下这珍贵的一幕。
武汉大学领导视察了各个迎新点,了解新生报到情况,与新生进行亲切交流,并对迎新工作人员表示慰问。
武汉大学校长李忠云教授(前排中)与新生亲切交流
迎新现场,各学院迎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新鲜血液注入武学院,开启崭新的篇章。
热情服务
武汉大学安排志愿者在武汉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傅家坡长途汽车站迎接新生,并设立“武汉大学新生接待站”。早上七点,武昌火车站人头攒动,新生与家长在校青联志愿者的引领下,登上“武汉大学新生迎新车”,踏上返校之旅。
为了让新生入学更便捷,家长了解学校情况,各部门志愿者和朋辈导师齐心协力开展迎新活动。从学校东门到宿舍,身着红背心的志愿者们站在路边,引导新生和家长,护送他们到校。不少学院还设立了党员实践岗,为新生服务。不仅如此,已完成报到的新生也自愿加入迎新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报到期间,财务大厅、学生工作大厅、各学院报到处、一卡通服务中心、宿舍区老师各司其职,新生报到工作有序进行。后勤保障处、物业中心设置茶水亭,免费提供冰镇酸梅汤给新生及家长消暑解渴。马化腾教学楼2104教室、刘志平礼堂设置家长休息室,为新生及家长消暑解暑。学生工作处也为迎新工作人员提供冰镇饮品。
作为疫情后第一天的迎新活动,校园里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人群中不乏几位和蔼可亲的警察。武汉市公安局文保局在校园内设置了保护学生学校宣传点,为新生讲解防骗、消防安全等知识。
创意导向
“上班先玩抛球,不至于太热!跳远4.5米,不用背东西!”体育系为新生准备了丰富的迎新游戏,新生可以挑战抛乒乓球、扔网球、跳远、扔飞盘等体育类游戏,赢取精美礼品。此外,体育系还为每位新生准备了一瓶印有自己名字的定制可乐。
“同学们,来这里领取新生专属礼包吧。”管理学院在新生报到点为新生准备了一份礼包,里面有《2023级学生手册》、《图书馆读者手册》和《管理学院新生指南》。新生指南上贴心地标注了武汉学院的校园地图、管理学院的新生教育工作历史、团校、学生会各部门介绍,以及各班辅导员、班主任、朋辈导师的信息,对于初次见面的新生来说,十分贴心。
信息工程学院制作了学院新生报到卡,新生可通过扫描卡上的二维码了解学院抖音号和QQ群,同学们还在信息工程学院官方抖音号上进行了校园直播参观,通过摄像头与观众互动,展示学院风采。
教师节即将来临,外国语学院在迎新现场组织了教师节DIY活动,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团扇、编织袋、贺卡等物品,为自己的老师送去祝福。
此外,新媒体中心还贴心为新生准备了“大学第一锅火锅”、“大学第一杯奶茶”等特色福利活动,还有定制可乐、小风扇、定制公仔等小礼品发放给新生及家长,为新生送上入学祝福。
新生活故事
身高1.96米的新生有一张定制床
“因为他从来没有住过校,我们一开始还担心学校的床够不够大,没想到来之前学校就主动联系,主动提供加长床,这很人性化。”郭燕妈妈告诉记者。郭燕就读于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身高1.96米,是今年新生中最高的,也是全校最高的。武汉学院利用大数据提前了解了学生的个人信息,统计出8名新生身高超过1.9米,给8名新生全部安装了加长床。师傅们把原来的床架和一些柜子拆了,重新装修。
郭岩和家人驱车7个小时从河南商丘来到武汉留学。郭岩选择英语作为专业是因为他对英语很感兴趣。今年暑假,他还买了一本六级词汇书来学习。他目前的目标是尽快通过四级、六级考试。(记者: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