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如今的在职父母时间和精力有限,白天不停地思考,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让他们疲惫不堪,晚上回到家,大脑就想自动关机。
“和别人一起玩”,你如何评价自己?
很多在职父母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下面的情况大概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发生过。
“妈妈,陪我玩!陪我玩!……
每天回到家,孩子都会粘着你,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让你头疼的咒语。
也许你忙于家务,或者因为某件事而心烦意乱,生气了。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就会有像火山一样喷发的冲动!因为你太累了,没有时间陪他玩。
但你还是要故作淡定:亲爱的宝宝,妈妈很忙,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陪伴,你要学会独立,自己玩啊!
01
你为了孩子忙着工作,请不要因此伤害他们。
电视剧《你好检察官》中,高三学生吴博文被同学李明启威胁,将同学王朝远骗走。李明启带领大家对王朝远拳打脚踢、欺负,导致王朝远自杀。因此,王朝远家属提起了诉讼。
为了逃避责任,李明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吴博文的身上。
当吴博文面临牢狱之灾时,父亲慌了,他想跟儿子沟通,但吴博文拒绝沟通,明知受了委屈,却一句话也不说,甚至不敢把偷拍的“被欺负现场”拿出来展示。
一个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又不敢告诉父母,那会是怎样的痛苦?
受了委屈,却不肯向父母求助的孩子,会受到多大的伤害?
孩子是喜欢独自承受,还是父母从来不给他说出来的时间和机会?
事故发生后,吴博文的堂兄指出他对儿子不够关心,父亲却义正言辞地说:“你说我每天那么忙,哪有时间想这些事情?”所以作为父亲,他对儿子的班级、成绩,甚至孩子的精神状态,一无所知。
忙碌的背后,是人们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陌生感减少,情感被孤立,矛盾产生。
面对最亲近的父母,心里有痛却不能说,想说却无人听,只能独自承受痛苦,父母忙碌,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亲情流失,彼此疏远感加剧,得不偿失,难免得过且过。
董卿说:“教育孩子,你选择赚钱而不是管教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苦一辈子挣的钱,还不够他一年挥霍的!”
赚钱是人生的必需品。钱可以换来物质、服务,可以请保姆、雇人,但买不到信任和情感。用物质养育孩子,换来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爸爸”或“妈妈”,没有深厚的情感联系,情感的缺失成为孩子一生的伤痛。
02
孩子需要的是你可信赖的爱,而不是过多的物质。
在《妈妈是超人3》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黄圣依与儿子之间糟糕的亲子关系:安迪跟亲生母亲一点都不亲近!
我们看到,当安迪听到要离开奶奶,和妈妈单独相处48小时的时候,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他开始哭泣,然后不情愿地上了车,并且在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一直反抗。
他不喜欢妈妈买的任何东西,无论是零食还是早餐。当他被带去玩警察角色扮演时,他会逃跑。你知道,他说他最喜欢当警察。
在商场里,他不让妈妈给他买任何东西,不让妈妈牵他的手,最后妈妈跟他说话,他只是沉默……
03
多花点时间陪孩子。毕竟,如果你不小心,孩子就会长大。
动画短片《我的爸爸是个手机狂》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在一点点怀念孩子成长的故事,浓缩在短短的2分钟里,非常感人。
当父亲回家时,女儿手里拿着她最喜欢的兔子娃娃,蹦蹦跳跳地跑出来迎接他。
父亲只是低头看着手机。他从女儿身边走过,眼睛仍盯着屏幕,只是象征性地用手摸了摸女儿的头。
父亲在桌前坐下,女儿满怀期待地把满分的试卷递给他。
父亲头也不抬,依然盯着手机,女儿则放下试卷,失望地低下头。
女儿拿着自己画的画,跑到父亲面前,用双手递给他。可是父亲还是没有回应。
直到爸爸的手机没电了。
然后他恍然大悟。
我低着头,怀念着孩子那100分的成绩,怀念着他画的每一幅画,怀念着他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孩子已经长大了……
现实生活中,太多父亲忽视了对家人和孩子的陪伴。
有的爸爸很肯定地说:“我工作这么忙,又要上班赚钱,还要陪伴孩子,我能同时做两件事吗?”
没有人能够拥有克隆自己的能力,但只要父亲愿意,解决办法总是比问题多。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有没有想过,你能陪伴孩子多久?0到3岁,你是他的一切。4到12岁,你是他的傍晚。13到18岁,你是他的周末。之后,你只是假期。”
总想着,忙完这段时间,会有更多时间陪孩子;赚够钱之后,会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以后的时间还多着呢,这两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谁知道在你的余生中你还能抽出多少时间与你的孩子一起度过呢?
所以,陪伴,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
1. 努力创造共处时间
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去挤,总会有的。
早点起床,和孩子一起吃早餐。下班早点回家,和孩子一起吃晚餐。虽然陪伴的时间很短,但孩子能感受到爱。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无论多忙,总是坚持与家人共进晚餐,与孩子们聊学校里的趣事,分享彼此的经历。
能经常见面的家人,就不会给陌生人可乘之机,让我们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尽力挤出时间“陪”孩子,这样,陪在身边的是孩子,受益的是家长。
2.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家长工作之余依然忙于娱乐,即使有孩子在身边,也还是专心玩游戏、看抖音。
于是陪伴就成了一个空壳,只剩下了陪伴,但是我们本可以优化这一次,获得更多的收益。
吴亦姝这位一夜成名的学术天才确实让人羡慕,她的父亲是顶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工作很忙,但他坚持每天下午四点半后不使用手机,专心陪孩子读书学习,更值得我们称赞。
每周定期的家庭聚会、每周聚餐,每天固定时间“放下手机”,陪孩子聊天、散步,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这些是我们爱的最高境界,这些简单的仪式能成为连接家庭情感的好方法。
3. 升级你的育儿理念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主要还是陪孩子玩,随着孩子长大,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就变得像刺猬一样,家长要想和孩子相处好,一定要掌握一些技巧,对症下药。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表示,青少年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学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少唠叨,少说教,避免把孩子推得更远;
只有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怀,主动表达爱,他们才会愿意接近我们。
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当孩子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退后一步,给他们自由的空间。
当孩子愿意跟我们说话时,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及时回应;
如果要给出建议,家长的眼神和语气要表现出“喜欢>不喜欢”,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你的爱;如果“不喜欢>喜欢”,孩子就会质疑父母的爱。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爱时,他们就会愿意卸下伪装,向我们敞开心扉。这样,陪伴才能绽放,而不是产生厌恶。
04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忙碌是生活的常态,但忽视忙碌不应成为习惯。别让忙碌成为家庭和谐的烂牙;别让遗憾成为亲子关系的主旋律。
陪伴与关爱,从来不是说说而已,需要我们付诸行动,让爱看得见,让陪伴向正向流动。
别让工作和赚钱的忙碌遮蔽了生活本身的枝叶;别让娱乐的诱惑夺走孩子向往的阳光。
愿我们都能无怨无悔,无怨无悔,在时光长河中不辜负父母与儿女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