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师向波:在传统教学与新兴媒介间践行新可能

2024-07-11
来源:网络整理

和学校里所有的同学一样,他备课、讲课、研究考题,但不同的是,他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拥有近340万粉丝等待他的课程更新。

他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科普短视频创作者,在传统教学与新兴媒体之间实践一种新的可能性。在他的世界里,学生与化学紧密相连,化学与世界相得益彰。这一切都存在于他让学生看到的“网络”里,存在于他无限的爱里。

因为经历,我懂得了兴趣的价值

在学校里,提起项波的名字,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对这位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要么在学校上过项波的课,要么在网上看过他的课程视频。风趣幽默、金句频出、严谨认真……这些都是他们赋予项波的“标签”,从中不难看出学生们喜欢这位年轻的老师。

从2013年来到广元中学,项波已经在这三尺讲台上教授化学课程近六年。今年,他将送第二批学生参加高考。三个班的学生如今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全部。

谈及学生时,项波总是抱怨高中生的压力太大,言语中透露出一种关心和心痛。

“现在的高中生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晚上11点或12点睡觉。他们学习了10多个小时的科目,还要参加考试。但老师总是说成绩不理想,家长也这么说,所以学生每天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项波顿了顿,扶了扶眼镜,“我觉得有时候不是学生不想学,而是压力太大了,就算是我们成年人,每天坐十个小时学那么多科目,还要学好,也是很痛苦的,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能如此体谅学生的老师并不多,两次高考的亲身经历让项波更加明白考试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项波曾经是个轻浮的少年,当时他只有19岁,第一次被录取三个月后就申请退学。他说自己年轻气盛,对不感兴趣的科目会很快放弃。于是,在学习了三个月的计算机专业后,他最终选择退学。

有谁一生中真的可以经历那么多事,回来的时候依然年轻如初吗?

辍学后的项波开始四处打工谋生,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终于发现了生活的真谛——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安逸的生活。

项波的热情终于被日复一日的繁琐工作磨没了。他在工厂当质检员,每天十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动作;他在酒店打工,日夜颠倒,如果有顾客投诉,他就要扣半个月的工资;他在路边小店修手机,冬天手被废弃的手机磨破,总是错过吃饭时间,现在还得了胃病;他还在火车站修铁路,手上布满了老茧,看上去黑黑的。

那几年,亲人已经认不出他原来的样子,想不到他也曾经是一名大学生……在不断尝试新工作后,项波终于不再是“少年”。他意识到:与其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浪费意志,不如赌一把,把青春用到极致。

“我初中化学学的不错,成绩一直都很好,而且在所有科目中,化学是最有意思的。”选择专业后,项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再考一次高考,要像“以前的自己”一样考上大学。下定决心后,他报考了化学专业的师范生培训班。

这段经历让项博比大学里的同学们大了三四岁,虽然有时也感到遗憾,但项博还是很感激两次高考的经历,让他更加明白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项波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站在讲台上,从学生变成老师时的激动心情。面对讲台下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他太担心自己能不能教好。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的衣衫已是汗流浃背,凉爽的秋风也无法缓解他的紧张与不安。

尽管如此焦虑,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是一位深受同事和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过,他仍然担心一件事——学生会像他以前一样对课程内容失去兴趣。

“我觉得最难的是学生想学、想听课,但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比如,有些学生对化学没兴趣,无法集中精力听课。”

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成为项波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只有学生搞明白了,觉得化学有趣,愿意学化学,或者找到化学的窍门,成绩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提高。”

意外发现新的可能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波开始将一些生活常识引入课堂教学中,偶尔插入一些网络术语来调节课堂气氛。

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又需要完成每个章节的教学任务,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也有限。经常在网上收集资料的项波想到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记录下一些有趣的内容,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此后,他开始不时录制一些视频内容,发到在线群里供三个班的学生观看,帮助他们缓解高考压力,同时强化知识点。

虽然听说过抖音这个短视频平台,但向波觉得它好像是一款针对年轻人的应用,并没有尝试的打算。

有一次,向波给学生录制了一堂题为《恋爱中的化学》的视频课。在这段视频中,他用化学中的多巴胺分泌曲线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人多愁善感,不能怪人,多巴胺分泌成这样,你能控制吗?”这句话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不自觉地记住了这个知识点。这就是向波的教学方法。

虽然普通话不太地道,但这段有趣的教学视频还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网友们表示:“所以如果你在街上遇到有人向你要微信,那他要么是骗子,要么是多巴胺分泌过多。”

甚至有网友调侃道:“多巴胺分泌少了,能去医院直接注射多巴胺吗?”如此有趣的教学,不仅缓解了高中生的压力,还为广大网友科普了化学知识——这大概就是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的意思吧。

刚开始上课时,因为原视频占用了7G左右内存,同时考虑到学生下载需要的时间,他最终选择上传到西瓜视频,并将链接发送给学生和同事。

让香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视频,让他开始入驻抖音,并且收获了近340万粉丝。

“没想到视频上传当晚就爆红,有用户剪下内容发到抖音,反响很好。很多用户留言说,短视频内容丰富又有趣,很多粉丝希望持续更新。”向波这时才意识到,短视频的受众群体如此广泛。

在学生们的建议下,向波注册了自己的账号,并关注了一些科普短视频创作者的账号。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戴建业老师的账号,他说:“戴建业老师的视频很有意思,他是我的前辈,他的内容太有意思了,有很多东西值得向他学习。”

这些科普内容让项博看到了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在知识传播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一两个知识点可以制作成一段有趣的短视频,展示方式和场景更加丰富,更容易让教学变得有趣,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抖音沈老师社保_沈老师抖音_抖音沈老师家庭教育必修课

“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快乐,反而觉得很枯燥、很深奥。短视频科普没有太大的压力,这种形式适合传授一些有趣的知识,也更容易让大家接受和记忆。”

原本,向波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教完这届毕业班后,就开始制作科普短视频。但学生们的要求让他提前开始了实验。“进入高三后,学生们压力很大,希望我能尽快录制一些有趣的短视频,帮助他们放松心情,记住知识。”

平时课堂上教授的多是化学实验,学生对此兴趣不大,同时重复的练习也让学生感到枯燥。

于是,向波开始选取一些相对有趣的内容录制科普短视频,他从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中提取出相应的化学知识点,再进行有趣的加工,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他发布的短视频构图最为简单,没有复杂的视频技巧,在最为朴素的课堂环境中录制,语言简洁幽默,偶尔穿插学生的热烈互动和欢笑声,让这些化学知识点深深印在了观众心里。

“由于高中生课业繁忙,我们不能让这些科普短片耽误他们的学习,毕竟高考是重中之重。我们一般会选择每个月假期后的周日下午进行录制,也就是从学生写作业的时间里抽出10分钟进行录制。”

此外,项波从来不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内容,不管什么内容,都只录制一次。“因为录制这些短视频主要是为了学生缓解压力,也希望看到他们对课程内容最真实的反应。”

“爆红”是意料之中的“意外”

谈及自己在抖音上的热度,向波尴尬地笑着说:“总体来说,现在的关注度是在预期之内。”

项波录制的短视频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体验,精心挑选内容和主题的结果。

他希望从学生和网友感兴趣的内容中提炼出化学知识点,进行科普。项博更新的第一个话题就是《恋爱中的化学》。“我感觉家长和学生都关心恋爱的问题,特别是青春期,大家对恋爱这个现象也很好奇,所以我就把它放在了第一位。”

“同学们,别让学习耽误了放屁!”这是向波《屁里的化学》系列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被学生和网友热议。

为了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甲烷、氨气、硫化氢等知识点,向波以日常生活中最私密的“放屁”作为教学案例,还说中国有一种职业叫“闻屁师”,你放个屁,师傅一闻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

这个职业也激起了学生们研究屁的构成的兴趣,在抖音的评论中,有粉丝表示:“如果有这样的老师,高中学制都可以延长到4年了。”这种教学方式是教育的创新,确实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也许很多人几十年来都在困扰着为什么‘臭屁不响,响屁不臭’,我觉得我应该站在专业的角度来讲讲这个问题。”对教学的热爱,对知识的尊重,让项波老师在这个浮躁的网络世界里,拥有了一席之地。

生活化的话题、有趣的旁白、专业的内容,向博的视频深受学生和网友的喜爱。但令向博没想到的是,他还面临着粉丝们的催更。

每一条短视频发布后不久,评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部分网友对科普短视频能传授知识表示肯定,有网友调侃道:“我就是初中生在听高中化学。”另一部分网友则力劝向博尽快更新新内容,还表示能成为向博的学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感觉自己被认可了,说明我做的事情有用,大家会关注这些内容。”

但突然爆红,也让项博心里有些不舒服。

“走在街上经常有人说‘哎,这不是抖音里的项老师吗?’我就跑开了。”项波说着,神色有些不自在。“感觉认识我的人多了,同事们也开玩笑地叫我网红,但心里总有点不自在。还是希望大家多关注化学知识,我只是个普通的化学老师。”

虽然不习惯网络,但向波老师依然坚守初心,把学习知识当成快乐。一个人一生如果能成功做一件事,那就是成功。向波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的人。

一切都是化学

如果你关注“向波老师”的账号,就会发现,每条短视频的标题里,都有“一切皆化学”这个话题,这是向波一直在传播的理念,也是激励他不断创作的动力。

“我当老师的六年里,了解到化学通常与考试联系在一起,人们常常将化学与爆炸、污染等不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很多人对化学心存恐惧,不知道化学除了考试还有什么用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播‘万物皆化学’的理念。有时学化学不一定能让你赚钱,但绝对能帮你省钱,甚至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项波没有说出什么“大道理”,也没有用什么宏大的词藻来形容自己的化学梦,但“一切皆化学”这个美好的理念,却是他改变世界的点滴之力。

项波近期更新的课题《美白的化学原理》是一个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我发现网上很多美白祛斑产品都存在问题,见效快的产品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危害。希望让学生和网友们,特别是想快速美白肌肤的姑娘们不要落入陷阱,少浪费钱。”

虽然向博很少回复粉丝的私信和评论,但他总是会仔细阅读。

有一次,向博在一段视频里发错了一个单词,被网友在评论里指出,向博立刻回复网友,并标注了正确的发音,此外,向博也在评论里看到了自己不断坚持的动力。

“我看到很多三四十岁的人留言说想去上学。我的目标实现了。他们觉得化学真的很有用,想学化学。我感到非常满足。”

谈及未来的规划,向波有一条非常明确的创作路线。

“我会在短视频里增加知识密度,早期的视频主要针对学生放松,后期会考虑增加每段视频的知识密度,不仅让观众笑,还能学到一些东西。希望观众看完我的短视频,能放松学习知识,多增加一些生活中能用到的知识点。”

在项波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还记录着自己每天的灵感和近期的计划。在密密​​麻麻的笔记中,“手机里的化学”“添加剂里的化学”“头发里的化学”等话题都排在最前面。

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备受关注却又极易被误解的事情,也是项波目前最想让公众知道的事情。

这些生活中的点滴知识,在高中课本上早已被遗忘,如今却被向博一点一点捡起。抖音平台上,做这样琐碎事情的人还有很多,只因为他们相信,在那为数不多的粉丝中,一定有一些人能够受到启发。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查看更多外媒资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