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给众多年轻人带来历史启蒙的纪连海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短短十天就收获了70多万粉丝。
加入抖音后,纪连海明显感受到受众对于在新媒体平台上学习知识的强烈需求,他意识到时机已经到来。
“现在大家的时间都很紧迫,根本没有机会静静地聆听历史。我们从事文化传播的人只能适应这一点。如果你想让你的理念被别人接受,那么你必须首先接受改变。”
事实上,包括纪连海在内,近两年《百家讲坛》中其他大家熟悉的大师,如易中天、康震、王立群、孟曼等,都相继在短视频平台开始授课。
从长节目到短视频
短视频平台的号召力,让纪连海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新媒体体验。纪连海说,原本还想再观望一段时间,但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让他提前来到抖音开课。
在纪连海看来,从《百家讲坛》的长节目到抖音上的短视频,人们对于历史知识的需求“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推进”,但与此同时,留给传播者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所以现在我们越来越有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核心的问题充分讲清楚,这也是对所有历史研究者和普及者的要求。”如果不是疫情突然来袭,纪连海说,自己可能还要等待观望很长时间,但现在他意识到,时机已经到来。
纪连海说,他最先在书房讲课,后来上《百家讲坛》,这个节目火起来的时候,类似的节目也有很多,但最后都默默无闻了。
“当时《百家讲坛》的要求是,每期节目43分15秒,把一个大问题讲清楚,讲不完可以继续讲。光是多尔衮一个人我就讲了20多期。但渐渐地,我发现观众没这个耐心,我就到其他平台去做30分钟的节目,后来就变成了15到18分钟。”
在纪连海看来,这个世界信息量越大,人们的注意力就越稀缺,“当你的听众不希望你再花40分钟讲一个话题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试着用两三分钟把你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呢?”
纪连海说:“每个时代都在变化,或许我们都需要时间去学会与之共存,因为你不适应这个时代,你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从长节目到短视频平台,纪连海也意识到制作一两分钟的短节目有多难,他也在慢慢学习、提高自己。“我每分钟能说250到280个字,那么那两分钟就是一篇500到600字的短文。如何用这么短的篇幅给观众一个完整的答案,如何有开头、有中间、有悬念,最后设计一个吸引人的标题,这些都是我想研究的。”
纪连海透露,未来他可能会在抖音上讲更多关于苏轼的故事,“苏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一个阳光的人,如果有抖音,他大概会去做一个生活博主。”
大牌明星借助短视频平台传播中国文化
明星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中国文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除了纪连海之外,《百家讲坛》中大家熟悉的易中天、康震、王立群、孟曼等大师也相继在短视频平台开讲,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国学传播的重要战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如果古时候就有,我相信李白会是第一个在上发布诗歌的人。”
2021年5月底,康震携新书《康震古诗81课》入驻抖音,直播间他分享道:“古代诗人为什么要在墙头、柱头、器物、山川、驿站上写诗?一个重要原因是诗人希望借助更多媒介,将自己的作品传播给更多人。抖音应该能够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
在普及和传播中华文化领域,康震的顶级明星影响力,使此次直播活动迅速受到大众关注,热度持续居高不下。
有人对康震加入抖音后的情况做过统计: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这位在文化圈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教授,在抖音上收获了80多万粉丝、160多万点赞。
康震对抖音上有这么多热爱诗歌的用户感到有些惊讶,这也让他更多地思考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存在的意义、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平台的关系等问题。
出于对自己最熟悉的诗歌的热爱,康震甚至想过,“如果古代有抖音,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人都会争相开号,用抖音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诗歌、他们的思想。”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与康震一同担任中华诗词大赛常任评委的“历史女王”孟曼去年10月入驻抖音,在抖音上分享诗歌之美、历史之妙。
她说:“以前大家认识我更多是通过电视媒体,现在进入新媒体时代,我一定要与时俱进,加入抖音之后,我会创造文化内容,进一步和大家沟通。”
早在2019年6月8日,易中天就在抖音上带来了自己的《胡萝卜史》。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西市是啥样”、“如果曹雪芹写了《三国演义》会怎么样”、“历史上的周瑜真的那么抠门吗”……从电视剧热搜到历史脑洞,易中天不时和网友讨论“大学该不该开设爱情必修课”、“我最喜欢的工作总是要求996,我该不该辞职?”等社会话题。
纪连海入驻抖音十天时间,粉丝数量就突破70万,除了讨论视频内容,评论区也成为粉丝寻找自己情感投射的地方。
纪连海对此也感触颇深,“相比于拍电视剧或者写书,抖音能让我与更多人互动。”
康震也认为:“短视频平台是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的聚集地,它确实能够吸引到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互动,这是线下很难做到的。”
看抖音和看书有矛盾吗?
在抖音上,每条视频时长都被限制在几分钟,而且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光怪陆离,拼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导致观众的注意力被“纵容”得极其稀缺,如果觉得有点无聊,就会向上或向下滑动切换其他内容。
这意味着内容提供商必须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展示最吸引人的部分。
这虽然帮助内容传播者提升了表达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知识变得过于碎片化、娱乐化。
“中华书局直播卖书,请的人是余云国,宋史专家,文史方面的专家……虽然直播间只有五十多个人……”
不久前,著名宋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云国在中华书局抖音账号上的一场直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经典书籍有必要通过直播带货来保证销量吗?
余云国教授说:以手机直播、短视频这些传播方式,难免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我们的文化、整个阅读界都要冷静下来,不可能除了工作之外,所有的文化消费都花在这些短视频、快视频上。
在他看来,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就不会沉迷于此,应该静下心来,读一些有一定深度的东西。
“你还是要做一个会思考、懂得思考的人,读一些有永恒价值的东西。直播可以适当利用,但不能为了迎合别人而降低自己。出版社做宣传的时候我就说过,这是我们的底线,不能搞得庸俗。”
纪连海说,相比于电视节目或者写书,抖音让他能够与更多人互动,用最短的时间普及网友喜欢的历史知识。如果想深入,就得购买纸质书。
他说,“我觉得看抖音和看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网友们看你在抖音上讲的很多,可能也会翻看你写的书。以后我出书的话,可能会放上二维码或者抖音账号在里面。大家想听更多的话,可以再来找我。不同形式的内容能够正向互动,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