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两家公司的交易规模不足以与中国相比,两家公司分别是中美两国的支付巨头,而这种对比也间接反映出美国第三方支付的普及度并不高。
由于蚂蚁金服未上市,公开数据非常有限,因此这里只比较税前利润。
2019年税前利润为29.98亿美元,其中第一至第四季度税前利润分别为7.17亿美元、9.43亿美元、4.84亿美元、8.54亿美元。
根据2014年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签署的协议,蚂蚁金服需将其税前利润的37.5%支付给阿里巴巴,据此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蚂蚁金服的税前利润水平(该协议于2019年9月阿里巴巴获得蚂蚁金服33%股权后终止)。
例如,2019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从蚂蚁金服收到22.08亿元人民币(约3.09亿美元)的版权费及软件技术服务费,因此蚂蚁金服第三季度的税前利润约为58.88亿元人民币(约8.24亿美元)。
2019年前三季度,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税前利润分别为21.44亿美元、16.61亿美元。
在活跃用户数和交易额远落后于支付宝的情况下,蚂蚁金服的盈利能力要强于支付宝。考虑到近年来其利润水平持续上升,而蚂蚁金服近几年连续出现季度亏损,两者持续盈利能力的差距可能更大。
利润高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我们深挖就会发现,这是由与支付宝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导致的。
两家公司都专注于支付业务。不同之处在于,支付是主营业务,也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对于支付宝来说,支付业务更多的是获取客户的门户。
从收入结构来看,9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交易,其他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不超过10%。
交易收入主要包括支付产品及消费信贷产品产生的净交易费用,若涉及货币兑换、跨境支付或银行卡实时提现等,会收取一定的额外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合作伙伴收入、订阅费收入、贷款业务产生的利息及费用等。
支付宝的商业模式和国内很多互联网公司类似,都是一站式平台,即通过支付服务获取并锁定客户,再利用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实现货币化。
网络小额贷款和理财是支付宝除支付业务外的另外两大主营业务,代表产品有花呗、借呗、余额宝等。
网络小额贷款和理财业务给支付宝带来了不少的息差和佣金收入。当然,一旦监管和政策出现变化,这两项业务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之前蚂蚁金服出现季度亏损的重要原因。
由于获客属性大于盈利属性,支付宝应该倾向于采取低价策略进行支付服务,在蚂蚁金服官网我们可以看到支付宝的交易手续费率在0.6%-1.2%之间。
事实上,国内支付公司的手续费普遍较低,部分公司甚至利用其他业务补贴支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支付宝不可能设定更高的费率。
相较之下,线上商户的交易费用则高出不少,商户线上线下交易费用分别为2.9%和2.7%,跨境交易费用则更高,超过4%。
简单提现的费率为2.8%,而支付宝的费率为0.9%。因此,每赚1美元,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分别需要实现约35.71美元和111.11美元的交易量。换言之,要获得同样的交易收入,支付宝需要实现的交易量是阿里巴巴的三倍多。这也有助于解释其盈利能力优于支付宝的原因。
2019年第四季度交易转化率2.27%,总转化率2.49%(交易转化率=交易收入/交易总规模,总转化率=总收入/交易总规模),交易费用率0.96%,交易及贷款损失率0.19%,这意味着2019年的交易毛利至少上涨了1个百分点。
近年来,交易转化率其实是有一定下降的,这跟费率较低的个人业务增长有关。
自2018年第三季度以来,交易毛利率一直维持在50%以上的水平【交易毛利率=(总收入-交易成本-交易及贷款损失)/总收入】。
专注于贸易业务且该业务的毛利率较高,带来了更好的盈利能力。
2019年,该公司营业利润率为15.3%,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为23.2%。每股收益为2.07美元,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收益为3.1美元,分别增长21%和28%。
发展战略
该公司的业务集中度很高,但其品牌组合非常多样化,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收购策略。
2013年,该公司收购了一家移动支付公司,并接管了后者的社交支付品牌。
2015年收购了美国跨境支付公司Xoom。
2018年,它斥资22亿美元收购了一家瑞典支付公司,随后又斥资4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加拿大支付平台。
这些支付品牌逐渐被纳入公司自身的支付业务体系,如支付宝经过6年的整合发展,已成为公司除品牌之外业务增长的最大驱动力,2019年支付宝交易额突破1020亿美元。
因此,2019年收购国富宝70%股权,只是抓住中国扩大金融开放机遇的一次“常规操作”。
电商折扣平台是去年另一项重要收购,公司显然是被平台背后超过3万家商户所吸引,预计此次收购将为公司带来额外1.5%的收入增长。
2019年还对阿根廷电商公司和共享出行公司Uber进行了战略投资。
自 2015 年 7 月以来,自由现金流已超过 140 亿美元。该自由现金流已被充分利用来支持公司的收购和战略投资计划,自 2015 年以来,每年的收购支出平均约为 30 亿美元。
另一方面,此次收购也带来了商誉的快速增长,2019年末公司期末商誉为62.12亿美元,较2015年40.7亿美元的商誉增长1.5倍。
总体来看,通过收购带来的外部增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多业务类型、多业务场景,并向下游延伸的庞大支付帝国。
在它提倡品牌和产品多样化的同时,它也是一家地域多元化程度极高的公司。
目前其业务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支持100多种货币,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支付巨头,2019年来自美国境外的收入占比达到47%,与美国境内收入相差不大。
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与收购战略同步进行,如近年收购的阿里巴巴、国付宝等均为非美国公司。
此外,其在跨境支付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国内多家支付巨头无法赶上的,通过收购Xoom正式进入这一市场。
近几个季度,跨境支付业务增速均超过10%,2019年第四季度,跨境支付占总交易量的17%。
手续费较高的跨境支付业务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公司通过收购国付宝进入中国支付市场,首先考虑的就是分一杯跨境支付的羹。
未来的挑战
独立上市之后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最新市值接近1400亿美元,而原母公司eBay目前市值不足300亿美元。
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大概就是与eBay的五年协议将在2020年7月正式到期,根据协议规定,%的线上交易必须在五年内通过eBay完成。
事实上,其已经大大降低了对eBay的依赖,2019年第四季度,非eBay商户业务占总交易量的92%,近几个季度,这部分业务也保持了近30%的强劲增速。
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eBay业务占总交易额的比重将进一步降至6%以下,但潜在的业务损失仍可能导致业绩下滑。
另外,主要市场还是美国和欧洲,能否在中国等亚太新兴市场取得突破,也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未来,毕竟如果在中国没有立足之地,我们也不好意思称自己是全球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