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见人系列:观察前端开发工程师,思考职业规划与行业发展

2024-07-14
来源:网络整理

前言:

职场会议系列:

目的是:观察职场中的人,内化自己。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思考背后的逻辑。提高自己观察人、认识人、思考人的能力,理解人性,提高自己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和能力。改善然后解决更多的问题。

最近公司上线一个新项目,需要运营一个小程序,招聘开发岗位HC。

没过多久,就来了一位前端开发工程师,小伙子之前在京城一家大公司做前端小程序开发,技术背景和工作平台都挺好的,再加上我们项目在银发经济里算是朝阳产业,而银发经济正是小伙子主营的行业。

另外,两个年轻人逃离了北上广,年轻人回到家乡发展。由于地域原因,这个项目在我们当地还属于新兴产业,做的人比较少,竞争不大,也比较容易把产能搞出来。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先在温饱时期站稳脚跟,再谈发展。

我辞去了北京的工作,无缝衔接地来到西安工作,最大程度保证了收入的持续。另外,技术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输出的,保持一定的工作感觉和技能热情很重要。

从发展角度来看:

另一方面:对于做产品开发的同学来说,可以完成一个小程序从0-1到正式上线的开发,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过去领域的经验。目前还是一个朝阳领域,在经验积累和发展上对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提升很有好处。在竞争相对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找到一个和自己发展相对匹配的职位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02技术开发岗位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前端开发工程师入职后,也会根据项目需求,上线日期来确定人力需求,根据项目的工作量来决定。

开发周期模型_什么是软件开发周期模型_小程序开发周期得多久

小伙子跟老板说需要招聘一个UI工程师,最好是女性,一个后端开发工程师,一个产品经理。经过协商,小伙子自己担任产品经理,又招了一个后端开发。UI设计的HC还没批下来。

接下来项目开始招后端工程师,大概2周后HR推荐了7-8个工程师来面试,第一个是HR,第二个是前端,第三个是老板决定的。

我参加过几次技术类应聘者的复试,虽然我不是技术人员,但在以往的工作中,我有一些面试经验,可以判断应聘者是否适合岗位,也有一些后端工程师的技能是我很看好的。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情况,候选人被分为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最终的结果是根据便宜、好用、高科技、中等四个方面选出一个人。

于是面试当天,我看到的是一个秃顶的小个子,身高在男生中算是中等,带着自己的个人电脑,早上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公司,一副老实乖巧的模样,跟他前端开发的样子很不搭调。

有一天,两个技术员在争论一个需求的确定,技术直男有沟通,有思考,有逻辑,但缺少的是如何把它翻译成别人能听懂的语言。于是就变成了,你说城门楼,我说城门口有个瘸子。具体矛盾就是,前端工程师认为后端技术可以按照他想的模板做成产品,但后端说做不出来,因为这个技术已经被淘汰了。前端继续恢复,之前看到其他后端可以做,两人就一直争论能不能做成,最后两人确认不了沟通,就去找老板,没过多久,两人回来,都坐在座位上沉默不语。后来听说两人都被老板打了屁股~

02间奏

前端工程师也就是产品经理来找我帮忙,问我怎么调整表格行距,怎么复制下拉。这家伙也是个老板,找我之前还去问旁边的HR怎么制作项目进度表。我好心提醒他钉钉模板里有,他却说找不到。我走到他的座位前,告诉他觉得钉钉文档里的甘特图不好用,太复杂了。有些人天生就是老板,嚣张到摇头叹息,不理他们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我以为帮忙是小菜一碟,没想到对方是真的懒,只想捡现成的东西。上班就像个懒虫,只要老板不在,他就不会在座位上。 他会去上厕所,会下楼,会剪指甲,或者在电脑前叹气。相比对面的后端工程师,他上班坐着一上午都不动。工作认真。

后端工程师年龄都在 30+ 左右,比前端工程师大 7-8 岁,他们知道自己的职业生命周期即将结束。他们每天都在认真工作。也许他们是认真的工作者。我一直很敬佩那些对工作认真的人。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努力的人。

在老板的眼里,哪些人是真本事,哪些人是摆设,他其实是看得一清二楚的,只是看老板的本事,把每个人安排到相应的合适的岗位上去而已。

所以在职场上,没必要羡慕那些善于处理事情、善于向上管理的同事,羡慕他们爬得又快又高。随着个人技能的不断成长和大环境的不断改善,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CEO,像管理公司一样管理自己。未来需要的是技术型、专家型的人才,而不是靠平台带团队的管理者。

提升自己的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工作和生活。想做的事,就必须去做,并且不断向前看。

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