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缔造者华米科技与支付宝达成战略合作,银联小额免密支付限额上调至 1000 元

2024-07-14
来源:网络整理

发展历史报告

编辑

2015年4月2日,小米生态链企业、小米手环创造者华米科技宣布与支付宝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新一代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支付体验。

自2018年6月1日起,银联小额免密码免签名支付服务单笔交易限额由300元人民币提升至1000元人民币。[2]

2019年4月,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联合推出新一轮通知服务,提供小额双免交易一键开通/关闭功能。

存在报告

编辑

支付宝“支付码”功能默认开启,无需验证支付密码,每笔1000元以下订单均可免密码支付。

微信支付用户服务协议还规定,使用支付码支付1000元以下(特定商户3000元以下)的购物金额时,可以使用“免密码支付”交易。

控制风险报告

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联小额免密码免签名支付的安全系数非常高,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安全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能够实现安全性和便捷性的更好平衡。此前银联和银行提供的移动支付产品更多考虑安全性,但在便捷性上有所牺牲。提高额度后,能够更好地平衡安全性和便捷性。

一位支付行业专家也表示,对消费者来说,支付宝和微信都有类似的快捷支付功能,只要风险防控措施到位,可以放心使用。[3]

安全须知

编辑

1、在商品支付时,如发现页面上有“我同意”、“授权”等条款和条件,请仔细阅读,不要轻易授权“免密码支付”等功能。

2、用户在设置“免密支付”时,还应考虑在平台上的消费频率和金额,对于使用频率低或平均消费金额高的平台,用户尽量不要开启免密支付。

3、用户应避免使用生日、手机号等作为密码,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4. 用户开通“免密码支付”时,需设置免密码支付的每月限额或单次支付限额,以避免造成进一步损失。[4]

山东元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坤宝表示,“平台或商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向消费者明确告知‘免密支付’功能的使用条件、风险、取消方式等,并提供明显的提示信息,不得默认勾选该功能。”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平台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罚;消费者应设置锁屏密码,下载应用程序或使用公共WIFI时提高警惕,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等。[15]

专项薪酬报告

编辑

银联等银行为持卡人设立了专项赔偿基金,并提供72小时挂失卡保障服务。即持卡人使用银联卡(含“云闪付”)进行无密码、无签名的1000元以下小额交易,若卡片遗失或被盗,持卡人可获得挂失前72小时内刷卡消费金额的赔偿。每位持卡人每年最高可获得赔偿300万元。[3] [5]

赔偿原则为“全额风险赔偿”。为减少持卡人对用卡安全的担忧,银联与商业银行合作,为持卡人设立专项赔偿基金,提供小额“全额风险赔偿”服务,以弥补持卡人遭受的欺诈损失。[6]

如何使用广播

编辑

具体实现方式为:用户的小米手环与手机上的支付宝客户端绑定后,一旦手环靠近手机,无需输入支付密码,直接戴上手环即可完成支付,实现了便捷的免密码支付流程。[7]

如果消费者不想使用小额免密码免签名支付功能,可以随时关闭。银行网点给消费者发行的借记卡、信用卡基本都默认开启小额免密码免签名和“闪付”功能。消费者若想关闭该功能,可以电话联系发卡行客服关闭,也可以到银行网点办理。关闭该功能,持卡人只需向银行卡发卡行提出申请即可。[3]

安全隐患报告

编辑

对于免密支付来说,可能存在两个环节的安全风险:手环丢失、传输过程。

对于手环丢失问题,小米手环团队表示,每只小米手环都有唯一的身份码,连接手机时,支付宝钱包会识别手环码是否与绑定账号匹配,确认后才会开通免密支付功能。而且在原账号未解绑前,手环无法绑定新账号,所以不用担心手环丢失或者借给他人。

手环与手机通过蓝牙传输过程中,支付数据采用多层加密通道传输,每次认证的数据均由服务器随机生成,数据中不包含任何敏感信息,可放心使用。[7]

网络购物平台纷纷设立“免密码支付”功能,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随着免密码功能的快速普及,与之相关的盗窃案件、失误事件屡见不鲜,安全状况令人担忧。[15]

取消方法公告

微信怎么免密支付_免密微信支付扣款顺序怎么设置_免密微信支付怎么关掉

编辑

如何在电脑上取消

在 PC 上取消步骤 1

1.在电脑网页登录支付宝账户,点击【账户设置】-【支付宝客户端设置】-【小额免密码支付】-【关闭】

在 PC 上取消步骤 2

2确认并关闭。[8]

如何通过手机取消

1 手机APP进入支付宝界面,点击底部“我的”页面,进入右上角“设置”

2点击“付款设置”

3 点击“免密码支付/自动扣款”

4 点击小额免密码支付,选择关闭[9]

如何通过手机取消

在手机上取消步骤1

在手机上取消第 2 步

在手机上取消第 3 步

如何通过手机取消

在手机上取消第4步

相关活动报道

编辑

2018年6月,新华社刊发《它默默地被激活,我只能接受——银行卡小额无密码免签名支付功能默认激活事件调查》等文章,报道了银行卡“小额无密码免签名”功能默认激活的情况。报道播出后,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网友和业内专家学者纷纷要求将知情选择权归还给用户,制止这种侵犯用户选择权的“默认激活”行为。

2018年10月,爆出“免密码支付”诈骗丑闻,涉及700余名用户。攻击者利用“免密码支付”漏洞,绕过密码、指纹等安全验证手段,盗取用户资金购买大量App产品和服务。受害者联系苹果客服后,苹果客服明确表示不会给用户退款。[4]

2018 年 10 月,许多人报告支付宝“免密码支付”存在重大“设置漏洞”,他们的苹果账户因“免密码支付”漏洞莫名其妙地被盗。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 9 月至 10 月之间,最不幸的人被盗了数万元。[10]

2018年10月,全国各地苹果手机用户频频投诉,称因“免密支付”导致 ID被盗,并被绑定的相应支付平台扣款,最高损失达数万元。但上海苹果中国公司表示,无法处理账号被盗用户的退款请求。[11]

2019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云闪付银行卡,小额交易无需密码,但银行工作人员并未明确告知,所有交易均默认开启[12]。

活动进度报告

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小额免费服务的安全系数很高,而且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安全技术,能够更好地兼顾安全性和便捷性。[13]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幸惠强认为,应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中国银联已推出全额补偿计划,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持卡人的风险。[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