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微信公开课:全面解读微信的发展现状与新计划

2024-07-14
来源:网络整理

文/王云晖

微信公开课已恢复。

作为中国最强大、最神秘的应用,微信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每一个细节的改变都牵动着上下游无数的利益。

想要近距离观察这个庞然大物,一窥它的动向,其向外界最重要的信息窗口便是这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

2018年1月15日,2018微信公开课PRO在广州开课,张小龙等微信各业务负责人、合作伙伴高管代表全面披露了微信发展的现状及2018年新规划。

那么,2018年微信将会有什么样的趋势和变化呢?

这两天,张小龙的新讲话被热议,但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他的讲话,以及微信后续的战略和方向,还需要更全面的观察。

在和多位微信业务负责人以及他们的合作伙伴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后,我得出了一些个人的理解,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微信?它有什么作用?

毫无疑问,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微信这个把天时、地利、人和结合在一起的超级产品来说,做任何事情都不难,难的是做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张小龙还称,微信每天都在判断自己做的事情是对是错,很多事情是做了,感觉不好就放弃了。

问题在于,我们常常很难判断某件事是对是错。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需求不同,评判的标准自然也不同:公众号的作者热衷于原创保护、后台应用;电商如野草般顽强生长,在各个角落吸收流量;吃白食的人则绞尽脑汁寻找规则的最新漏洞;甚至用户也有很大差异,正如有的用户希望少一些打扰,有的用户则希望有更多的功能。

从即时通讯、朋友圈、公众号到小程序,微信的世界不断向外扩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抱怨:它变成了一份工作、不再好玩、垃圾信息太多、朋友圈变成了一门微商、公众号也没人看……

外界想要的有很多,但微信只能选择一个。

张小龙在演讲中表示,微信的目标是做一个工具——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

最好的工具是什么?他没说,但大家都能猜到。

张小龙在演讲中表示,小程序是一切的表达语言;他还表示,微信的下一个重要计划是探索线下生活。

理解了这两句话,才能理解张小龙和微信的野心。

它连接虚拟与现实,成为随处可见、随时可用的基础设施。如果你想打水,它是水桶;如果你想收割小麦,它是镰刀;如果你想砍柴,它是斧头;如果你想打铁,它是锤子。

简而言之,只要你需要它,它就在那里;只要你需要,它就是它。

一切皆可容纳,一切皆可表达。

张小龙说,他很少谈平台,其实也很少谈生态系统,他不希望自己的产品成为利益的堆砌。

我相信这一点。但他想要的其实比平台和生态更大,微信能得到的利益会比它能主动追求的更大。

张小龙真正想要的,是一片属于微信的海洋。

与PC互联网通过浏览器自由上网不同,移动互联网建立在App生态之上,将全网的用户、数据、资源分割成无数个垂直的池子,每个池子之间都是相互孤立的。

正是这样的生态系统,让一大批新公司突破BAT的封锁,在各个领域成长为自己的势力;但同时也人为地将用户体验划分为不同的场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H5、百度的直达号、腾讯的小程序,甚至更多巨头的类似技术和产品,本质上都是对这个封闭生态的挑战。

他们尝试使用更大的封闭系统将这些池塘重新连接到海洋。

同时,让自己成为波塞冬。

这就是为什么张小龙在演讲中说,小程序和应用程序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程序组织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信企业版和小程序完成了微信最后的拼图。

微信还没上线的时候,就有朋友圈、公众号、发现、搜索、支付……不管是流量还是分发,C端商业体系已经很完整了。

但这个系统还不完善。

在这个封闭的体系下,无论是公众号还是H5,都很难真正深入企业的业务场景和运营流程。

目前企业微信解决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财务、采购销售等系统的信息化,小程序将解决线下场景和业务支撑,结合公众号的获客和服务能力,可以满足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大部分需求。

更重要的是,不断开放线下场景的过程,也解决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孤岛的问题。

关键原因在于,在这个互联网+线下一体化的生态系统中,线上线下的场景是互补的。

线下场景不需要占用App入口,影响用户体验,反而会增加用户使用频次,增强业务粘性,增加交易规模。

对于线下合作企业来说,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运营效率,扩大了销售和服务规模。

简单来说,就是双方都不去切对方已有的蛋糕,而是和对方一起把蛋糕做大。

例如永辉超市与微信的合作:

通过微信小程序,用户可在超市内扫描二维码直接购物、支付、离开,解决了排队支付的问题,提升了永辉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如果用户不愿意出门,可以通过小程序在线上购物,永辉门店将在一小时内送货上门,从而扩大永辉的业务规模。

在这个过程中,微信App不需要做任何改变:不需要给永辉提供入口,不需要给它提供集中的流量。

这也正是张小龙所说的:“让更多有价值的服务自己涌现出来,被用户发现,而不是我们去控制它们”。

从这个角度,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他演讲中的这段话:

“从历史上看,很多公司都尝试通过更轻松的方式让人们更轻松地获取信息,但我认为,我们可能比其他平台,包括手机制造商更有优势,打造一种跨平台的信息技术组织形态,让信息无处不在、随时可得。”

类似开发程序进销存小的软件_类似于进销存小程序开发_开发一个进销存软件要多少钱

问题是,微信的逻辑在实际商业中真的成立吗?

验证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微信表现得很谨慎。

尽管微信一直在努力做到尽可能的“去中心化”,避免直接裁判,但这个庞然大物每一次细节的调整,对于众多依赖微信的从业者来说,依然意味着一步步走向天堂,或者一步步走向地狱。

例如2017年12月18日,微信新版的一个新的改变就是,通过主页下拉,可以轻松调出最近使用的小程序。

张小龙不承认,甚至还故意埋下彩蛋强调“这不是入口”,但事实上,对于58万个微信小程序背后的100万开发者、厂商来说,这里已经成为入口。

一个数据是,据美丽联合集团CEO陈奇透露,过去两周,蘑菇街女装精选小程序新增流量20%以上来自于这个入口。

张小龙称,此前朋友圈发生了太多稀奇古怪、出乎意料、营销性极强的行为,微信一直担心小程序提出后会迅速火爆,透支发展潜力,最终走向消亡。

因此,小程序在2017年1月上线之后,一直采取“先紧后松”的保守发展策略,低调开发、试错、迭代、进化。

微信开放平台基础设施部高级产品经理陈浩表示,2017年小程序发布32次,开放新能力超过100项,平均每周半发布一次更新。

今年以来,小程序上线超过58万个,第三方平台超过2300个,日活跃用户突破1.7亿,后端开发工具(企业+个人)用户数突破100万。

陈奇表示,自2017年6月以来,美丽联合集团已上线7个小程序,半年来已获取超过9000万小程序用户,其中三分之一用户购买了至少一款商品,获客成本仅为App的十分之一。

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孙波表示,在过去的371天里,携程已经做了59个版本的小程序。2017年初上线时,内部目标是一年内至少有1000万用户,很多人担心达不到,但最终它做到了4000万,日活跃用户峰值超过350万。

“这个数字相当于很多中型互联网公司,甚至是比较有名气的旅游公司所有平台的用户规模。”孙波说。

齐鲁交通信息有限公司徐庆军介绍,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如果司机用现金缴纳过路费,一辆车平均通行时间为1分钟;如果使用ETC卡,时间可压缩到45秒;而如果通过微信手机支付,“门口不用卡,出口不用停车”,只需10秒。

小e通创始人兼CEO鲍春建透露,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已经完成78个版本的上线。

“我经常看到小程序一天新增用户1000万的案例,也有运行良好的小程序,日交易额过千万。”陈浩说。

此次,微信公开课终于将“在对的时间”定为主题。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生存,就行动。

什么时候做?现在正是时候。

这是微信给自己的答案,也是向外界发出的信号。

那么,微信下一步会做什么?

我们至少可以确认:

(1)企业微信与微信融合。

(2)小程序与公众号、第三方应用的对接

(3)公众号推出手机APP后台(PS:之前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款同时面向用户和作者的内容分发功能的APP,但经过沟通确认,将只提供后台管理功能),鼓励作者撰写短篇内容。

这些变化简单理解就是,小程序、企业微信这两块实验田已经培育成熟,并正式与微信主业务融合。

我相信在后续公众号的调整和迭代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与小程序、企业微信的全面融合。

需要看到的是,小程序的想象空间将远远超出跳转、电商。

在微信生态中,它的地位会变得更加重要,甚至极其重要!

最后我们来谈一些细节和数据。

(1)微信开放平台基础设施部副总经理胡人杰表示,目前小程序1.7亿用户分布如下:

一线城市:30%;二线城市:20%;三线城市:19%;四线及以下城市:31%

这是一组非常有趣的数据。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所以在以往的网络应用中,大部分应用的用户分布是不均衡的,从上往下增加或者减少是最常见的情况,这个特点在发展初期的应用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但在小程序中,我们看到:

一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占比各占一半;

一线城市与四线以下城市的用户数量最多,占比基本相同;二线与三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也相同。

(2)微信游戏产品总监孙春光表示,目前微信游戏的男女比例也是1:1。

相应的,在App游戏中,女性用户占比一般在30%左右,表现较好的可能有40%。

(3)相关细节是:

陈奇表示,2017年美丽联合集团就曾认真考虑过是否要进军线下市场,特别是将渠道拓展到三线及以下城市。

然而,上线小程序后,他们发现,每天都有大量四五线城市的用户涌入,一度供不应求。

(4)微信支付联合产品部海外运营总监尹杰表示,截至2017年,微信支付可连接并实施的国家/地区已增至25个,并于2017年9月起向海外商家提供小程序支付功能。

(5)我问微信开放平台总监顾海军,微信在打通线上线下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认为是硬件:

首先,很多场景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硬件改造,这将导致非常长的周期。

其次,硬件变革可能还会遇到一些政策壁垒和门槛需要解决。他还表示,由于微信与传统利益相关者并不冲突,因此很多问题都能得到合理解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