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上线已经一周了,朋友圈关于成都小程序开发的刷屏频率也渐渐淡化了。不过,企业对成都小程序开发的需求还是一如既往的旺盛,在过去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大概接到了15个大大小小的需求咨询,有的需要小程序订蛋糕,有的想做异业联盟,有的想卖货,有的想读图文,有的想做供需。不过主要的场景还是围绕着电商、平台类为主,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不过从和这些客户一路交流中,我发现很多人对小程序的理解都有很多误区,所以整理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也算是给大家做个科普讲解,供大家参考。
问题一:以为小程序无所不能
从这几天的咨询来看,小程序刚刚上线,咨询的客户基本都是有一定互联网经验或者兴趣的人,是比较早了解小程序的用户,或者是之前做过APP、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但对小程序了解不深的人。微信小程序一出来,就有诸如“我需要什么平台?”这样的咨询,这些都是实现各种复杂业务逻辑的比较深层次的要求。我给他们解释了小程序只能提供这种复杂业务逻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通过APP或者网站来实现,以及同样的后台管理数据,并向他们展示了已经上线的小程序。看到其他小程序的简单功能,他们很失望。
微信小程序适合做什么?怎么使用?我们将通过官网为大家讲解。
张小龙反复强调,小程序最大的入口是在各类线下商业场景。这是对“让商业无形存在”理念的诠释。要了解小程序的使用场景,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小程序。张小龙对小程序给出了一个定义:
“小程序是不需要下载、安装就能使用的应用,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只要扫一扫、搜索就能打开应用,也体现了即用即走的理念,用户不需要再为安装太多应用而烦恼,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这个解释里有几个核心理念:触手可及,扫码搜索就能立刻获得,无需下载,用了就走。
小程序文档的操作规范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中心,让创意发挥价值,好的产品用了就没了,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
小程序诞生的本质,就是让商业无形地存在。商业场景一定是小程序最典型的应用场景。张小龙曾多次强调,小程序最大的入口,是在各类线下商业场景。这是对“让商业无形地存在”理念的诠释。
其实,有些APP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有些APP就是订电影票、找KTV、送快递,APP里面的各种附加功能我们并不需要,相反,小程序的使用与丢弃的理念却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问题二:原理逻辑不清晰
其实很多人把小程序直接理解为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不需要任何后台支持,可以直接实现自己想要的功能。
其实这是大家没有理解其中的逻辑原理,我们拿一个常规的B2C电商小程序模型来分析一下。
下图是B2C电商的通用功能模块,它远不止用户在小程序端看到的几个界面,需要后台有一套完整的关于商品、用户、订单的业务流程。
PS:用户端通过小程序入口进行购买下单,后台管理订单、结算商品。小程序前端页面较少,包括首页、类目列表、详情页、订单确认,用户中心也基本只保留了订单中心和地址管理。不过其后台包含了系统管理模块、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用户管理、数据统计等模块,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上图是B2C电商微信小程序的业务流程,我们也标注了流程中的用户入口,包括小程序、APP、网站、客服电话等。
问题三:认为小程序很便宜
很多客户对小程序的逻辑层次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微信小程序刚刚上线,市场价格规范在行业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线,很多客户会下意识的认为小程序那么小,能要多少钱就行。就像问题2中描述的功能点一样,小程序开发也和市面上其他APP或者系统项目一样,都需要以工期单价的形式进行报价。
小程序项目定制开发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微信小程序并非只是用户看到的功能而已,很多人觉得这么简单的界面不可能很贵,甚至有人在网上问只要2000元。如上所列,你可以适当整理一下自己的功能需求,找供应商比价。
公司很早就组织人员对小程序进行了技术调研。相比以往的APP,小程序不需要同时开发和IOS两个版本,节省了大量成本,而且可以轻松更新迭代版本,实现版本兼容和统一管理,为运营和技术维护提供了便利。正如前文所说,小程序更适合场景化应用。为此,运营者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