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间,新大陆股份(.SZ)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及2022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整体来看,新大陆股份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6.98亿元,同比增长8.99%;实现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54.95%,研发费用6.74亿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7.91亿元,同比增长5.29%;净利润8376.3万元,同比下降19.22%。
新大陆是福建国通星翼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通星翼”)的母公司,国通星翼是新大陆支付业务的主体。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国通星翼总资产32.42亿元,净资产4.94亿元;营业收入27.9亿元,同比下降14.6%;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10.7%。
新大陆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的方式,控制着国通兴亿100%的股权。国通兴亿的支付品牌为“兴亿支付”。天眼查显示,国通兴亿成立于2010年6月,2012年获得支付牌照,公司注资3亿元,到账1亿元,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支付牌照有效期至今年6月26日。
财报显示,国通兴亿主营业务是为商户提供银行卡支付、二维码支付、NFC支付、刷脸支付等综合支付服务,围绕“兴亿支付”、“兴通宝”、“鲁POS”、“小鲁”、“兴支付”、“兴亿合伙人”、“友易支付”、“邮政便民服务站”等子品牌运营。
2019年至2020年,国通兴业总资产分别为41.11亿元、34.78亿元;净资产分别为9.06亿元、4.11亿元;营收分别为26.24亿元、32.86亿元;交易额分别为1.7万多亿元、2.8万多亿元。结合2021年数据,国通兴业近三年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普遍呈下滑态势。
报告期内,在支付服务方面,新大陆日均交易吞吐量为2500万笔;支付服务业务总交易额超过2.5万亿笔,同比下降约10.7%,其中涉及二维码支付的交易笔数占比超过90%。
此外,年报披露,国通兴义被罚款6971万元。2021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福州市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披露表显示,国通兴义因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61.02万元,并被罚款6710.02万元。罚没总额达6971余万元。
此次处罚整改情况在新地股份2020年年报中也有提及,罚款主要集中在2020年。新地股份年报显示,2021年罚款及滞纳金为35.03万元,2020年罚款及滞纳金为7044.85万元。
除支付牌照外,新地还拥有广州网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广州网商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92.5%和100%。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新地金融科技业务累计用户近40万,管理资产规模43.3亿元,不良贷款率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