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银行卡体系
1. 个人银行账户
2.银行卡授权系统
1. 要点
2.授权系统模型1
3.授权系统模型2
(四)银联跨行信息交换系统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
1. 账户系统
2. 假设的网络连接方式
3. 个人支付账户
四、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制度
1)客户储备金
2)储备银行
3)三种账户类型
四、储备金管理重点
五)准备金缴存形式
6)利息问题:
七、前期非现场检查(主要在北京)中发现的问题
第三章 网络借贷机构资金托管模式
第四章 第二代支付系统简介
1. 背景
2. 支付工具(方式)
3.第二代支付系统总体架构(图3)
四、系统支持的支付工具简表
1. 信用支付
(二)借记卡付款
(三)国际结算方式
五、系统支持的支付清算服务
六、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1.系统拓扑
2.系统逻辑结构
7.大额支付系统
(一)普通信贷业务
(二)即时转账服务
8.小额支付系统
1. 要点
(二)总体结构图
(三)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征收公用事业费和公益金流程
4.工资、津贴和社会保障金支付
(五)存款业务流程
第一章 银行卡体系
一,
个人银行账户
(一)法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
2.银行卡账户体系
1.转账卡是一种实时借记卡,可用于转账结算、现金存取、消费。
2、专用卡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特定用途使用的借记卡,具有转账结算、现金存取等功能,专用卡是指在百货、餐饮、餐厅、娱乐等行业以外的使用。
3.储值卡是一种预付钱包式借记卡,发卡银行可以根据持卡人的要求将持卡人的资金转入卡内,并在交易时直接从卡中扣除资金。
(三)银行卡账户管理要点:
1. 实行实名制
2.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
3.规范个人银行账户代理事宜
4.加强银行内部管理
5.进一步完善银行账户服务
(四)账户类型
二,
银行卡授权系统
1. 要点
1、银行卡授权系统是指通过支付系统传递授权信息的跨行或行内ATM卡、POS卡授权系统,其本身是一个支付交易服务系统,通过独立应用的后续清算系统完成最终的支付结算。
2、授权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完整的授权服务,降低成本。服务必须快速、准确、安全。从授权请求发送给发卡机构或代理商到授权过程完成,授权过程必须通过交互式对话实时完成。
3、授权体系的参与者有代理商或发卡机构、用户、可信网络的运营商。
4.信用处理包括三个主要过程:识别持卡人身份、确认卡片的合法性、批准持卡人进行交易。
2.授权系统模型1
3.授权系统模型2
BASEⅡ只负责余额结算,而真正负责余额结算的是清算行。结算是以净额结算为主,可以每天结算,也可以两天结算。是不是意味着第一阶段刷卡和商户在收单银行的账户都是虚拟的扣款和追加?因为真正的结算需要等到净额结算。
(四)银联跨行信息交换系统
在银联跨行信息交换系统下,我国发卡银行与代理行(收单银行)之间的结算,通过大额支付系统以定时净额平衡的方式完成。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
在第三方支付盛行之前,银联是中国发行的人民币支付卡的唯一交易清算机构,银联作为仲裁者,成立多家子公司直接参与线下收款、抢单,其高速增长被外界视为专业业务垄断,难以有效切入线上业务。第三方支付公司逐渐向线下延伸,开展快捷支付、移动支付,银联难以介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带来的是支付创新。
一,
账户系统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是三级账户体系,在第三个支付机构之前,是两级账户体系。
无关
什么是“找零/余额提现”?微信提现为什么要收费?
第三方支付公司有一家托管银行和几家合作银行,每家银行至少开一个账户存放客户资金,我们充值其实就是从我们的银行卡上扣钱,然后转到支付公司在我们开立银行卡的银行开的账户上,提现流程都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的钱一直放在账户余额里,其实是在支付公司开的准备金账户里,我们的“余额”可以看作是支付公司在其内部系统给我们的“虚拟钱”。我们很多时候的操作只需要在银行内部进行资金的转账,所谓的“跨行转账”,其实就是两家银行的行内转账+行内转出+支付公司的虚拟记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理解微信提现收费的说法是“银行要求收取费用”?其实钱一直都在银行里。
二,
假设网络模式
1、第一,支付公司不得在多家银行开立账户,根据监管要求,支付公司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账户。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用金的,应当在商业银行开立备用金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存放备用金。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用金存管银行,并且只能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开立一个备用金专用存款账户。
2.中国银联主要服务于以下三类交易的清算:
(1)跨行付款或充值(即付款的银行卡银行与备付银行不同)
(2)跨行取现(即取现所用的银行卡与储备银行不同)
(3)跨行转账
【如果银联成立,不同支付公司的虚拟账户之间可以进行交易(技术上可行),但现行规定规定,不同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之间不能进行资金划转;这基本符合现行做法。如果允许相互划转,就意味着支付机构必须建立自己的清算通道,要么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要么像银联一样,自己建设网络清算系统。这些都是人民银行垄断的领域,第三方不得介入。】
三,
个人支付账户
监管依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账户资金流转方式:
四、
储备基金管理制度
监管依据:《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缴存保管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背景:
1、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稳定:90%以上的支付机构涉及客户备付金问题,客户备付金监管和资金安全是非金融支付机构监管的核心。
二、落实2号令并细化2号令监管要求,明确和细化人民银行关于客户准备金的监管要求,强化支付机构资金安全。
3.规范支付机构:客户备用资金与自有资金不区分;银行账户数量庞大且过于分散;资金存放和使用形式多样:投资、委托贷款;资金账户关系复杂,透明度低
1)客户储备金
指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服务而实际收到的预付货币资金。
2)储备银行
托管银行(1):跨行支付收款业务
合作银行(多家银行,通过风险准备金计提机制控制数量):归集客户准备金,开展银行提现业务
3)三种账户类型
(功能由强到弱)
托管账户:开立于储备金托管银行。一个省内只能开立一个账户。
功能:行内及跨行收付款、调整准备金账户头寸、结转费用、计提风险准备金
收付款账户:在合作银行开立。在同一家合作银行或授权分行只能开立一个账户,仅具备该银行的付款功能。
汇款账户:日终清算并转入同行存款账户或收付款账户,金额可自主确定。支持银行代收代付业务
四、储备金管理重点
在严格规范客户备付金账户的开设、变更、撤销和收付款等业务的同时,为隔离支付机构之间可能出现的风险转移,明确规定客户备付金不得在不同支付机构备付金银行之间划转。
重点控制准备金账户的提款行为:
①合理控制具备支付功能的备付金账户数量。严格限制具备支付功能的存款账户和收付款账户数量,只允许归还汇款账户,不得开通一般支付功能。
②加强支付机构跨行资金提取及备付金账户头寸调整管理,规定备付金存管银行以外的银行不得办理跨行提取业务。
③加强佣金收入结转等提现业务管理,管控提现渠道,明确受理此类业务的自有资金账户只能在托管银行开立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④加强现金支出管理。强调支付机构须先通过自有资金账户办理现金兑付业务,再从备用金托管账户中将相应数额的备用金转入自有资金账户。
⑤ 不得使用客户准备金直接存入、按规定赎回及支付手续费
五)准备金缴存形式:六)利息问题
《办法》回避了利益归属问题,实际操作中,支付机构与客户应当通过协议明确备用金利益的归属。
七)历次非现场检查(主要是北京)中发现的问题:
[257号文件: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缴存保管办法实施情况的通知(银管发[2013]257号)]
①储备银行协议制定不规范,协议缺乏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必要条款;
②储备银行授权文件不齐全;
③备付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撤销后,备付银行未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和257号文的规定进行备案。
④支付机构未按257号文要求备付金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撤销备付金银行账户备付金账户备付金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撤销等备付金账户信息备付金银行账户名称、账户性质、账户类型等不符合规定;
⑤支付机构自查报告与银行账户确认表账户信息不一致或提交的银行账户不完整;
⑥支付机构在同一合作银行开立多个支付收款账户。
第三章 网络借贷机构资金托管模式
监管规定: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
第四章 第二代支付系统简介
一,
背景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支付体系的骨干,是保障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自200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建成了包括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内的第一代支付系统。
二,
支付工具
主要包括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银行卡、外汇、托收、收付款、常规借记(贷记)及电子支付等。
三,
第二代支付系统总体架构
1)以清算账户管理体系为核心
2)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网银互联互通系统为业务应用系统
3)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为辅助支撑系统
NPC、CCPC需提供标准的接口规范和接口软件,支撑相关业务系统的接入,各相关系统需通过前置机与支付系统对接。
间接连接前置机提供输入终端,支持直接发起支付业务以及打印输出等功能。
四、
系统支持的付款方式
1. 信用支付
(二)借记卡付款
(三)国际结算方式
五,
系统支持的支付清算服务
• 商业银行同业及行内支付清算服务
• 央行资金划转及单边业务资金结算
• 国库资金的借记/贷记操作
• 公开市场操作资金清算
• 债券交易市场的资金结算
• 债券发行及赎回资金结算
• 外汇交易人民币资金结算
•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金结算
• 银行卡跨行支付信息交换系统资金结算
• 同城票据交换净额结算
• 自动质押融资业务
• 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
• 电子商业汇票资金结算
• 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
六,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1.系统拓扑
2.系统逻辑结构
七,
大额支付系统
(一)普通信贷业务
(二)即时转账服务
八,
小额支付系统
1. 要点:
1.小额支付系统支持普通贷记业务、普通借记业务、常规贷记业务、常规借记业务、信息服务业务五种业务类型。
2、中国人民银行《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第十一条规定:“小额支付系统办理的支付业务一经结算,即为最终结算,不可撤销。”
(二)总体结构图
(三)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征收公用事业费和公益金流程
4.工资、津贴和社会保障金支付
(五)存款业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