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是当事人约定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合同履行前,由一方预先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以保证合同债务实现的一种担保形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定金合同属于从属合同、形式合同和事合同,同时,定金合同具有定金法的效力。
(一)押金罚则适用规定
(二)实际存款金额多于或少于约定金额的处理规定
定金合同签订后,应当支付定金的一方实际支付金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金额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9条的规定,应视为定金合同的变更;收受定金的一方提出异议,拒绝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不生效。《担保法》规定,定金合同自定金实际交付之日起生效。由于定金合同尚未生效,因此不能强制支付。但定金合同是买卖合同的从合同,支付定金是主合同项下的义务。笔者认为,如果定金不支付,可以催告履行,仍不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
(三)逾期履行或其他违约行为的处理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已通过《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120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违反合同的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可以适用定金罚金。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不适用该规定。”因此,实践中,如果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应当按照合同内容迟延履行的比例适用定金罚金。
(四)合同部分履行的处理规则
押金是一种担保形式。
首先,其作用是担保主合同债务的履行,因此其担保的范围应当是全部债务。如果全部债务未履行完毕,当然要适用定金罚金。如果债务仅部分未履行,未履行完毕部分仍在担保的范围之内,定金的效力仍然对其具有约束力。根据公平原则,未履行完毕部分应当适用定金罚金。如果一方未全部履行合同债务,应当按照未履行完毕部分占全部合同的比例计算未履行部分的定金数额,并适用定金罚金。因此,笔者认为,合同部分履行不适用定金罚金的观点是错误的。
(五)未按合同规定缴纳定金的处理规定
双方确定定金条款及金额后,定金合同并非立即生效,以双方实际支付定金为准。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果一方不支付定金,合同就无法生效。拒付定金的一方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笔者认为,定金合同未生效,双方不承担违约责任,同时也不能认定双方违约,更不能判定双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对方不主张定金,由于定金合同未生效,视为双方放弃对定金协议条款及金额的权利。有疑问可以找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合同纠纷法律意见。涉及到法律问题,找律师更专业!
(六)关于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的合同的处理规则
《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另一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从该规定可以看出,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也就是说,另一方有权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者定金条款,但两者不能同时适用。现实中,有些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一方违约时,另一方要求同时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者定金条款,可以达到补偿违约损失的目的;违约金相当于另一方违约给一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一般而言,守约方可以根据违约金条款赔偿对方违约造成的其损失。当然,当定金条款对守约方有利时,守约方也可以适用定金条款,按照定金违约金赔偿其损失。
(七)合同保证金处理规则
无论主合同是否成立,定金合同均有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合同定金问题作出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解释》第11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纳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的担保,交纳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此条是对合同定金的解释,合同定金又叫合同定金。实践中,当事人违反合同定金的,应当依照担保法第89条的规定处理。
(八)离职保证金处理规则
实践中对解除定金的适用存在疑点。定金支付后,支付定金的一方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以损失定金为代价解除主合同,收受定金的一方可以以双倍返还定金为代价解除主合同。笔者认为,实践中应允许部分当事人以承担定金为代价解除合同,如果对方当事人起诉法院要求实际履行合同,人民法院应当驳回,此时主合同无法执行。定金违约金适用后,并不排除有损失的一方向对方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在守约一方的损失大于定金所得收益的情况下,承担定金的一方仍应承担赔偿责任,合同解除后的赔偿责任可按照《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确定。
(九)不适用押金罚则的情形
因不可抗力或者不可抗拒因素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适用定金违约金规定。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避免或者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体现的原则,因不可抗力或者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应当退还定金。由于双方均无过错,应当免除责任,也不需要赔偿或者处罚,因此应当退还定金。如果不可抗力或者不可抗拒因素部分影响了合同的履行,应当部分免除责任,其余部分按照一方不履行合同的规定处理。如果一方迟延履行后又发生不可抗力或者不可抗拒因素,不能免除责任。
(十)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适用定金违约金
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支付定金的,实际支付定金后,一方不履行合同的,除相关法定免责情形外,应当适用定金违约金。因合同关系外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仍应当向违约方适用定金违约金,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一方接受定金违约金后,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
要解决存款合同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存款合同的概念以及纠纷解决原则,这样在遇到存款合同纠纷时,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从而最大程度的维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