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计算机设计大赛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现在终于有时间总结一下这次比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的来说,我很感谢这次比赛,从获得保研资格到成功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1. 成长与收获
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征程终于落下帷幕,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我们最终荣获了国赛一等奖(软件应用与开发类)和三等奖(数字媒体设计普通组)。
二、回顾历程
(1)软件应用与开发
郭毅的工作是一个管理系统。做这项工作的最初目的并不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是导师当时承担的学校组织部的一个项目。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学校各学院、各支部党员的学习和支部活动的开展,开发了一套党建管理系统。涉及的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在线学习、在线测试、三会一课、主题活动、统计分析、待办通知、服务模块等功能。采用多角色分权限的登录管理方式,即不同级别的用户有不同的功能界面。另外系统考虑到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集电脑端、手机端、微信小程序端于一体开发,方便用户使用。总共一个团队(4人)开发了3个月,中间的过程也是坎坷不断(捂脸)。 我真的没想到最后我会获得全国一等奖。
整个过程有几个步骤,首先要提交的材料非常多,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提交,这个材料非常重要,个人感觉提交之后,省赛的评委主要看演示视频和开发文档。所以建议大家尽量把内容丰富一些。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最好是能够融入一些市面上的新技术,然后让界面更加美观,功能更加完善,开发的软件更加新颖,主题更加红火和专业,我想结果一定不会差。
第二件事就是答辩了,好像有5个评委一个一个进教室进行论文答辩,当时我有点紧张,老师问了几个问题:
1. 大学里经常会有一些退休的教职员工,还有毕业的学生党员,你们有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你们是如何设计的?
因为这个地方是根据实际需要来开发的,所以这部分当然也已经考虑到了,就是给每一个党员用户增加一个生效时间(截止期限)的属性。
2、课时分析统计功能页面是怎么实现的?具体代码在哪个文件中?
统计部分使用开源可视化库实现,然后现场打开提交源码的页面。
还有什么问题?时间太久了,我记不太清楚了。
(2)数字媒体交互一般组
数字媒体交互的总体组我做了一个开发的VR游戏。因为是海洋题材,所以场景设计包括海洋场景和岛屿场景。岛屿场景上有花草,树木,石头,行走的动物,飞翔的鸟儿等。海洋场景中有水草,自由游动的鱼儿,珊瑚礁,贝壳等。最后设计了一个角色,角色可以按WASD前进,后退,左右移动,按Q翻滚,按C下蹲,然后按F在海洋中漫游。进入海洋场景的时候还可以游泳,游泳的时候按P潜水,E漂浮。这些是总体的功能。当时应该做得更用心,多一些交互。后来因为时间不够,就没有涉及那么多了。 现在看来,应该这样设计:当角色接近海洋生物时,可以按某个按钮弹出百科知识,这样更符合数字媒体中媒体的意义,也更加实用。
这个类别是在全国赛吉林大学举办的,那时候的吉林……挺热的,这也是我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公费旅游),总体来说还是挺开心的,但是最后拿到的奖不是特别满意……全国赛我得了第三名,因为和我一起参赛的还有另外一个同学,他当时在省赛上拿了二等奖,最后在全国赛上拿了二等奖,我当时在我们省赛上是一等奖,最后在全国赛上拿了三等奖……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组内评委的差异,或者是组间评委的差异,想想就很不理解,当时对这个作品抱有很高的期望,结果差距很大。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参加比赛不但需要实力,有时候还需要一些运气(评判的主观意志等因素)。 所以我只想告诉大家,如果想在比赛中拿更高的奖,就要多多参与,不要错过每一次机会,因为你不知道在哪场比赛中会有好运,所以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即使一次不成功,只要你有能力,多试几次,总能成功。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虽然难免会有失败,但总要朝着好的方向努力。
答辩的时候老师问了几个问题:
1.你参与了这个数字媒体项目,你知道什么是媒体吗?
哇,这道题真是。。。对于我们软件工程的学生来说,有点难,不过我记得以前看到过这个定义,说的是媒体是传递信息的媒介。结果竟然是正确的,真是有意思。然后老师说我的作品涉及的信息不多,要是能有点文字介绍就更好了。我解释说我理解图片也是一种信息。但是老师好像不同意,无奈,不过事实确实如此。
2. 你们如何在这款游戏中实现角色移动?我看到你们的开发文档中有很多信息。
这部分问题比较专业,后面我对开发文档中的内容进行了解释。
我记不清最后还有什么题目,但这两个题目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然后暑假的时候两个比赛就结束了,然后就开始准备考研面试了,那段经历真是难忘,有酸有甜,有开心有遗憾,有时间再跟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