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初始确认与计量准则解析及应用

2024-07-17
来源:网络整理

1.初始确认和计量

指引根据股份支付性质,将股份支付分为立即可执行和待执行两类。

以权益结算的换取职工服务的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即股份支付协议批准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

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等待行权的职工服务,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和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为基础,将当期收到的服务确认为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其他方服务在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是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权益工具在服务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

2. 重新确认和测量

如果后续信息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与以前估计存在差异的,应当进行调整,调整至可行权日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企业在可行权日,按照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实例分析:

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假设2007年1月1日,A公司与员工签订了一份股份支付协议。根据协议规定,①每位员工(共500人)可获得公司发行的10股股票;②对于公司车间核心技术人员(10人),若其未来在公司工作满三年,则三年末可获得360股A公司股票;③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则可获得1000股A公司股票;④A公司与咨询公司B签订了一份咨询服务协议,B公司向A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服务内容为对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费用为100股A公司股权。B公司于1月底完成了该项服务。 已知股份支付协议批准日为2007年1月1日,当日A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元/股。1月31日A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1元/股。2月15日,有10名员工行权,A公司股票面值为1元/股。A公司预计,此项激励措施实施后,车间80%的核心技术人员会选择在公司工作三年,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长6%以上的概率大于95%。

分析:该对全体职工的股份支付授予后立即可行权,授予日为2007年1月1日,故应于1月1日按公允价值10元/股确认。会计分录为:

借方:生产成本等(500×10×10)

贷:资本公积

车间核心技术人员的股份支付,是等待期内的服务完成后方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估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并按授予日(2007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本例仅以2007年为例,后续年度(可能重新调整估计比例)省略。2007年12月31日的会计处理为:

预计12月末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360×80%×10=2880(股)

12月末入账金额=12月末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授予日公允价值÷3=9600元

处理会计_股权支付会计处理_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 9600

贷:资本公积 9600

高管人员股份支付为满足业绩条件后方可行权的股份支付,根据条件预计等待期为1年,按照授予日(2007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12月31日的会计处理为:

预计12月底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1,000股

确认金额=预计12月末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授予日公允价值=1000×10=人民币元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

为B公司提供服务而支付的股权支付,是为换取其他方提供服务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如果B公司所提供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A公司应当按照服务提供日1月31日的股份公允价值记录服务。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1100(100×11)

贷:资本公积 1100

2月15日,10名员工行使权利,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转为权益的金额=行权人数×实际行权数×每股面值=10×10×1=100元

借:资本公积 100

来源: 10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