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将开放商户网络给国际信用卡组织,提升境外用户支付体验

2024-07-17
来源:网络整理

随着疫情后跨境消费场景增多,外国人在华消费支付难问题受到关注。

近日,在天津举行的“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如何提高国际人士在华支付便利性也成为热议话题。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启如在会上透露,今年7月,腾讯将逐步向VISA等国际信用卡或借记卡组织开放微信支付商户网络,让中国大陆境外用户更方便地将微信支付与常用的信用卡、借记卡绑定。

事实上,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早在2019年左右就已开始探索如何提升海外用户的支付体验,但进展缓慢、应用范围有限。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主要原因在于利润动机、费率以及安全问题。随着杭州亚运会开幕临近,大批海外人士涌入中国。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将是改变现状的重要契机。

据记者了解,除微信支付、支付宝外,银联云闪付正与银行机构合作,希望借助亚运会契机推出新功能,方便境外人士在内地消费支付。

海外用户在中国进行网上支付存在困难

“以前我们经常用的携程,现在不能接受境外信用卡了。”近日,有外国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华消费支付经历,称一些原本支持境外信用卡支付的电子平台,现在都无法使用了。电子支付需要在国内绑定银行卡,但拿着外国护照在国内开卡比较困难。

一位博主描述,回国后虽然在滴滴绑定了境外信用卡,但付款时只能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渠道,且均需要绑定境内银行卡、以人民币支付。

不仅网友有类似遭遇,据媒体报道,在达沃斯论坛上,有嘉宾还“抱怨”国内不少线下门店不收现金或不能找零,增加了消费的不便。据国际卡组织知情人士透露,疫情导致跨境流量减少后,出于维护成本等考虑,国外信用卡在国内POS机支付场景的使用也明显减少,支付便捷性确实在下降。

不过,记者也从滴滴客服了解到,乘客使用滴滴APP叫快车、专车、豪车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微信、支付宝、一网通、QQ钱包等多种支付方式,或直接在APP钱包-支付设置中绑定国际、VISA、JCB等可在国内使用的银行卡。用户全程可使用全英文界面。

对于微博用户反映的情况,即绑定外地卡后支付环节出现问题,记者尚未得到证实。不过据了解,与快车、私家车、豪车等不同,滴滴网约车能否使用外地卡支付,取决于车辆所属的出租车公司。

携程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平台自疫情前起就一直支持绑定VISA、万事达等境外信用卡,目前没有任何变化。

不过,一位接近商户平台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实际支付过程中,部分平台对部分商家仅支持绑定国外卡的支付方式,还有很多其他商家无法通过国外信用卡支付,主要原因在于费率、安全性等问题。尤其是低价商品或服务,如果加上国外卡支付较高的费率,“就很不划算”,因此平台往往选择暂时不开通国外卡支付。

微信、支付宝将恢复支持绑定国外卡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启如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布的信息备受关注,他表示,今年7月,腾讯将逐步向VISA等国际信用卡或借记卡组织开放微信支付商户网络,让中国大陆的海外用户能够更便捷地将微信支付与常用的信用卡、借记卡进行绑定。

据万事达卡官网消息,万事达卡6月21日宣布,将联合支付宝推出全新服务,帮助国际旅行者在中国实现安全无现金的旅程。万事达卡表示,基于双方2019年达成的合作,国际游客(持卡人)只需将自己的万事达信用卡或借记卡绑定到支付宝数字钱包,在中国大陆地区就能像当地居民一样扫码支付。

记者还从支付宝了解到,2022年起,支付宝携手国际卡组织等合作伙伴,进一步升级海外用户服务解决方案。通过+跨境支付及技术方案,境外游客可通过两种方式在中国大陆扫码支付:一是使用支付宝APP绑定指定发卡银行的境外银行卡;二是对于来自香港、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可直接使用当地电子钱包在中国大陆支付宝商户扫码支付。

在选择上述两种方式之一后,赴华国际游客在外出时,包括在超市、餐厅、菜市场、社区、酒店,以及乘坐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只要看到支付宝蓝色二维码或“+”标识,便可进行跨境购物。

事实上,早在2019年,腾讯及蚂蚁金服就与VISA、万事达卡建立了合作关系,支持两家公司的支付平台与海外银行卡绑定。

陈启如介绍,早在2019年,微信支付就向国际信用卡组织开放了机票购买、京东购物、携程酒店预订等商户网络,并试点支持外国人将境外信用卡绑定微信支付。但由于(试点)商户数量较少,加上疫情到来,试点进度受到影响。

据记者从一位接近卡组织的人士处了解到,相比较而言,早期的合作更多是绑卡预存款模式,而目前的合作或更接近真正的绑卡支付。但有两点需要注意:绑卡范围是境外发卡银行发行的国际卡组织的银行卡;扫码支付中的“收款码”必须是指定商户使用的收款条码,不能是个人收款码(转账模式)。

以支付宝为例,早在2019年,支付宝就与上海银行合作推出了针对外国游客的“”小程序。通过下载支付宝海外版,即可通过应用内的“”小程序申请一张上海银行的电子“消费卡”。外国用户只需通过身份认证、绑定境外银行卡,即可为这张中国“消费卡”充值,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线下扫码支付。

跨境三方支付_境外第三方支付平台_境外第三方支付通道

另外,前文滴滴客服提到的可绑定的国际信用卡,也就是“可以在中国使用的国际卡”,是指符合中国监管要求的国际银行卡,也就是在大陆以外发行的卡(不支持在大陆发行的外币卡)。

利润、费率和安全考虑

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中国人出国还是外国人来华,支付便捷性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手续费、安全性不仅是商户平台的考量,也是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支持国外卡绑定进度的重要原因。

相较于国内支付收单费用大多在0.6%或以下,国际卡收单费用普遍较高。据媒体报道,对于使用VISA等信用卡是否会面临接近3%的手续费,陈启儒坦言,该费用还在协商中。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国内交易费率本身低于国际水平,国外卡支付费用偏高的背后确实有客观的成本因素。

至于安全问题,与身份信息被公安部KYC(了解你的客户)网络覆盖的国内用户不同,持有护照的外国人需要更长的时间确认身份,这增加了防止持卡人拒绝支付和欺诈的难度。陈启儒也建议,来华的外国人应提前绑定卡片。

据记者了解,双方均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以万事达卡与支付宝的合作为例,万事达卡提供MPGS(支付网关)服务保障交易安全,并利用AI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决策、识别,降低欺诈风险。

此外,前几年尝试的绑定外卡业务也进展缓慢甚至“停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市场动能不足。

一方面,市场需求较小,投入产出不平衡;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了来华国际游客数量,导致支付需求大幅下降,进一步干扰了发展动力。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2019年,腾讯、蚂蚁金服与VISA、万事达的合作,曾有多个项目暂时搁置。

一位项目开发人员告诉记者,其团队曾参与过支付宝(国内版、国际版)多语言及海外版易用性的提升项目,“项目一开始进展还算顺利,但随着国际游客需求的减少,项目一度搁置。”

对于微信支付宣布恢复外部卡绑定,一位支付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微信与外部卡组织完成了技术上的打通,但在产品和市场层面如何推进仍有待观察。

疫情“破局”后,相关改善对各方来说都更加紧迫。从市场角度看,据万事达卡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3月休闲旅游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31%。受此趋势影响,万事达卡预计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一系列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将大大受益。多位支付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的杭州亚运会或许是外国人在华支付升级的重要契机。

还有什么其他解决方案?

鉴于电子支付的普及,无法使用境外卡进行网上支付,外国人来华的一个选择就是开办国内储蓄卡。但目前大部分银行在华开卡需要护照、个人实名制国内手机号+国内工作/学习证明,但各家银行标准不一,审批时间往往需要一周左右。

对于短期来华旅游的人来说,这些要求大大增加了在中国大陆开卡的难度。

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将外卡绑定第三方支付,从银行端简化小额消费账户外籍人士的开卡流程、实现快速办卡或许是更值得尝试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适用范围更广,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更有利于提振内地消费。

记者近日获悉,不仅微信支付、支付宝有进一步动作支持绑定国外卡,中国银联云闪付或将与银行机构合作,推出外国人开卡、预存资金等便捷功能,便利外国人在内地消费使用线上支付。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升级后的美国运通人民币单标卡或是一种选择。作为继中国银联之后获得中国第二张银行卡清算牌照的美国运通旗下领克(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领克”)自2020年起陆续将境外信用卡与境内合作发卡机构进行升级换代。统一升级后的人民币单标卡可绑定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美团快捷交易渠道,以及招商银行掌上生活、银联云闪付APP等第三方渠道,实现境内“线上银联”功能,扫码支付。

另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则是数字人民币。就在7月3日,携程宣布,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携程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实现了外币与数字人民币的兑换功能。

据了解,该项服务主要针对外国人短期入境后的数字支付场景:外国人入境后,可下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APP,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开通数字货币个人钱包。在携程外币兑换网点,可将外币现金兑换成数字人民币存入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再在境内受理数字人民币的商户进行支付。出境前,可将数字货币钱包中剩余的数字人民币兑换回外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