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洲国际拟分拆史密斯菲尔德上市,太美医疗通过 IPO 备案

2024-07-18
来源:网络整理

首次公开募股/上市

万洲国际

根据提交给港交所的文件,万洲国际拟分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在美国及墨西哥的业务,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独立上市。

太美医疗

近日,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美医疗”)通过中国证监会IPO注册,拟在香港联交所发行不超过1.34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太美医疗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为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生命科学研发和营销流程所需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供应商,产品和服务涵盖SaaS产品、药物警戒、医学影像、医疗营销解决方案等。

全球信息

商务部发言人就美通胀降低法案世贸组织争端案答记者问

商务部发言人就美国《降低通胀法案》世贸组织争端案回答记者提问。商务部表示,中方赞同世贸组织成员以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方式实施产业补贴,支持能源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方再次敦促美方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停止滥用产业政策,破坏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川大智胜股价“荒唐”涨停,公司回应

7月15日,川大智胜高开10%,截至收盘,公司维持涨停,股价报收11.22元/股,市值25.32亿元。与此同时,公司所属的软件开发板块()跌幅逾1.7%。

今天下午,为了解上涨原因,第一财经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川大智胜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复称在股票论坛看到相关讨论,但目前公司经营状况正常。

在股票论坛上,有投资者戏称川大智胜为“美选概念股”,因为其名字有一定的谐音解释空间。但据了解,川大智胜的主营业务包括民航、军航指挥控制系统研发、软件开发与服务、高速高精度3D相机小规模试制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川大智胜的上涨与社会热点“撞名”有关,是A股市场的“玄学炒股”,情绪化色彩较浓,缺乏基本面依据,建议投资者理性投资,避免受误导造成损失。(第一财经)

美国共和党正式提名特朗普为该党总统候选人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5日,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举行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一名共和党代表宣布特朗普将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参加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随后,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获得共和党代表足够的选票,正式被提名为该党2024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

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覆盖37个口岸

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15日发布公告,自今日起,在河南省郑州航空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停留范围为河南省行政区域;云南省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停留范围由昆明市扩大至昆明、丽江、玉溪、普洱、楚雄、大理、西双版纳、红河、文山等9个市(州)行政区域。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磨憨铁路口岸等3个口岸作为适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口岸。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已在北京、天津等地37个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蚂蚁集团与法国巴黎银行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蚂蚁国际总裁与法国巴黎银行现金管理、支付、贸易解决方案及保理业务全球主管2024年7月3日在苏黎世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同意制定多项重要计划。法国巴黎银行将与蚂蚁国际在数字支付等业务上展开合作。法国巴黎银行将与蚂蚁金服运营的“支付宝+”合作,让欧洲使用法国巴黎银行收单服务的商户通过“支付宝+”接受付款。(界面新闻)

余承东谈“25亿转让文杰”:文杰品牌至少值几百亿

据界面新闻报道,7月15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与晖同行》直播中回应了“文杰”等商标转让原因。他表示:“文杰品牌现在已经以很低的价格给了赛力斯。(这是)因为国家规定品牌方和厂商要统一,品牌要归厂商所有,所以我们把四个‘杰’都转让给了车厂。但是我们在文杰投入很大,其实这个品牌至少值几百亿。”余承东称,“而且连AITO(名字)都转让了,全球范围内能注册一个以AI开头四个字母的品牌非常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名字。”

投融资盛事

“小米智能科技公司”增资至15.46亿

支付概念币有哪些_手机支付概念股_支付概念股龙头

爱车查App显示,小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进行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6.66亿元增至15.46亿元。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雷军,由小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拥有。

「厚墨智能」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

近日,国内领先的存算一体AI芯片创新企业厚墨智能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北京中墨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上海中墨数字化转型产业基金联合投资。同时,中国移动研究院与厚墨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存算一体AI芯片的创新研发与量产应用。厚墨智能正式成为中国移动系统重点支持的规模化边缘模型芯片企业。

「致远医药」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上海追远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凯利泰医疗、张可禾苗基金联合领投,华谊资本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腰椎间盘退化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

竹源医疗成立于2021年,以临床专家长期手术经验为基础,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研发同种异体成纤维细胞疗法,为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提供全新细胞解决方案。(动脉网)

“青岩昊龙”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清研浩龙宣布已成功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基石资本领投,亿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进一步的材料研发和市场拓展,推动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和业务快速增长。据了解,清研浩龙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温控技术材料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投资展望

为弥补先进封装产能不足的问题,台积电成立团队加大对该技术的投资

业界消息人士指出,台积电已正式成立扇出型面板级封装(fan-out - )团队,并计划建立mini-line(小规模试产线)。利用大型矩形基板取代传统圆形硅中介层,封装尺寸大,可提升面积利用率,降低单位成本,弥补目前先进封装产能不足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半导体芯片封装技术已趋于成熟,如今封装类型多达上百种。在这上百种封装类型中,扇出型封装逐渐成为焦点,被认为是延续和超越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方案。扇出型封装目前主要有两大技术分支,分别是扇出型晶圆级封装()和扇出型面板级封装()。华金证券指出,扇出型面板级封装技术相较于传统封装具有更大的封装尺寸和更优的散热性能,使其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芯片集成,提升性能,降低功耗。因此,对于英伟达等AI芯片厂商而言,技术的运用将有助于缓解目前产能吃紧的问题,增加AI芯片的供给。高端芯片需求持续增长,先进封装为延续摩尔定律、提升芯片性能和集成度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先进封装技术的不断推进,各产业链(封测/设备/材料/IP等)将持续受益。

AI浪潮下有望开启新一轮机器换人周期,行业二季度将迎来明显增长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明显增长,同比增长率达到6%,为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这一增长迹象表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在逐步复苏,主要地区的市场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AI手机元年”到来之前,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据市场研究机构报告,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替换率将降至23.5%,替换周期长达51个月。在AI手机浪潮之下,IDC预测2027年中国AI手机渗透率有望达到51.9%,出货量有望达到1.5亿台,2023-2027年CAGR有望达到96.80%。在业内人士看来,每一轮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都是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而随着AI手机终端的加速落地,将带动新一轮替换周期的快速启动。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各大手机厂商将陆续推出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三星、小米、OPPO、苹果、华为等均已布局。 2024年开始,新一代AI手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济南首辆无人驾驶公交车上路 无人驾驶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据媒体报道,7月13日上午,一辆蓝色微型巴士平稳驶入济南市历城区环华山湖华阳宫公交站。与人们日常见到的公交车不同,这辆挂着“鲁仕”临时车牌的公交车上只配备了一名安全员,没有司机手动驾驶。这意味着济南首辆无人驾驶巴士“上路”。据悉,该车采用单车智能化技术路线,L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下,车辆所有驾驶操作均不需要人工干预,车内没有方向盘、刹车踏板、油门踏板,车辆具备自主超车、自动避障、精准驶入等功能,车辆最高时速可达40Km/h。该车是行业内首款正在向前发展的L4级自动驾驶微型巴士。

东方证券研报称,罗泊快跑无人驾驶网约车模式已深入人心,预计2025年在武汉实现盈利。多地政策持续支持无人驾驶商业试点运营。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为无人驾驶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无人驾驶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无人驾驶商业运营快速发展有望利好汽车智能驾驶厂商及车路云基础设施相关公司。

能开汽车的机器人来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

据媒体报道,日本东京大学河原塚健人带领的团队,近日研发出一款能驾驶普通汽车的机器人,引发关注。这款机器人名叫武藏,拥有74块“肌肉”和39个关节,每只手有5根手指,手脚上装有压力传感器,能够完成转动方向盘、踩油门、拉手刹、转动点火钥匙,甚至使用指示灯等复杂动作。它的眼睛装有与人工智能系统相连的高分辨率摄像头,这让它能够识别后视镜中的行人,并对交通信号灯的变化做出反应。不过,这款机器人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在非开放道路上只能以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只能直线行驶和右转。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万联证券指出,2024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加速发展的一年,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带动行业加速迭代、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及规模化应用将迎来曙光,商业化可期。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日益增大,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新兴产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向荣资本7月份活动:

>>向荣IPO加速器精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