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团观察已获得微信公众号“双认证”(媒体认证、原创认证),关注请点击图片上方小字“财团观察”,参与VIP计划请见文末。
观察者网:两大支付巨头均以12%的低比例交存客户备付金,首笔交存于2017年4月17日,每笔不到200亿元,目前影响有限。但若央行全额交存备付金的要求未来得以落实,“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将失去谈判筹码,这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快速开展支付合作、实现资源互换的关键。”
财新记者 张宇哲/文
1月13日下午,央行发文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要求支付机构将部分客户备付金存入指定机构的专用存款账户,该部分资金不计付利息。作为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两大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到底要交纳多少备付金,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按照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首笔存款准备金平均比例在20%左右。(见财新网报道《央行使出王牌: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
财新记者独家获悉,支付宝和财付通拥有第三方支付行业最高监管评级,因此均缴存了最低的12%的客户准备金,首次缴存时间为2017年4月17日。
不到200亿
近年来,借助微信钱包、微信支付功能,财付通的客户备付金规模快速增长,几乎与支付宝平分秋色。据《财新》记者独家了解,支付宝和财付通交存的客户备付金规模分别约为1600亿元和1500亿元,占全行业客户备付金总额的70%,前十家市场份额的90%。两家巨头交存比例均在12%的低端,这意味着两家公司首次交存的客户备付金规模均不到200亿元,目前实际影响相对较小。
央行称,2016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中有42%是以非活期存款形式缴存的,因此现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最低12%,最高24%)不会对支付机构的流动性安排造成影响。
央行表示,每年都会对支付机构进行分类评级,综合反映支付机构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情况,支付机构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管理能力越差,评级结果越低,适用保证金比例越高。
蚂蚁金服战略部高级总监孙涛近日撰文表示,支付宝严格遵循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标准,接受央行的监督管理,保证支付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支付宝随即公开表示充分理解和支持监管措施,称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央行和各级监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蓬勃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支付宝风险可控、日趋成熟,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大众消费者、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普惠金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措施的出台,是企业和监管部门之间透明、互信、研究、倾听、共同探索改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正向过程,必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央行对于客户准备金集中交存、不计息的监管要求将分步实施,最终要实现全部集中交存,未来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逐步实施
1月13日下午,央行发文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要求支付机构将部分客户备付金存入指定机构的专用存款账户。
财新记者独家获悉,考虑到支付机构平稳转型,央行给出了过渡空间——存款准备金率根据支付机构业务类型、分类评级结果等分为不同档次,最低12%,最高24%,中间有14%、16%、18%、20%;集中存款准备金率未来将逐年提高,但具体过渡时间尚未确定。尚未缴存的客户准备金仍按原制度享受利息收入。
存款额度以客户准备金上一季度日均余额为准,每季度调整一次。新规于今年1月1日起生效,首笔存款于4月17日办理。
客户准备金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的未支付货币资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其所有权属于支付机构客户;但与客户自有的银行存款不同,该笔资金并不直接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因而承担着第三方支付机构可能管理不善的财务风险。在实际操作中,该笔资金并非以客户本人名义存放在银行,而是以存款资金的形式存放在支付机构名下。支付机构根据客户需求向银行发起资金划转指令。
由于竞争激烈,第三方支付机构长期以来为客户提供免费服务,这也是2013年央行默认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将备付金利息收入作为机构主要收入的背景。相关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这一政策的逻辑是允许第三方支付机构用这部分收入补贴业务运营。
2013年6月,央行发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交存托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并细化了客户备付金的监管要求,对客户备付金交存、归集、使用、划转等托管活动做了严格规定,但为客户备付金利息收入和风险保证金提取预留了空间,相当于默认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账户产生的利息由支付机构自行支配,支付机构可以办理一些定期存款或者协议存款,收取利息。
增值服务能弥补利息损失吗?
“对于第三方机构来说,他们已经不具备与银行谈判的筹码,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之间能否进行快捷的支付合作、实现资源互换才是关键。”财付通相关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新规对市场的影响,对于规范运营的机构影响不大;对增值业务不多、依赖利息收入的中小支付机构影响最大,小型机构生存困难;另外,大型支付机构增值业务多样化,综合利润来源不依赖利息收入,因此直接影响不会很大,但其与银行的议价能力会受到影响。
一位支付宝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虽然大型机构增值服务较多,但由于中国支付市场竞争激烈,即便是支付宝、财付通这样的支付巨头,利润空间也很窄。他举了美国的例子,美国是全球支付机构中收入最高的,向商户收取3%以上的收款费,而支付宝、财付通的平均收款费仅为6‰。“为了竞争,他们不得不补贴客户。相比小机构,大型支付机构在网络支付平台的系统维护、技术创新等方面投入巨大,这一大块利息收入被拿走了,损失巨大。”
目前,财付通和支付宝在与银行谈判时占据绝对优势,因为它们的储备金非常大,大型银行给它们的支付手续费非常低,很多中小银行甚至提供免费服务。“通过支付宝和微信钱包从银行卡账户提现依然是免费的,但近年来,银行为了配合这两家机构的提现功能,一直在扩容改造系统,成本巨大。”一家大型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表示。
前述银行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无论准备金集中存放在商业银行还是央行,只要实行集中存放,未来大型支付机构和银行的谈判筹码肯定会减少。■
准备金缴存会对支付宝、财付通产生怎样的影响?详细报道请见1月16日刊发的《财新周刊》《第三方支付的收紧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