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财经8月30日讯(记者 安然 朱玲)近日,中华网财经记者获悉,8月份以来,多家支付机构上调POS费率,涉及海科融通、瑞银、联动优势等多家公司。伴随着支付机构“涨价潮”,被压抑已久的POS“割草机”再度泛滥。
7月份,海科融通宣布将从8月11日起逐步调整部分特约商户的信用卡手续费率,调整后的手续费率区间为0.63%-1.5%。瑞银也在官网发布涨价通知,通知中称将从8月8日起调整部分机具的手续费。通知中并未说明具体涨价幅度,但记者从代理商处了解到,其旗下两台机具已将手续费率上调至每笔1%+3元。
据了解,所谓“1%+3”通常是指刷卡手续费率为1%,另加3元服务费,例如某商户刷信用卡单笔交易1万元,则共计需支付交易手续费103元。
虽然联动游世尚未正式发布涨价通知,但中国网财经记者从多家代理商处获悉,联动游世的epos费率也已上调至1%+3元/笔。此外,代理商还证实,汇付天下、乐刷等机构旗下部分产品费率也进行了调整。
易观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晓睿表示,支付机构上调POS费用的背后有多重因素:从监管角度,在支付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支付机构需要付出更多合规成本,如加大对商户、代理商的审核、收紧风控防火墙等;从市场角度,近两年行业竞争加剧,部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仍集中在收单业务上,当其他业务无法“占得先机”时,便通过涨价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2021年10月13日,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明确规定“一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一个受理终端序列号”、“一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一个特约商户”。这无疑意味着部分支付公司此前通过跳码等手段盈利的路子被“断绝”,提高收费成为稳定收入的必然选择。
然而,随着收单行业涨价消息的不断传开,“割机”现象又开始猖獗。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在POS涨价期间,接到的割机信息和电话明显增多,有网友甚至称,自己每天接到十多个割机电话。
业内把商户从一家支付机构转到另一家支付机构的行为称为“切机”。一位资深支付从业者告诉记者,切机现象都是由外包公司无序竞争导致的,虽然“切机”行为短期内能带来可观的用户和交易量增长,但也引发支付行业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