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从珠海市医疗保障局获悉,在该局指导下,珠海市医疗保障管理中心创新推出普通门诊就医“保就医”新模式,6月28日起,该模式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正式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珠海医保便民服务再升级。
实行“一次付费,一次问诊”,大大缩短就医时间
据悉,“保底就医”是在原有“信用就医”服务基础上,全面优化就医流程。参保人员挂号就诊后,保底就医服务平台将综合分析参保人员在城乡参保情况、享受的待遇、医保信用等情况,在当期就医后一次性支付医疗费用,实现“就医期间不付费,治疗结束后一次性付费”。参保人员平均就医时间压缩25%以上,大大提高就医就医效率。
支持“信用支付”,实行“先看病、后付费”
“保医保”把参保人员享受便捷医保服务的资格作为信用担保引入医保领域,是对先治疗、后交费模式的一次新探索,医疗费用可享受“一站式”直接结算服务,个人自付部分可在规定的交费期限内通过原信用医疗渠道或其他支付方式完成。
实现“无接触支付”,全程无需人工支付
在新型“保底就医”便民服务模式下,参保人就医完成后,医院信息系统将自主启动基于信用的非接触式支付服务,医疗费用医保部分实时结算,个人自付部分从合同授权账户中扣款,整个诊疗过程中,参保人无需额外支付任何费用。该模式为参保人提供了门诊就诊无需排队、门诊间免费支付、就医就诊一站式医保待遇直结服务。
完善信用体系,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保底医疗”致力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参保人员在就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缴纳个人自付费用,将被纳入医保失信人员名单,在此期间不能享受“保底医疗”的各项福利。通过对失信人员设置相应的制约机制,进一步完善医保领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构建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合作银行、慈善协会等多方协作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医疗卫生新格局。
珠海市医疗保障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保医保”服务初衷是为了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以参保人员诚信为依托,以医保大数据为“保障”,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该项目将在17家门诊信用医疗医院逐步推行,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就医全过程,实行诊后付费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致力于解决群众就医排队长的问题,打造珠海“数字医保”服务新模式。
《珠海大健康》栏目出品
统筹:南方都市报记者 王景浩
研究团队成员:张劲松、曾奎达、魏瑞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