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小程序团队能力模型、如何在同业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小程序头部团队新阶段目标探讨。
如今,“猫眼电影表演赛”已经是微信小程序中的头部应用之一,总用户量突破2亿。如果回溯到去年7月第一次访问猫眼的时候(本文:半年新增用户破亿,猫眼把流量大秘诀提炼成这几句话),猫眼微信小程序总用户量突破1亿,半年多时间翻了一番。
3月25日,猫眼还公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2018年业绩,财报显示,2018年,猫眼总营收由2017年的25.48亿元人民币增至3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2018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9亿元人民币,2017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
虽然猫眼在财报中从未明确提及这些增长和小程序的关系,但小程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在高速增长的大方向下,2亿用户如何成为营收的起点?猫眼小程序的战略重心已经从裂变、小程序用户增长,转向提升留存、探索营收变现。
本文是简世今生与猫眼微信生态负责人韩惠民长达三个小时对话的总结。小编想说的是:这还不到实际对话内容的十分之一。很多内容还在整理中,可能不会在近期发布。整理完成后,简世今生会以各种方式分享给朋友们。甚至这些内容都释放了很多新鲜的想法。
如下,:
猫眼吉祥物,我很喜欢
简石:猫眼小程序在微信生态中推广已经有一年了,您觉得它现在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韩慧敏:对于猫眼来说,小程序显然是主角之一,非常适合在微信生态的土壤里生长,与很多做小程序的公司不同,猫眼微信小程序是从微信里长出来的,我们也一直深度介入微信生态,这是一种没有负担的成长方式,所以我们自然可以跑得更快,我们相信生态的价值和力量。
对于猫眼小程序,我们的关键词是“便捷”。电影票单均价值低,决策成本低,所以“便捷”是电影票市场用户消费决策非常重要的因素。小程序要快,购票信息、消息通知要及时。砍价/团购/明星红包要简单、好玩、好用。用户在微信里就能闭环所有操作,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就一个字:便捷。
简世:还记得去年猫眼小程序给电影票的市场竞争和市场份额带来了什么吗?
韩慧敏:过去的一年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下降的一年,多数平台的流量都出现了负增长或者零增长,但猫眼小程序却逆势而上,在用户流量增长、电影推广、演出宣传、门票交易和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实现了大幅提升,并且增长趋势还是向上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通过微信生态的社交沟通体系、消息通知体系,为猫眼打造了独特的运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为猫眼平台提供了一系列院线电影、演唱会等,为项目提供了宣传推广支持,为合作伙伴实现了票房收入的高增长。
简石:我记得春节后有文章讨论猫眼和它的竞争对手,现在猫眼小程序已经发展到这个规模,您怎么看待它的竞争对手?
韩惠敏:我们并不担心直接的竞争对手。
剑士:为什么?
韩慧敏:因为我们对这个市场的消费者洞察有清晰的认识,无数企业已经证明,用同样的策略在同一个赛道上追赶顶尖选手是很难的,我们会更加关注潜在的竞争对手,是否有东山再起的可能,真正能够超车的,往往不是你看得见的竞争对手,而是处在我们盲区,用别的方式介入的对手;所以在猫眼的商业模式中,我们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思路,时刻有危机感,经常问自己,能不能突破自己的边界,继续成长。
简世:为什么今年裂变增长不再是核心?
韩惠敏:不是说增长不再是核心,每个团队在思考年度方向的时候,都有一个主要目标,只是经历了去年的高速增长,今年需要把重点放在留存和转化上,这是一个倾斜,但并不代表我们不会继续探索裂变,我们会不断创造新的玩法,持续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购票服务和裂变玩法。
简世:你是故意来赚钱的吗?
韩慧敏:我们做过。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懂流量”。所谓懂流量,本质上就是要对场景所处的生态圈有很好的了解,熟悉生态圈的流量规律,顺势而为,让流量需求和价值满足相匹配;同时,生态圈里的流量太大,通过小程序里提供的不同服务和玩法,可以细分流量,最大化实现流量转化。猫眼提供的玩法、简单快捷的购票等能力都是围绕这个思路设计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懂流量——养鱼要懂水,种树要养根”。
简石:猫眼在探索新模式、新业务方面,小程序做了哪些尝试、发挥了哪些作用、做出了哪些努力?
韩慧敏:回到猫眼小程序,对于已有的产品,我们会继续深挖生态价值,深耕产品体验,最大化转化,另外我们也在思考下沉市场的场景,希望能够开拓新的场景,我们愿意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甚至从猫眼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游来看小程序。
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小程序团队非常专业,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精准用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会想:还有什么新的机会值得去尝试?所以探索新的模式也是小程序团队今年的一个核心目标。
简世:当你考虑微信生态中的新场景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韩慧敏:第一,市场的规模、结构和我们进入的可能性;第二,能不能跟生态的力量形成协同,这样新场景+微信生态的力量,能形成1+1>2的可能性;第三,猫眼主场景能不能形成协同。
简石:小程序团队内部分工有没有什么变化?
韩慧敏:从猫眼小程序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叫猫眼微信小程序团队,而是猫眼微信生态团队。“微信生态”团队,就是说我们在开发我们的小程序的时候,不是站在小程序的角度去看小程序,而是站在开发者的角度去看微信生态。如果小程序团队的同学只看小程序本身,那么很难把它做起来,小程序的传播在社区,消息通知在微信的消息模板里,入口在任务栏/搜索/对话框等。所以我们需要跳出小程序本身,去看待我们的产品架构和人员分工。
去年我们按照流量来分工,今年会围绕两个核心目标来做内部调整:一是存量流量的高效转化,二是引流新客/开拓新场景。
简石整理的小程序裂变六字公式(本文:其实你只要用好这六个字,就能成为微信里的王者)对开发者来说很有价值。
简世:微信生态强调的能力模型是什么?
韩慧敏:我们在内部产品团队内部分享过这个模型。其实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产品运营和产品策划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产品运营涉及面更广,对产品定位的影响也更大。在清晰的前提下,小程序生态有几个重点:
第一能力:理性判断与敏锐洞察
对于各种商业模式、运营策略,我们需要敏感、理性,围绕目标去探索、去尝试,这也是今年OKR带给团队的一些思考,让大家更加理性。
第二个能力:资源运营能力
开发运营过程中能不能充分利用供应链优势,在微信生态里抓取你想要的流量?刚上线的时候,没人看好猫眼电影票、优惠券的资源,不做可能效果不好,但我们做了很多小创新,上线之后流量开始爆发,超出了之前的预期。
第三大能力:体系化运营能力
微信生态运营是一个系统性的操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点完成。比如一个裂变事件的背后是很多配套的资源——1.匹配微信社区体系;2.优化各个环节的策略;3.数据运营;4.团队风控;5.效率判定。裂变的方式有那么多,产品形态层出不穷,但并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是有价值、适合我们的。围绕效率,我们有更专业的衡量标准。
编者注
【扫描二维码领取图书租借福利】
免费借阅1万本纸质书
每日限量100个
「推荐服务:小程序外包、免费换流量、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