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白领穿搭变迁:从精致腔调到恶心穿搭,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2024-07-24
来源:网络整理

都市白领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语气”。

这种基调最重要的体现,往往就隐藏在都市白领日常不同的OOTD之中。

这是他们精美的招牌,也是他们每天忙碌工作中的希望。

现在世界变了,城市里那些精致的白领越来越少,人们从比谁穿得更好,变成了比谁穿得更恶心。

把对工作的厌恶全部转移到自己身上。

这跟穿衣打扮丑陋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你只是穿衣打扮丑陋,那最多证明你在穿衣打扮方面的天赋不够。

但穿得丑陋却是一门真正的技能。

比谁更邋遢,比谁更下贱,比谁穿得像你白云姨,不是很恶心吗?

恶心穿搭的本质就是吓唬同事、吓唬老板,甚至让社会学家应接不暇:

一旦你有了阶级气息,穿什么就不重要了。

在网上看了几遍之后,我得出了一个关于恶心穿搭的结论:

虽然大家都在说打扮,但是这里“搭”字根本就没发音。

大部分网友从头到脚的搭配,没有用到任何巧思,追求的就是一个“不合适”二字。

就像游戏里的新玩家一样,系统给他什么他就穿什么。

这火锅直接点燃了年轻人的求胜欲望。

一向走在审美前沿的都市白领们,纷纷降低标准,纷纷开办“工作之恶”大师班。

(图片来源:@沫沫。)

一名博主上传了一段视频,声称自己因为工作时穿着太恶心而被老板训斥。

该网友在点开视频之前是想帮忙判断情况的,但点开视频之后,他却决定站在资本家一边。

(图片来源:Tik Tok@S-)

因着装不当而被老板公开批评并不是个例。

虽然看上去就像刚从产床上下来一样无助,但好在她心态很好,不用花什么钱就能让老板不高兴,也是一种荣幸。

老一辈的人都讲究什么样的锅配什么样的锅盖,有的网友也坚信,穿衣搭配上,除了羽绒服,什么都不能和羽绒裤配。

只不过羽绒服略显俗气,但是一双闪亮的皮靴却能瞬间让你的品味高速上升。

就像是担任米其林轮胎的代言人,又像扮演海豹突击队的角色。

不过也有网友确实参考了传统的穿衣配方。

比如,如果在外套下只穿内衣是性感的话,那么在棉裤下藏睡衣又怎么能不被视为一种阴谋呢?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那种走到哪里都有炕的安全感。

我们在职场中,还是要注意社交礼仪的。

细高跟鞋的气质显得过于疏远,卡通棉袜又有些过于接地气。

当聪明的网友们把性感与可爱以一种完全矛盾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图片来源:小红书@潇潇)

而且看上去像至少三个月没洗过的花外套,一定要搭配一条拧得发白的抓绒运动裤。

有一股洗衣油的味道,卫生与肮脏的矛盾感觉。

正如作品本身一样。

(图片来源:小红书@一只梨子)

虽然这也算是一款互联网跟风游戏,但你可能很难在其中发现什么令人作呕的模式。

当你以为网友身上那身布满黑白印花的芭比粉色工装裤是亮点时,殊不知她脚上的水晶凉鞋才是真正的秘密武器。

只看这身装扮,走到哪里都散发着淡淡的毁灭之气。

你可能会觉得这身打扮让他看上去像是在大润发宰鱼了至少十年,但事实上,这位网友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

(图片来源:@别叫醒我。)

并不是说丑陋的睡衣在这场游戏中不够出彩,但你还是缺少一双骑士靴和一个流浪包。

时尚的完成,不取决于外表,而是取决于信仰。

(图片来源:@是黑姣呀)

抽象的事物通常不如具体的事物有影响力。

人间自有真情在抖音_人间自有真情在作文_歌词人间自有真情在

还有一些好心的网友,替同事报名参赛,风格惊艳到让人分不清是荒原风还是匪帮风。

事实证明,只有将 70% 的表面积废弃,才能让你的恶心看起来毫不费力。

(图片来源:抖音@胖大星)

互联网上的工作者们似乎已经达成了默契:丑陋的衣服最好留到工作时穿。

毕竟,一旦上班,进入了公司这个封闭空间,无论你穿什么,都和穿着囚服没什么区别。

不信你想想,黄包车是用来做饭的,升级一下装潢是有道理的,但拉黄包车的人连衬衫都不用穿。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

如今,生来是牛是马,谁愿意给自己配一副好鞍呢?

恶心的装扮?恶心的到底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也抛弃了仪式感呢?

有人用一句话概括:责任全在美国,原因在余华,你的人生和我的人生都只是悲惨的存在!

对于一些人来说,只要老板和同事就在自己身边,自己就已经感觉身处天堂,所以上班不算社交,而一套像样的OOTD如果超过三套,成本就很高。

有些人还觉得,每天必须盛装打扮,坐在自己两平方米的工作台上,就像是穿着貂皮大衣去赶公交车一样,比不穿貂皮大衣还要尴尬。

我觉得,不管从审美上如何,上面的这些“恶心穿搭”确实很温暖。

一件动辄几千甚至上万的羽绒服可不是谁都能买得起的,里三层外三层就能裹得严严实实,达到同样的效果,所以寒酸一点也没关系。

此外,很难说对于年轻人来说,早上和晚上哪个时间更瘦。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单程通勤平均时间为36分钟,其中北京平均单程通勤时间为47分钟,上海、重庆、青岛三市单程通勤时间均超过40分钟。

在极度通勤和大量加班的双重作用下,吃饭喝水、大小便都要让位于睡觉,更别说穿衣服了。

如果你强迫年轻人以某种方式着装,他们会告诉你外表是由工资决定的,这是另外一种代价。

再说了,你的衣服再脏,能跟你做的活儿一样脏吗?

无休止的加班,哄不完的客户,教科书级别的脂肪肝,还有月底才到的3300元工资。

年轻人一边忍受贫困,一边咀嚼现实的冷眼。

人生就像一口枯井,挣扎毫无意义。

现在电视剧里很少看到小人物的故事了,电视剧之外也没有小人物的故事。

工作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咨询公司奥纬咨询的调查显示,Z世代对中国经济前景最为悲观,约62%的人担心就业保障,56%的人担心幸福生活前景,远超上一代人。

谁没想过努力向上呢?然而,凡是能被称为“向上通道”的层级,都是需要入场券的。

只有当你一无所有时,你才会意识到理想主义和世俗的成功从来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齐头并进的。

能够支撑人们前行的,只有五险一金、租房合同、信用卡账单。

悬在我们头上的是优化、金融崩溃和供应削减。

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指出,农民常常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讽刺的境地:他们帮助统治集团获得权力,但统治者推行的工业化、税制和集体化却与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大相径庭。

他称马来西亚农民日常的反抗形式是“软弱的武器”:

他们并不采取任何实际的反抗行动,只是通过沉默的懒惰、假顺从等“平庸”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普通民众在现行社会制度中既感受不到公平,又承担着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压力。

他们一方面被鞭策,一方面又被消费主义精神怂恿喝酒。

一桌又一桌的年轻人被哄着喝酒,直到酩酊大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人活的不是一生,而是几个瞬间”的认同感。

当人群散去,你清醒过来时,你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了大萧条时期。

你想守住你的钱包,你想躺在原地,但专家告诉你,世界上有真爱,他的理论都是为了你好。

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心理、生理紧张,精神、时尚紊乱。

放弃仪式感、降低消费欲望,只是他们选择退出当代生活的一小步。

换句话说,这是用一种安全、保守的方式表达不满。

从根本上来说,令人厌恶的并不是服装。

他们会告诉你,世界属于你,但你无权选择、谈判,甚至退出。

设计/视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