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浏览微博的时候见过这样的信息吗?
“49.9元享200元通话券”
“200元49.9充值券是真的!”
“仅需49.9元,即可享200元话费优惠券”
…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以为充值49.9元就能领200元话费呢?请注意,上面的信息写的是“200元话费优惠券”或者“200元话费优惠券”,而不是200元话费,一字之差,可能就是“骗局”。
49.9元送200元话费优惠券?
充值之后发现收到的优惠券是满额折扣券。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称,自己点击了微博上的“话费领取地址”链接,支付了49.9元,却没有拿到预期的200元话费。还有网友告诉红星新闻,“拿到的只是一张小额话费券,要充值200元才能优惠10元”,“话费券有使用次数限制,每次只能用一张”。
记者注意到,在微博信息流中,“49.9元领200元话费优惠券”的信息混杂在用户发布的信息中,并且在应该发布时间的地方写着“热推”字样,点击“热推”字样会跳转到微博广告页面。
除了在信息流中能看到这些内容外,如果你点击某个微博用户,浏览该用户发布的前两三条消息,也会出现这样的热推信息。发布这些热推信息的账号也是固定的,包括“电话费优惠充值营业厅”、“手机费营业厅”等。
点进微博账号“手机费营业厅”,一条发布于2022年12月29日的微博,有1.9万条评论,但选中评论打开,显示的十几条评论都是“充值了”“已获取,谢谢”“太感谢了,每个月可以省不少钱了”等,部分评论有回复消息,但点进却看不到任何回复消息。另一账号“手机费优惠充值营业厅”的情况类似。
也有网友反映,除了微博信息流外,此类信息还经常出现在支付后的弹窗广告中,或使用社交媒体时突然弹出。
电话账单页面
记者点击一个名为“话费领取地址”的链接,首先显示的是“该网页未完成微博域名注册,可能存在内容风险”。点击继续访问后,网页会要求输入手机号,然后进入支付页面。页面显示实际支付金额69.9元,实际收到的话费优惠券200.00元,节省130.1元。在页面最下方需要滑动才能看到的地方写着:69.9元并不是直接充值到账,而是收到200元的话费优惠券,其中满100元立减5元优惠券20张,满200元立减10元优惠券10张,每天可使用一张。
点击上述页面右侧“规则”查看更完整列表:优惠券开具后即时生效,有效期为三个月,过期自动失效。每张优惠券可在用户充值话费时抵扣等值现金。如需退款,需登录超值优惠APP联系客服。成为会员后14天内未发起会员退款,后续将无法退款。如已以会员身份成功充值话费或在APP内购买商品,将无法退款。
付款页面
支付成功后,会弹出“您已成功购买100元话费券,请下载APP领取”的页面,页面下方还有“安卓下载”和“苹果使用”两个选项,手机还会收到“支付成功,话费券包已发送”的短信,并附有“优惠充值点此”和“投诉建议点此”两个链接。
记者通过短信中“点击此处投诉”的链接尝试办理退款,输入相关信息并提交后,屏幕弹出“退款申请已提交,请耐心等待”的提示,屏幕下方“备注”栏第二项写着“退款申请已成功受理,将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
随后,红星新闻记者拨打了“客服电话”,电话客服称“退款需要通过短信链接办理”,新发送的短信链接与之前的“请点击投诉建议”链接相同。
红星新闻记者按照网友提供的“微信举报”方式尝试退款(仅限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在微信支付中找到相关账单,点击“订单疑问”,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完成投诉。“退款发起通知”和“退款到账通知”在1分钟内完成,退款成功。
律师:
此行为涉嫌欺骗、误导消费者
出版平台应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审核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袁春晖对红星新闻表示,商家以“49.9元领200元话费券”的广告内容吸引消费者,但在付款前并未明确写明话费券的面值及用途。事实上,不仅要下载注册APP,还需要充值高额金额才能享受相关优惠。此类广告涉嫌以虚假、误导性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涉嫌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应予以相应处罚。本案中,微博平台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袁春晖认为,平台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尤其在推文含有广告链接的情况下,应加强对链接平台的内容审核和持续监控。若消费者受骗,平台有义务向消费者披露诈骗主体的相关信息,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并及时封禁相关违法广告。若平台不披露信息、不封禁违法广告,则需要对消费者承担替代性赔偿责任。平台承担责任后,有权向发布虚假广告的诈骗商家追偿。
袁春晖建议,消费者如遇到此类情况,首先要注意保存证据,录制自己的购买过程,妥善保存原始视频,留存交易记录;其次,发现自己被骗后,应及时通过支付渠道发起订单异议,要求退款,说明理由,尽量挽回损失;最后,如果商家不退款也不赔偿欺诈损失,应保留全部证据,并通过投诉向消协寻求维权。
袁春晖还表示,消费者要提高辨别网络广告真伪的能力,巨额折扣等促销内容越诱人,越要提高警惕,避免受骗造成损失。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宋新泽兰静实习生段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