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央行对包括嘉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在内的9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发布了《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决定。这也是央行公布的第四批支付许可证换发结果。该许可证换发期限为5年,至2022年6月26日结束。
但本次续展决定中,9家企业被吊销支付牌照,2家支付机构因违规缩减业务范围,支付许可监管趋严态势仍在持续。
预付卡行业是高风险领域
此次延续决定中,被撤销支付许可证的9家公司分别为乐福支付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商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安徽睿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哈尔滨金联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兰花商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诚信合支付有限公司、北京交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安银信商通电子支付有限公司、莆田银通支付有限公司。
还有两家公司业务范围被缩减,分别是随行支付有限公司,被责令停止吉林、辽宁(含大连)、浙江(含宁波)、福建、黑龙江等5个省市的银行卡收单业务;山东知名网商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预付卡发行受理业务被断,仅保留互联网支付业务。
央行并未列出不予续期的具体原因,仅在说明栏注明:“不予续期的情形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续期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5]358号)第六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许可证》续期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六条规定,任何人以伪造、变造、隐匿数据等方式故意规避监管要求,或者恶意拒绝、阻挠检查监督的,许可证不予续期。
据记者整理的信息显示,乐福支付曾多次因违规被罚款:2014年12月,乐福支付福建分公司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被央行罚款48万元。其原因为,乐福支付在特约商户实名制执行上存在漏洞,导致假冒商户入网,央行决定责令乐福支付公司对其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整改。2016年8月,乐福支付海口分公司疏于对外包业务的管理,给他人利益造成损失,公司遭受损失,被央行罚款3万元。
其他公司也不同程度存在违规行为,如2017年1月,长沙商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无正当理由终止支付服务、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等被给予“警告,罚款3万元”处罚;2017年3月,北京交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及备付金管理相关规定,被央行处以罚款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机构中,仅乐付支付拥有银行卡收单牌照,其余8家均拥有预付卡发行及受理牌照,而业务缩减的2家公司中,有1家的预付卡牌照也被砍掉,其余8家公司均未有相关业务。早前被吊销牌照的多家公司也曾拥有预付卡牌照,如广东益民、浙江易思、上海畅购等。
可以看出,预付卡牌照是“卡位”续期的高发区域,这与预付卡“先充值、后刷卡”模式息息相关,导致整个行业频频出现挪用客户资金的情况,一些小公司在现金流不足、收入来源单一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资金违规使用的情况。
支付政策持续收紧
事实上,不仅是预付卡行业,整个移动支付行业目前都陷入了混乱的境地。
数据显示,2016年,支付机构处理交易970.51亿笔,金额51.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47%和132.29%。支付清算行业已成为全球业务增长最大的行业。随着这一规模的扩大,竞争也愈演愈烈。随着竞争愈加激烈,行业一片混乱。破产、倒闭、挪用客户备用金等一系列事件让行业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牌照逐渐收紧。
为加强支付市场整顿,央行提出,将以规范引导存量机构、化解风险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为底线,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监管措施,加大专项治理和执法力度,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对于长期不开展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将依法采取取消相关业务类型、吊销《支付业务许可证》等监管措施。
结果,截至2017年6月6日,今年以来已有12家支付机构被注销,而仅5月15日至6月14日,就有8家支付机构的牌照被吊销,涉及支付企业247家。
更惨的是,去年8月,央行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问题时表示,将坚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有序发展”的原则,原则上在此期间不再批准新增机构。目前,支付许可证发放量接近于零:2015年仅发放了一张支付许可证,2016年没有发放任何新牌照。
央行叫停支付牌照发放,自2015年下半年起,支付牌照就成了一桩涨价的“空壳生意”。2015年至2016年,大华智能相继发布公告,向多家机构及个人收购持卡人支付牌照。标的公司总股权为744.05亿元,标的公司总估值为3.6亿元。依据是国美近期斥资7.2亿元收购天津冠创美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市场流传着一张支付牌照值7.2亿元的说法,市场进入存量洗牌期。
并购是唯一出路
在政策收紧、牌照有限等双重压力下,并购似乎成为行业内“无证”企业的唯一出路。
以乐付支付为例,其近日发布紧急声明,称未及时完成牌照续期程序,银行卡收单牌照续期仍未获批。目前正与人民银行密切沟通,加快办理相关手续,人民银行将在短时间内给出最终批准。在此期间,所有业务将正常运营。”
从声明中可以看出,乐福支付选择继续留在支付领域,没有延期的先例,很有可能选择通过重组合并的方式重新获得牌照。
从京东开始,平安、海尔、万达、小米等30余家企业相继通过收购获得支付牌照,2016年5月12日至5月27日的半个月内,鸿利控股、新大陆、石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收购持有支付牌照的公司(子公司)股权。
此外,央行还表示,支持具有资本实力、资源优势、技术能力、合规意识和发展前景的机构适当通过兼并重组加快发展,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也将逐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