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下的江南雨巷:邂逅浪漫爱情,传承百年工艺

2024-07-25
来源:网络整理

撑着伞走在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漫漫寂寞的雨巷,希望遇见一个如丁香般忧伤的女孩。

—雨巷

戴望舒笔下的江南小城烟雨蒙蒙,有一位绝色女子,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被雨水浸湿的青石板上,一步两步,思绪万千,柔美曼妙的身影让人流连忘返。在江南的雨巷里,油纸伞总是充满诗情画意,诉说着风花雪月、青砖古道、烟雨烟雨的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雨,让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在青瓦屋檐下相遇,油纸伞的适时出现,让他们彼此更加亲近,他们相视一笑,并肩而行。小小的油纸伞下,藏着两颗懵懂的心。一把油纸伞,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泸州是我国手工油纸伞的发源地,目前是全国唯一的手工油纸伞生产基地。如此美丽的油纸伞正面临灭绝之痛。手工油纸伞的制作需要100多道工序,繁琐漫长,因其工序繁琐,无法大批量销售。面对现代工业廉价而结实的布伞,油纸伞的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门传统工艺,只有伞厂里老一辈的师傅在艰难地坚持着。在现代社会,油纸伞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回忆。画桥垂柳、断桥相会、长亭送别,都与那份刻骨铭心的情怀有关。 但它所承载的,如同那段逝去的时光,仿佛沾染了些许苍老的色彩,却又处在一种朦胧而深沉的梦境之中。

在抖音爆红的温石山,出生在富阳道岭,这里多竹子。温石山小时候,家门口、家后到处都是竹子,竹子是做伞的主要原料。解放前,制伞是当地的主要手工艺,他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伞艺人。他为油纸伞申报非遗,花了七个晚上写好非遗申报材料。他说:“不管要写多少字,我都要写给他听。我怕不宣传普及,这门手艺被其他国家的人拿去申报非遗了。”视频中,竹子伞骨末端贴着一层又薄又窄的纸。 温石山握着毛笔熟练地涂油、按压伞面、沿伞骨涂柿漆、最后,一层层刷上桐油……只见半成品伞骨在这双粗糙的手中,经过各种工序后,便成了一把传统的富阳油纸伞。在他的首支视频中,温石山展示了制伞的几个步骤。担心陌生的内容无法吸引网友的关注,温石山认真地说:“请大家多留几秒,我不求点赞,但如果大家喜欢工艺,请评论支持我。”温石山有着传统手艺人的耐心和坚持,他认为,如果一条视频至少能让100个人看到,让100个人知道手艺人的手艺,那也不算白费力气。抖音没有让他失望,近距离接触这些仿佛消失在记忆里的传统工艺,让年轻用户感受到新鲜,爱上油纸伞。 文大叔说:“好的油纸伞一定要用6年以上的冬竹,伞架要采用夹层工艺,伞面要刷桐油防雨。桐油是纯天然植物油,对身体无害。”文大叔的账号有800多万粉丝,1000多万点赞。

江南雨巷什么意思_江南雨巷抖音_歌曲江南雨巷

希望不久的将来,没有人会问“油纸伞能遮雨吗”,没有人会对街上打着油纸伞的人侧目。油纸伞是一段无法磨灭的传统历史;油纸伞,如果保存得当,可以用一辈子;一把好的油纸伞,不只是拍照的工具,更是遮风避雨的遮风避雨之用;油纸伞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制伞人的爱心、匠心和坚持。

江南水乡,

旗袍女郎,

一把油纸伞,

人性的爱。

文字来源/楼秉懿

今日编辑/王赛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