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虽今非昔比,但打造完美博客对微信社交仍具重要意义

2024-07-25
来源:网络整理

博客作为社交媒体,现在已经没有十年前那么流行了,甚至连微博也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流行了!

如今,微信就是世界!你可以承认,也可以不承认!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似乎应该聊聊微信社交,或者说如何打造一个完美的微信公众号,为什么要聊聊打造一个完美博客的九个步骤呢?

首先,尽管社交媒体在不断变化,但其核心要素保持不变。

因此,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打造一个完美的博客,如何进行线上内容营销和线上互动,打造一个完美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句空话。另外,在我看来,博客文章和公众号推文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二,我更新博客已经18年了,写了2000多篇博文。但是我发现我过去的做法基本上都是草率的: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实际收获却非常有限。你怎么看?我是否应该反思一下?!

第三,我正在读《如何喜欢:如何培养你的个性和个性》,由杰里米·戈德曼( )和阿里·扎戈特(Ali )合著,中国友谊出版社于2018年1月出版。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创建完美博客的九个步骤。读起来很有收获。我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并附上一些评论!

1. 选择简洁时尚的标题

这一点其实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懂。毕竟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注意力时代”,更多人愿意在标题里罗列作者的谬论,而更少人愿意先看完整篇文章再发表评论。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标题党”不应被鼓励,但使用好的标题,尤其是精挑细选的简洁、时尚的标题,应是起码的数字素养。

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是如此。

2. 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简洁时尚的标题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开头几句引人入胜的文字或许能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作者介绍了欢战网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讲故事是介绍新帖子的最佳方式,并建议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写博客文章,不妨先从个人故事开始。

3. 包含照片和其他视觉资料

40%的读者对视觉信息的反应比纯文本内容更强烈。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视觉元素所吸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优美的文字和想法很重要,但漂亮的照片和视觉元素可以锦上添花。

4.限制每行的字数

从信息处理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必然会消耗人的脑力资源,而人的注意力和脑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当每行字数不断增加时,人的阅读脑力负荷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不影响表达的情况下限制每行字数应该是个好方法。

作者建议在重要段落旁边添加图片,并在每个段落开头放大字体。最终,精心排版非常重要。

微信公众号美因_公众微信美号是什么_美篇和微信公众号

5. 添加字幕以提高可读性

阅读生活由于阅读工具、阅读资源的变化,人们的阅读文化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而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难怪有人说,阅读似乎越来越肤浅了。

在每个博客中间添加醒目的副标题似乎可以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力,并帮助读者在浏览过程中直接跳转到他们认为最有吸引力的部分。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跟上当今人们阅读习惯的演变,一个重要的错误就是把核心文字突出来,让那些想要“快速阅读”的读者直接读到“突出”的部分,大致掌握作者的思想。这样不是更利于人们的阅读吗?

6. 长度保持在 1200 字左右

据作者介绍,Blog Pros 8网站在分析了100个顶级博客的文章后发现,长篇文章的表现优于短篇文章,理想的文章长度是每篇文章1,149个字。

我还没有读过这篇分析,但我对此很好奇,希望有机会能找到它。

简洁清晰是我们的目标,内容深度也是我们的追求,看来这个问题还是要好好权衡一下的!你觉得呢?

7. 以行动号召结束

在我更新博客的这十年经历中,我基本完全是自给自足的。一开始写博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我称其为我的“私土”。后来身边的朋友、同事、博士硕士生、一线老师都喜欢看,于是就成了一件愉悦自己、愉悦他人的行为。

我是写博客几年之后才意识到与读者互动的好处,直到最近几年,我才开始鼓励读者在博客末尾分享、互动、交换相关文字,与读者交流,也真切感受到这样做的美妙。

8. 编辑、编辑、再编辑

在我写博客的十几年里,我可以说是“错别字之王”。经常看我博客的老朋友经常纠正我,说博客里写了这个词,那明显就是错别字。只要我得到信息,我就会尽可能地修改。

网络写作和数字阅读,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说是快餐文化,因此写完之后,大多数人可能甚至都不会再看一遍就发表出来了。

看来这些年自己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去重读、重编辑,以后一定要认真改正啊!

9.保持简单

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素质。口头表达很重要,但书面表达的力度也很重要。

简洁是言语中最宝贵的东西。显然,作者主张简洁明了的写作风格。我们应该抵制的是冗长、乏味和无聊的文字。

毕竟作者的时间很宝贵,读者的时间也极其宝贵!

话虽如此,这篇文章“创建完美博客的九个步骤”是否对您有所启发呢?

您还想分享哪些其他技巧和窍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