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MVP 版本产品看创业与大厂小团队的异同

2024-07-26
来源:网络整理

这是第803篇原创文章。

每日更新,这是一篇由担任产品经理的年轻创业者发表的文章。

实现一个极简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喜欢说的 MVP 版产品。在实现这个极简产品的过程中,前期的投入和预算总是非常谨慎的。所以一开始要么是一个创业团队,要么是一个大公司旗下的小项目团队。

市面上的小团队无法和大公司的项目团队相比,在产品经理数量、开发、运营、测试人员资源,以及岗位层级等方面都不如大公司。

在大公司里,有一些小项目,团队成员以“兼职”的方式加入。例如,他们原本在业务线 A,但临时去支持某个项目。

和创业一样,小团队在大公司也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但风险要小得多。比如项目达不到预期指标,就会被当场下架解散,但对于小创业团队来说,损失成本是最低的。

当然,如果成功了,获得的利润也不会比创业团队的利润好。

因为这种风险的存在,小团队里每个人都有专门的工作,基本上要身兼数职,比如一个产品经理,需要能搞定商务和市场,又能做产品功能需求调研,还要充当测试的角色,帮助产品上线。

小团队在技术架构的选择和研发流程上与成熟产品有很大不同,比如在架构设计上,是选择快速的单体应用,还是微服务,还是高成本的分布式服务?

小团队宁愿选择单一的应用来实现业务,后期再进行重构,也不愿意前期做复杂的架构设计和投入。

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市面上流传着无数的需求文档规范,但在工作中是否一定要遵循一定的模板呢?

其实并不是的,同样,需求文档也不是越复杂越好。

例如,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标准需求文档可能如下所示:

登录和注册要求文档

上面的模板里包含了页面的测试用例、交互、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字段规范等,但实际上这种 PRD 文档的制作时间非常长,如果每个需求都是这样的话,产品经理可能就得加班了。

但至少有这样一个

简单需求描述

对于小团队来说,速度和快速验证是第一要务,产品经理的需求文档在这种小团队中可以更加简化,以上两份文档极其笨拙,涉及范围和编写成本较高。

对于软件互联网产品来说,一个小团队往往由一个产品经理、一个前端开发人员、一个后端开发人员、一个UI设计师组成,如果再精简一点,可以是一个产品经理、一个后端开发人员、一个前端开发人员。

虽然团队很小,但什么都不能少。我们可以列出每个人将要参与的工作职能。

需求文档编写_小程序开发怎样建立需求文档_开发需求文档由谁来写

会员分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当团队每个成员都处于多线程工作状态时,产品经理显然应该选择最简单的方式来编写需求文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需求输出的时间,还可以达到快速研发的目的。

这种方式有一个前提条件:需要至少有 3 年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才能胜任

原因很简单:需求文档越简单,你越需要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部分,而不是花时间在其他无用的需求上。

简单需求文档写作模板

我建议小团队(少于 10 人的研发团队)使用简单的方法来编写需求文档。注意,下面的模板不是从文档的结构开始的,而是列出了文档的必要部分。

1. 先决条件

说明当前的操作是需要依赖前提条件的,比如下面这个活动报名H5页面,需要注册用户的账号,经过微信授权登录-手机号绑定-信息填写之后,用户才可以选择支付。

前置条件非常重要,例如能否提供访客身份、用户系统层级等,都是最常见的前置条件描述。

2. 字段类型长度

字段类型长度其实是需求文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因为每个页面都有字段,人数、时间、价格、商品名称、文章标题等都需要一个标准的定义。

3. 计算规则

计算规则不是业务逻辑,比如下图的阿拉丁小程序列表,涉及到应用列表的排序,背后都是对应的算法规则。

小程序排行

小程序排名计算规则

当然,越到后期的计算规则,越是期待系统能够完成,人工参与的程度就越低,因此后续也会有相应的AI算法和数据修正,不过产品经理一定要在前期讲清楚。

4. 文案说明

文案不等于内容运营,而是指对应产品的按钮、页面等样式的文案。尤其对于微信生态下的产品,这类文案与转化率、访问量、传播数据有直接关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