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培训效果?走故事形式或可调动培训对象兴趣

2024-07-26
来源:网络整理

全文共4438字,阅读需要9分钟。以下是今天的问题和答案:

本着“问答来自好朋友”的原则,我们诚挚地向大家征集问题,您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提问。

具体要求如下:

1. 问题要真实;

2.内容要具体,对于产出、效率等可量化的问题,请提供相关数据;

3.背景要全面。

标杆精益·益友协会粤西分会

刘昆:

简单的训练可能会很无聊,所以你还应该考虑训练的方法和方式。

阿志:

总体来说,现在员工的培训机会比较多,很多员工每年都会接受多次培训,召开多次员工会议。

我早已厌倦了会议和培训的环境,因此,在参加会议和培训的时候,我尽量多讲故事,哪怕是编造新的故事。

也会激发学员的兴趣和氛围,枯燥的培训内容是很累的。

现在人们的学习动力不如前几代人那么大,很多想法都来自于日常的在线文章和视频。

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那种一起学习的心态了,总觉得自己都懂了,不想再学了,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培训形式,来激发学员的兴趣。

禁止他们带手机可能会让他们抵制训练,毕竟现在的人都离不开手机,没有手机就不舒服。

如果在培训中增加一些手机互动,也能增加学员对培训的兴趣。

另外,培训不应该是死记硬背,而应该给学员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培训作为一种交流会议,会比教学更有乐趣和接受度。

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果我表达的不好,还请朋友们指点。

标杆精益之友协会苏州分会

张文才:

在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的教室里,中间第一排桌椅空空如也,但却设置了专门为学生手机定制的“座位”,进入教室后,学生们按照姓名将手机放入口袋中。

据学校介绍,为解决“上课手机潜伏”现象,防止学生上课总玩手机,影响听课,学校实行了“手机存放、人机分离”方案。

学院为每个班级配备一个手机收纳袋,袋子上标注学生姓名、学号,上课前学生将手机关机或静音后放入袋中,下课后带走。

图为学生们抬头认真听课。(中新社记者 翟宇佳 摄)

图为手机与大学生一起“上课”。

进入教室后,学生会自觉关闭手机,并就座。

苏光强:

标杆精益·益友协会南京分会

季嘉平:

与我作对的人,一定伴随着一些更优秀的“大象”,与其想着如何应对,不如先反省自己。我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 会议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参加?与会者需要从会议中获得什么?(会议针对性)

2. 会后是否有跟进会议成果?有无相关评估?(会议成效)

3. 会议的“主体与客体”区分是否明确?会议是否有“会议纪律”?会议纪律是否得到执行?(会议约束力)

4.会面内容是否符合对象的主观意识?(隐藏属性人性)

这只是个人评论。

曾薇薇:

我们现在培训期间手机统一收起,培训结束后归还,另外在培训前对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在培训过程中增加互动,提升培训效果。

标杆精益之友协会广州分会

赵先航:

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老师的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是管理或个人问题。当然,老师可以提前要求大家把手机关机或静音。

从图片上看,前中后三排的人需求程度不一样,坐同一个车厢确实有点不合适。

潘登:

与其解决员工参加培训不积极的问题,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问一问培训课程是否符合成人培训的特点。

(成年人必须先想学才会学,喜欢边做边学,喜欢边解决问题边学……),

课程的听众是否都是必要的目标群体,讲师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在培训过程中掌控局面(肢体语言、眼神交流、提问和互动等)。

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再辅以培训前手机统一摆放、培训中小组讨论评估、培训后考试分数要求及格等硬性制度要求,做好了这些,相信培训是能够基本成功的。

我担心培训人员本身只是敷衍了事,只是为了拍照和做报告而做他们的工作。

我们HR以前安排的课,都是跟工作、岗位不相关的人一起上的,一般不建议一起上,后来老板觉得既然上课了,就一起学吧。

赵宏:

对于手机培训的问题,我觉得“学生”比“老师”更有责任……虽然“老师”要讲得生动活泼、内容要恰当等理由听起来很冠冕堂皇……

标杆精益之友协会华南活动中心

谢文通:

好几个群都在说培训师有问题,就像范登说的执行力伪概念一样,培训的内容、方法、手段能否激起学员的全情投入,才是培训效果的关键:

1、内容的适用性要适合当前企业的痛点,并提供实践指导,让学生受到启发和启发,最终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2、知识点的深度。研究表明,人们对广度增加15%左右的知识最容易接受。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现在所知道的内容上再增加15%的内容,你就能接受和理解它。如果太深奥,你就会如鱼得水,听不进“雷”。

即使你和一个小学生谈论大学微积分,他或她也会无法理解,因为知识跨度太大了。

3、把握节奏。训练过程中,人的精神注意力有波动,不可能时刻集中,因此内容讲解、互动、游戏、模拟练习的时间尺度应控制在10~15分钟,不断切换方式,理解和感悟最深;

简单来说,课程设计类似于需要编辑和导演的电影剧本。

(解释一下范登的伪执行力概念:执行力就是领导力,当上级说下属执行力不好的时候,其实是领导的领导力不好。)

于文荣:

我们公司每个会议室或者培训室都有停机坪(停放手机的地方,上面写着与会人员的姓名,一眼就能知道谁没有交手机)。

不管是开会还是培训,手机是必须放在这里的,很多人一开始可能不习惯,或者觉得声音不一样,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我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公司的做法,同时作为员工,我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一开始我也觉得老板太严格了。

我以为很多客户会让我去收手机,但仔细一想,再忙也只需要两三个小时,我们的领导比我们还忙,可以把手机交上去。

后来我也同意了这个做法,既然是花自己的时间来学习,总得学点自己的知识吧。

不然,你就浪费了好几个小时坐在那里。同时,你又必须尊重台上的老师,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听讲。

标杆精益·益友会顾问分会

王家耀:

应该考虑如何改变培训形式。

赵伟丽:

第一:通过破冰问题,将所有学员的注意力引导到培训台上。

第二: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以提升学员的注意力。

第三:在训练过程中增加课堂实践活动和小组比赛

第四:模拟选兵上场演练

第五:可以增加一些娱乐活动

齐家荣:

赵老师您好!现在不当使用手机已经成为管理的一个浪费。

一家250名员工的公司建立了80多个微信群,质量经理就加入了43个群。

不断的邮件发送影响了正常工作,一些主管的时间也被劫持和分割。

今天我跟他们公司6个经理聊天,微信总是干扰聊天,昨天培训的时候总经理还在回复微信,我建议他们管理部门制定一个微信群管理办法。

标杆精益·益友协会内蒙古分会

陆泽:

我公司重要会议、培训均禁止携带手机,可做参考,培训期间,无故进出、迟到每次罚款200元。

标杆精益之友协会吉林分会

王志新:

这可能是课程设计的问题,应提高导师培训水平,并根据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标杆精益·益友协会台州分会

丁海生:

对于我感兴趣的事情,我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至于我不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出席就已经是我莫大的荣幸了,不听也没什么损失。

恭喜赵展:

在丰田标杆精益课堂上,没有打瞌睡、玩手机的同学,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抖擞。

基准精益之友协会杭州分会

魏晋:

您完成培训并且参加考试了吗?

张跃勇:

考试结束后有奖励或惩罚吗?

标杆精益·益游协会胶东分会(青岛)

石思源:

培训前,我们强调培训纪律。培训结束后,对违反纪律的人员,当场点名批评,并将通知张贴在公司公告栏上。这些行动完成后,会议就结束了。

陆成:

培训过程中对学员进行提问,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结果向社会公布,不合格者需补考。

标杆精益之友协会佛山分会

王雷:

这表明培训不是他关心的事情,或者会后不检查培训成果,受训人员没有参与意识。

标杆精益之友协会镇江分会

李俊:

训练室外面有直升机停机坪,必须先交出停机坪才能进入训练室!

标杆精益·益友协会中江珠分会

向敏:

他们要么对你的训练内容不感兴趣,要么对你的训练方式不感兴趣,完全没有互动,你说,他听,有时候我也想认真听,但忍不住眼皮一直打架,半句话算什么?

王玉珍:

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历,2017年我曾在《企业如何进行培训》课堂上提出,实际的培训也需要注重“人、机、料、法、环”的理念。

除了训练师之外,还有学员,都属于人类类别;

培训课件、内容、方法、途径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培训环境等,首先要明确培训需求,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才能进行合理的培训设置。

应明确培训目的,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培训结果的沟通、反馈和监督以及培训后的考核机制。

培训要出结果,就如同管理体系审核要从C环节开始一样,用CPAD的思维去审视培训的过程,你会发现,培训也是一个PDCA的过程。

我们没必要讲得太高大上,不同层次的培训针对的是不同的人,只要是有效的、可行的、可转换的、有启发性的,都可以算是有效的培训。

而这些训练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沉淀、努力、思考等实践而获得的。

标杆精益·益友协会湖南分会

邓敏:

我会先停下来并发出信号,等大家都意识到问题后再继续。

赵亚斌:

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考试,考试成绩纳入绩效管理。

标杆精益之友协会重庆分会

刘明俊:

讲师水平有待提高,培训纪律有待加强。多互动,多指导,小组竞赛,通过情感激励,让全体员工自觉参与培训活动。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员工,他会进行讲课。

詹姆斯:

标杆精益之友协会深圳分会

李想:

1. 药不能治好不治之症,佛却能救度有缘人。

2.讲师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

段卫星:

简单实用的技巧:

1、培训过程中讲解规则,培训期间将有多次扫码答题活动,并根据学员的成绩进行考核。

2、在微信小程序里找到问卷星来做题;

3.将填写完毕的问卷二维码插入到PPT演示文稿中。

4、培训过程中,要求学员扫描并回答问题。

5.培训考核。

6.对达不到要求标准的,进行处罚。

7.上课时扫描二维码可以向培训老师反馈。

8、同步反馈,良好互动,互相评价。

标杆精益之友协会湖北分会

高金华:

低水平干预与高水平干预的应用;低水平干预:提出问题让他们收敛(指向旁边的伙伴)、走到这个学生的身边引起他们的注意、提醒全体学生注意课堂纪律等;

高层干预:直接要求这些学生回答问题,走到学生身边提醒他们把手机收起来,或者如果他们需要打电话,就到外面去打电话,以免打扰其他学生等。

当然,根据成人学习理论ARCS(注意力、相关性、信心、满意度),讲师的授课技巧非常重要,你必须学会​​让所有学生都集中注意力。

你的演讲主题应该与学生相关,让他们有信心,让他们满意!不要责怪学生不遵守课堂规则。他们可能对听你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我们需要提高自己!

中原红孩儿:

如何让培训内容引人入胜,获得听众的投入和认可,是培训讲师需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如果只是对着心不在焉、玩手机的学员提问,

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图中这些穿着蓝色工作服,可能文化基础不高,年龄也较大的一线员工来说,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实践验证一下!

李宝章:

分组,制定课堂竞争规则(排名、小奖励),确定训练需求,对症下药。

建议讲师参加TTT培训(或学习相关内容),培训师培训,楼健撰写,推荐。

至少掌握课程内容和场景的现场把控。

标杆精益·益友协会胶东分会

薛永全:

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看到有人玩手机,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找出员工玩手机的原因:

是员工对培训不感兴趣,还是培训内容不适用,还是员工确实有事要处理,又或者是讲师的讲解方式枯燥无味……

有一些技巧可以用来防止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分心,例如对员工进行现场培训分心分组、培训前制定纪律规则例如手机集中存放/手机响起发红包、在适当的时候与分心的员工互动、要求员工分享等。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基准精益之友协会上海分会

谢伟刚:

看哪些人该淘汰,这是恰到好处的。培训一定要有考核,否则就等于零。我们公司的培训体系包括考核和认证。企业里的培训大部分只是走个形式,管理者的态度也决定了培训是否能起到效果。

梁建:

大人不需要教导,需要影响!谁拥有士兵,谁就应该负责;谁拥有孩子,谁就应该抚养孩子。

|回顾之前的问答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