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的会计分录处理[会计实务经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份支付的会计分录处理[会计实务经验].doc(2页珍藏版)》请登录资信网搜索。
1、从业20年老会计的经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打赏支持我,谢谢! 股份支付的会计分录处理 【会计实务经验】 【导言】 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必须建立在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基础之上。 (a) 除授予日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是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公司在授予日均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b) 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应当将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和费用,计入成本和费用的金额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并按相同金额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 对于具有市场条件的股份支付,只要职工满足所有其他非市场条件,公司就应当确认取得的服务。 如果业绩条件是非市场条件,例如
2.后续信息表明需要调整可行权估计的,应当对以前的估计进行复核。对于涉及职工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将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对于涉及职工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以确定成本及应付的职工薪酬。上市公司对每期期权的单位公允价值分别计算。对于授予时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授予时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最新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进行调整。
3、作出最佳估计,对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进行修正,并以此作为确认每期应分配费用的基础。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行权工具数量相一致。如果在等待期内取消了授予的权益工具,企业应当将取消授予的权益工具视为加速行权,立即将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如果职工或其他方可以选择满足不可行权条件,但在等待期内未能满足的,企业应当将其作为取消授予的权益工具处理。 以上述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和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为基础,计算当期应确认的成本和费用金额,减去以前期间已确认的累计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和费用金额。(三)可行权日后 1.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
4.以后不再调整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合计。企业应当根据行权日的行权情况确定股本及股本溢价,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行权日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四)回购股份激励员工企业以回购股份的方式奖励员工的,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回购股份时,应当将回购股份的支出总额作为库存股,登记备查。 对于以职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关于股份支付的规定,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职工行使选择权购买企业股份时,企业应当冲销等待期内交付给职工的库存股成本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累计金额,同时根据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