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新政出台,看病就医将发生这些变化

2024-07-27
来源:网络整理

为了防止人们

“看病贵”与“看病难”

医保支付即将迎来重要改革

具体要改什么?怎么改?

这些内容被写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未来医疗将发生这些变化

♞ 基本医疗服务可实行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

♞ 推行按人头付费的门诊医疗,从慢性病入手,明确治疗方案标准和评价指标;

♞ 对于精神病、临终关怀、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每日费用相对稳定的疾病,可以按床日支付。

当然

改革远不止这些

医保支付改革新政出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下一步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出部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富

最近参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户网站的在线面试

政策解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让我来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

陈金富

问:请您介绍一下该文件出台的背景?

医保支付是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指导意见》,这是未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一份纲领性指导文件。

其指导思想包括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的内生动力,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支持分级诊疗模式建立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维护广大参保者基本医疗权益和医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等。

读完背景知识后

我们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让我们关注

拿去吧,不用了,谢谢

五大改革力度很大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让我们逐一看看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实行多元化复合支付方式

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特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

✔ 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疾病类型、按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长期疾病、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

✔ 对基层医疗服务可实行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病管理相结合;

✔ 对于复杂病例及不适宜套餐付费的门诊费用,可以按次付费;

✔ 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

强调实行按病种付费

对治疗方案和入出院标准比较明确、治疗技术比较成熟的疾病,原则上实行按病种付费,并将日间手术和符合条件的中西医疾病门诊治疗逐步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建立谈判协商机制,合理确定中西医病种支付标准。

启动按诊断相关组(DRG)付费试点

改进按人次、按床位日等付费方式

✔ 推行按人头付费的门诊医疗,从慢性病入手,明确治疗方案标准和评价指标。

✔ 对于精神病、临终关怀、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且日均费用相对稳定的疾病,可以按床日支付。

加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

完善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全面推行医保智能化监管,将医保监管从医疗机构延伸到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监管重点由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重控制。

有条件的地方医保经办机构可以按照协议约定垫付部分医保基金给医疗机构,支持医疗机构运行。

各地区须于9月30日前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指导意见》还提出相关支持政策

例如

⇪协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有关改革,建立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医疗费用总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医保基金保障能力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有效控制费用过快增长。

支付方式_支付方式怎么设置_支付方式怎么写

⇪推动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查及检测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

建立医疗机构效率、费用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公开费用、患者负担水平等指标,接受社会监督,为参保人员选择就医提供参考。

完善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

如何确保《指导意见》落到实处

按要求

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于9月30日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出台具体改革实施方案,加强监管

确保本地实施

鉴于按病种分组付费是各类付费方式中门槛最高、技术最复杂的付费方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会同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按病种分组付费试点工作组,2017年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病种分组付费试点,并加强技术指导。

以下是故事

重点已经说了。

现在游戏规则已经改变

那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目标

➽2017年起,医保基金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多元支付方式,国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试点。

➽到2020年,在全国普遍实行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化、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支付比例明显降低。

别忘了我是这个社会上最有爱心的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重点问题

焦点 1

问:如何进一步支持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医联体建设等医改重点任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一是推行门诊统筹按人头支付主要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资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患者转诊至医院时,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

✪二是制定总量控制指标时,要向基层医疗机构、儿童医疗机构等适当倾斜,促进其发展。

✪三是结合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引导参保人员先到基层医疗单位接受基层治疗,对符合条件的转诊住院患者持续计算免赔额;

探索实行垂直合作医保统筹支付等分工合作模式,合理引导双向转诊。

将符合条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医保控费中的把关作用。

你问我老百姓看病怎么付钱

影响有多大?

以下问题也值得关注

问:如何防止一些医疗机构逃避作为患者应尽的责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支付方式改革伴随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推进,随着地方医保部门不断完善政策,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协商,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逐渐接受并认可总量控制下的支付方式改革。

针对支付方式改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总量控制、支付标准等支付方式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协商机制,推动医疗机构集体协商,达成共识。

❖ 二是完善与总量控制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工作量合理增加的医疗机构,可根据考核结果按照协议给予补偿,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行。

❖ 三是加强医保服务监管。全面推进医保智能化监控,实现医保费用结算全口径全流程审核。积极探索将医保监管延伸至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有效方式,探索将监管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推动医疗机构加强医务人员管理。

焦点 2

看看这些重点

您对医疗保健的未来有什么期待吗?

各类医保缴费方式都在这里

记得要保管好哦!

如果

我感觉好极了

一起来看看吧~

↓请继续关注和推荐“人社君”↓

我会持续给大家带来最新资讯!

因为我最体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