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小程序前端开发
1). 开发环境
现在,打开你的小程序开发工具,使用 创建一个新项目。(这里没有多余的,所以我先使用测试环境)
2). 建立模板
可以先勾选“创建普通的快速入门模板”,生成官方的测试demo,如下图:
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录结构,app.js、app.json、app.wxss分别对应全局方法、全局配置参数、全局样式,在具体包中,.js、.wxml、.wxss对应相应的元素。
3).一个简单的页面就生成了,我们来看看效果吧。
很简单,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大事件”里面的内容都是硬编码的,这时候就需要后端来提供数据了。
03
服务器部分
1).安装5大项:安装环境 apt-get -dev
安装 pip
安装 pip
使用 apt-get 安装
安装 pip
2). 配置
首先,在你的 /var/www/ 目录中创建一个测试目录,例如 /var/www#test
然后使用以下命令将此目录的权限更改为 777 /var/www/test
规则如下,因为是测试用例,为了方便,直接用777。
3).
目录结构如下:
所有配置文件都在/etc/中,每个虚拟主机都已安排在/etc//目录中
启动程序文件在/usr/sbin/
日志文件放在/var/log/中,分别是.log和.log
在 /etc/init.d/ 下创建启动脚本
默认虚拟主机目录设置在/usr///www
启动服务:/etc/init.d/,重启服务:/etc/init.d/
现在我们需要进入配置,修改配置文件。vim /etc//site-/
4)服务器普遍兼容各种Web框架,需要的实现非常简单,资源消耗轻量,速度也相当快。
此时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测试运行项目放入“准备”步骤中创建的测试目录中,我选择的FTP工具是:xftp。
我传入了一个简单的测试文件 wsgi.py,并使用命令 /var/www/# vim wsgi.py 来预览它。
此时在测试目录下输入命令-w 4 -b 127.0.0.1:8000 wsgi:app即可运行。
此时访问服务器即可看到“ ”可以正常显示。
04
小程序后端开发
我们用的后端是一个框架,加+就可以快速搭建。首先需要一些基础知识。相信大家在学习了这么久,这个完全不是问题。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用吧。
1). 获取对象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demo,执行流程是:从模块中获取对象app,通过路由执行方法,返回内容,此时浏览器访问(默认端口5000):127.0.0.1:5000/,就可以看到国际化的常规界面了。

2)路由
唯一 URL
这条规则看上去有点混乱,其实是不可理解的。优点是:
如果用户忘记了尾随斜杠,这将允许关联的 URL 接管并像任何其他服务器一样工作。
这可确保 URL 是唯一的,有助于防止搜索引擎对同一页面进行两次索引。如果您真的记不住,最好的办法就是忘掉它:使用相同的 URL,但不要在末尾加上“/”。
3). 模板渲染
很多时候,当用户访问一个 URL 时,我们需要返回一个接口给用户,当然我们不会自己去渲染 HTML,因此配备了一个模板引擎。
看完下面的代码示例,相信你就会明白。
我们创建一个“”文件夹来存储模板。模板将在该文件夹中搜索。因此,如果你的应用程序是一个模块,那么这个文件夹应该与模块处于同一级别;如果它是一个包,那么这个文件夹就是包的子目录:
#案例1模块:
/.py
/
/.html
#案例2 包装:
/
/.py
/
/.html
4).GET 和 POST
请求方法不止两种,不过最常用的就是这两种,如果对这两种不熟悉可以先查看HTTP方法的资料,这里我们只在 中演示它们的用法。
5).请求对象
我先模拟一个简单的登录操作,首先是控制器:
可以看到执行流程:
获取请求
确定请求类型
获取登录数据
() 方法验证登录
如果登录成功,则执行()方法
若登录失败,添加失败信息并返回失败模板
以下是上面使用的两种方法:
6). 数据渲染
那么,我们在小程序端该如何获取并展示数据呢?我们先简单读一下小程序官方文档。
请注意,小程序以纯异步方式发送请求。我们来模仿一下:
我们把获取的数据保存在变量“”中。我们再读一遍文档,看看小程序是如何进行数据绑定的。
然后我们把之前硬编码的文字替换成“{{}}”,然后刷新页面,就可以看到数据已经显示出来了。
看一下效果:
好了,按照以上这些步骤,一个完整的流程就算完成了,虽然实现了一个小功能,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接下来我们再来详细了解如何改造和丰富我们的项目。
例如,稍加努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