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化、平台化的知识分享与获取成为多元化时代教育的新趋势,短视频也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工具。
2021年12月29日,短视频社交平台抖音正式上线“学习”频道,用户点击APP首页左侧“同城”按钮即可切换进入“学习”频道观看人文社科、美食、财经、科普、英语等常识类内容。作为“算法推荐内容”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一直以来都是通过抓取用户视频浏览数据来智能推荐内容给用户,并没有“频道”的概念。此次单独设置知识内容类别的举动,不仅是为了与其他平台竞争,也是为了迎合用户日益增长的碎片化学习需求。
在抖音正式上线“学习”频道之前,已有不少用户在抖音上创作并观看了知识内容。据抖音2021年10月发布的《2021抖音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抖音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同比增长74%,占平台总播放量的20%,泛知识内容直播达100万场。各高校在抖音开通直播,累计观看人数7392万,其中北京大学共开通199场,相当于每隔一天就有一节北大直播课。除了提供多样化课程内容的高校账号外,越来越多的名师、学者也开始尝试在短视频平台普及知识。
短视频平台的学习新风尚也让知识真正突破壁垒,走出象牙塔,为知识更广泛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如今,“虽然考不上复旦,但不妨碍我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我在哔哩哔哩上读北大”这样的评论,在短视频平台上时常出现。
如今,快速发展的短视频平台在知识传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传统的泛娱乐发展日趋式微,知识内容生产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这里,本文就如何通过不同的知识博主来创作科普短视频进行分析?
5分钟视频时长+抖智计划2.0,抖音为知识类短视频提供流量支持
为了打造一批头部知识账号,抖音于2019年3月21日上线“抖智计划”,该计划旨在对知识账号进行加权,在推送过程中,系统会将其优先作为优质视频推送,经过加权推送后,知识短视频会被更多抖音用户看到,流量和曝光量也会随之提升。
2019年4月,抖音平台开启5分钟视频试点,但试点范围仅针对平台内的知识创作者账号,即抖音只给予知识短视频5分钟的“特权”。此次,为了扶持知识创作者,抖音平台开放了只有粉丝数30万以上的博主才能享有的视频权限,力争打造一批优秀的知识创作者抖音账号。抖音表示,5分钟视频可以让抖音平台的知识创作者创作出完整丰富的知识内容,能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
2019年9月9日,中国科普研究院联合抖音平台制定“抖音计划2.0”,为平台知识短视频提供优惠政策,推出知识短视频视频分类采集功能,为短视频内容创新创作提供视频制作工具,为知识短视频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此外,抖音平台将对知识短视频账号打上“头部创作账号”的标签,以区别于其他账号,对此类短视频账号进行标记和加权,在平台引导此类账号,拓宽其传播广度。
人物统一、话题紧跟热点、多种视听语言结合
账号本身明确的定位、作为传播主体的个人或组织鲜明的形象影响着账号的辨识度和受众的观看意愿。
“不练题”是吴奶奶抖音账号的名称,她的视频内容旨在让不练题也能学好物理,带你不练题探索物理的神奇奥秘,享受科学思考的乐趣。楞次定律、宇宙速度、永动机等物理知识在吴奶奶的视频中变得生动、简洁、易懂,满足了观众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新燃起了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在吴奶奶截至2022年2月28日发表的190篇作品中,她始终留着灰白短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穿一件多功能背心。那么吴奶奶的发型、眼镜、背心为何一直没变呢?其实就是为了保持吴奶奶的“个性”,保持前后传播主体人物形象的一致性,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从内容上看,“不刷题”账号的视频话题灵感来源于多种来源,主要包括热点话题事件和网友提问。例如《硬核!用电磁炉炸电线回答问题》《海螺听海的浪漫~用拖鞋打我也听不懂!》等均取自网友提问,而《突破宇宙速度?奶奶费了好大劲才成功突破0.0001~》《8月13日是国际左撇子日!》等均取自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以及网友提问的关注度较高,将其结合起来更能吸引观众对自己视频的关注。
在内容风格上,吴奶奶的视频巧妙运用影视视听语言来呈现内容。一是视频的背景音乐,二是丰富的音效、表情包和动画,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戏剧效果。比如“这个叫什么?据说拉一下就暴露年龄了~”“我们来升级龙门吧~祖国天天向前!大家国庆快乐!”都充分利用了音效和表情包来呈现视频内容,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氛围,让观众在笑声中学习物理知识。
主题内容实用性强,学会“陌生化”,利用网络资料增加兴趣
2020年伊始,《》在微博、微信、哔哩哔哩等多个平台积累粉丝,抖音账号直接涨粉320万。截至目前,抖音账号粉丝数达624.6万,累计点赞4588.7万,位列抖音头部创作者账号。
通过对“抖音”短视频的调查发现,该账号的用户对一些与人类生命健康、卫生、医疗保健等相关的、能为用户提供生活指导的实用视频比较感兴趣,这些视频的点赞、评论和转发量也相对较高,例如《11天不睡觉》、《感觉不到疼痛的人?》、《飞行骗局》、《吸尘器发展简史》等。
在视频主题中,疑问词比比皆是,比如“为什么”、“什么”、“怎么样”、“如何”、“哪个”等。这些疑问词将视频主题“陌生化”,以便在短时间内抓住平台用户的眼球。将习以为常的事物陌生化是平台的一大特色,通常以疑问式主题作为视频文案呈现,比如视频主题“心灵鸡汤能喝吗”、“梦游能醒吗”、“长颈鹿活下去有多难”、“为什么要把钱扔进水里?”等。
可以看出,该账号的视频内容由于知识属性较强,与抖音平台上的泛娱乐视频有着明显区别。但也不乏生动有趣的内容。据笔者观察,该抖音账号的视频内容本身就带有不少趣味元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知识类视频本身的严肃性。比如“以前拍照时人为什么不笑?”“你在做白日梦什么?”“住在铁隧道里的人”“根据照片找到逃犯?”等等。
相比于抖音平台上较为常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职场、育儿、教学教程等知识内容,《》以人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话题作为科普视频素材,在内容选择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视频主题无论是“登月”还是“梦游”,都拥有巨大的网络流量,一定程度上贴近青少年群体,很容易引发用户的阅读兴趣。
目前抖音上的知识类短视频都会选择在视觉空间中加入艺术处理,用各种流行、新奇或有趣的视觉元素吸引观众,这恰好属于抖音平台的“技术流”。可以发现,视频图像的处理促进了用户的接触和使用。用户通过观看这样的视频,可以获得美感,让自己快乐起来。
此外,笔者发现,该视频中有大量网络素材的剪辑,包括网络影视片段、广告、段子、表情包等,不仅为视频内容增添了趣味性,也迎合了当下网民的上网喜好和流行趋势。例如《泡泡的爆破力》就通过自带奇妙的声音吸引用户,增加了视频内容的娱乐性。
总之,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知识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吴姥姥和她的走红给知识短视频传播主体一定的启发。知识短视频传播主体可以从注重创新,形成账号本身独有的特色;精准定位,满足用户好奇心;内容有深度;剪辑有趣味性等方面进行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