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移动支付牌照价格降幅达 60%,背后原因是什么?

2024-08-02
来源:网络整理

2019年6月18日 21:34:00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移动支付水平领先全球,在此背景下,代表“通行证”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始终是稀缺资源。

今年6月,七分钱​​收购银信联(北京)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权,银信联经营范围为北京预付卡业务,据媒体报道,交易价格“约为2500万元”。

据中国支付网统计,2016年,新华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7000万元的价格收购国华汇银,而国华汇银的业务范围也包括北京预付卡业务。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支付牌照价格下降60%,这与多数企业已经完成支付牌照布局有关。

另一方面,强监管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加速洗牌,也倒逼证件交易市场回归理性。

02

价格暴跌

据苏宁金融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18年,共有超过40家公司通过收购获得支付业务牌照,总金额超过240亿元。

据媒体报道,自2012年以来支付牌照交易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2年有2起,2013年有2起,2014年有4起,2015年有14起,2016年是近年来并购案最多的一年,有24起,2017年有14起,2018年有2起。

截至2019年6月13日,对公支付牌照交易案例仅有两起,分别为3月万辉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拟以7.9亿港元间接控股第三方支付公司德实控股;6月,七分钱​​收购北京银联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权。

支付许可证交易不仅数量大幅下降,交易价格也大幅缩水。

据公开报道,第三方支付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并购事件发生在2016年,海利美以30.39亿元收购联动优视,其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等。

2019年已知的一个并购案例是,3月,万辉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拟斥资7.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9亿元)间接控股第三方支付公司德实控股,德实控股拥有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和互联网支付业务。

车牌支付是怎么回事_支付牌照值多少钱_牌照支付限额解决

据媒体报道,互联网支付牌照价格已从最高峰的8亿至9亿元,降至3亿至4亿元左右。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告诉记者,支付牌照降价幅度大概在60%左右,这与大部分企业已经完成支付牌照的布局有关。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支付牌照交易中,京东、平安、万达、小米、美的、美团、国美、唯品会、滴滴、绿地集团等早在几年前就已入局,互联网公司、传统金融机构、电商、房地产公司、通信公司等行业“领头羊”早已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占据席位。

03

商业模式回归本源

与此同时,强监管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加速洗牌,也倒逼证件交易市场回归理性。

2017年8月,央行发布《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银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须于2018年6月30日前全部迁移至银联平台处理。2017年12月,央行发布《关于规范条码支付业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条码支付业务“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具有法定资质的清算机构办理”。

这意味着,支付机构的商业模式彻底回归到其本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用途已经变成了单纯充当商户与用户之间的支付通道。

2018年6月,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支付机构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

另一方面,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处罚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以来央行已开出60多张罚单,罚款金额也屡创历史新高。

而第三方支付,回归本质之后,也并非根本就“不赚钱”。

中金支付品牌总监、产业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晨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在新零售、产业链上有很大机会。具体产品路径推荐三个发展方向:一是以账户为基础,进一步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和资金管理服务;二是以“票”为基础,实现“财票”与“财票”的融合,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升级;三是以新技术为方向,在消费升级、B端产业链上获得新机会。在引领未来技术变革上,大部分都是生产力,大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是未来支付机构不可忽视的方面。

原文作者:刘英财务助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