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内涵深刻解释,业界寄予厚望,你还在等什么?

2024-08-02
来源:网络整理

有人问:小程序到底是干什么的?

大师回答:APP就像原配老婆,一年用几次;服务号就像小三,一个月用几次;小程序就像性伴侣,用完就没了。所以当女生问“我是谁?你的什么”,你就可以回答“你就是我的小程序”。

这条回复生动深刻地诠释了小程序的内涵,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不少人表示要以此为终极目标,开发出一批精彩的小程序,用完即走。

回到正题,从张小龙提出做小程序以来,业界就对其寄予厚望,大家都在翘首以盼这个将改变中国互联网格局的新模式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今天凌晨一上线,瞬间刷爆各大微信群,各路大V发声表达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2017年业界最期待的盛事,叫大家赶紧入手抢一波用户红利。

从我体验过的几十款小程序来看,小程序有一定的市场,但属于锦上添花而非刚需。用了就弃用是事实,但留给运营商施展的空间就更小了。对于开发者来说,无论是基于原生应用还是微信小程序,它们的存在感都很弱,多一个入口总比没有好。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用了就弃用的模式对开发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意义何在?

小程序只是后备力量,不是主力

小程序上线,谁会获益最大?按照谁获益谁扶持的推论,那些缺乏用户粘性的工具类应用便是这轮小程序的直接受益者,借助微信成熟的账号体系,他们以为自己可以独享用户红利,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更现实的问题是,实力雄厚的大玩家更愿意自己单打独斗,而不是在微信指定的那一小块地里找食物;而小玩家受限于团队能力、资源配置等因素,想分得一块天下,是极难开创的(这只是概率论,笔者相信还会有一批小而美的小程序开发团队)。那么中产阶级呢?不是说谁得了中产阶级就得天下吗?抱歉,互联网世界没有这种事,中产阶级要么暴饮暴食而死,要么饿死,衣食无忧。

既然主力部队不愿意配合,杂牌部队不太可能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支王牌军团如何能打赢这场战役?或许能取得一些地区性胜利,但对大局无益。腾讯的小程序非常简单粗暴,打开滴滴只能选择快车,京东更惨,偌大的页面只有一个搜索栏和几张优惠券(千万别尝试用百度搜索,那不是好选择),感觉极其敷衍,不像是一家市值几百亿的公司开发的产品,感觉更像是被临时带进来扶持平台,处理一下就好。

相反,一些小团队开发的小程序则更加精致和用心。橙创投内幕模拟了微信朋友圈的模式,信息流流畅自然,让人眼前一亮;而青芒杂志打开后,页面布局和APP端大同小异,清新自然,交互相对友好。笔者看到一款名为“亲属关系”的小程序,支持查询亲朋好友之间的复杂关系。妈妈的弟弟家孩子的女朋友应该怎么称呼?可以查一下,省去大家过年不知道怎么称呼的烦恼。

但我们也要仔细掂量这些小程序的价值,信息时代,内容为王,用户关注的是内容而非平台,或许,改变朋友圈阅读资讯的模式,对于橙创投来说是一种创新,但这是否击中了用户的痛点?青芒直接移植了APP形式,用户只不过是从原生APP里看新闻,切换到微信里看新闻而已;查亲情的小工具固然实用,但这种一次性的应用会产生用户粘性吗?如果用户用完应用就离开,如何挖掘用户价值,避免为他人操心?

轻芒杂志小程序开发成本_轻芒杂志小程序开发成本_轻芒杂志小程序开发成本

微信是一个超级应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微信如今推出的小程序并非新鲜事物,百度三年前就提到了“轻应用”一词,甚至在百度之前,手机QQ浏览器就已经推出了基于浏览器的应用模式,“无需安装,触手可及,即用即走,无需卸载”,这与如今小程序的概念如出一辙。

2013 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时任百度太子妃的李明远发表了雄心勃勃的演讲:“推广费用快速上涨,点击率、留存率、活跃率低,缺乏自然流入的用户,百度针对移动搜索的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可以归纳为一个概念——轻应用。”仔细对比,这些东西其实没太大区别,无论是轻应用还是小程序,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

可以说,百度和QQ浏览器即便拥有巨大的流量,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成熟完善的账号体系,这就导致用户用完就走,没有形成稳定的账号体系。账号体系意味着用户无法对其产生依赖,一旦有更好的方式来完成这个过程,用户分分钟就会离开。微信小程序的上线,解决了账号体系的问题,拐点是否出现了?

我们回到问题的本质:小程序对于用户的价值是什么?张小龙的愿景是,用就用,不用管。减少程序使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这似乎又回到了APP与H5的争论上。APP的复杂设计带来了极好的用户体验,但轻量级意味着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两者在实际场景中会互相较量,但双方都没有绝对的胜算。

回到上面的结论,小企业更愿意关注微信,因为他们被其巨大的流量吸引;而大公司则更愿意开发应用,把用户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把生死交给微信。

从实际使用场景来看,依赖小程序获取应用服务并不是那么顺利,对于高频应用,用户会选择自行安装APP,而不是打开微信扫码,以获得更好的体验,这就像是增加了不必要的细节。那低频应用呢?其实这些应用基本都在微信中体现了,依赖微信的应用服务还不够多吗?如果还有的话,至于微信里的服务,只能说不是必需的,极其小众。小程序只是为这些应用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入口形式。

谁更有能力做“小程序”?

自从移动互联网出现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都想着干一番大事业。人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当然还是操作系统。但随着安卓和苹果的两极分化,底层的系统架构已经确定,我们只能想到在它之上再搭建一个轻量级的系统。

其实,最有能力开发轻量级应用/小程序的,是目前拥有上亿用户的手机厂商,他们将各自的操作系统视为超级App,将所有云端功能都融入自己的系统。如果网速够快、计算能力够强,对于用户来说,使用本地应用和云端应用没有本质区别,抛弃一切所谓的原生App,将用户的手机变成显示屏,也并非不可能。

如果想了解更多微格商城体系及具体模式操作方法,请前往微格官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