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小程序案例不计其数,但能充分发挥的并不多,接下来给大家推荐几个经典的小程序案例。
“小电”
作为一款工具型小程序,共享充电服务商“小电”创始人陈章介绍,公司成立于4月,5月开始关注小程序,随后着手发展小程序。上线两个月,95%的订单来自微信小程序,日均订单量超过50万单,仅用半年时间就覆盖了100个城市。其成功的原因,是利用了小程序的社交即买即减玩法。
微信小程序,带着“用了就走”的理念,很适合小店。创始人陈章说,五六年前做外卖平台的时候,只有APP,还要发传单、摆摊宣传,获客成本很高,也占用了顾客很多时间。从下载到开通、注册、订位、下单,整个过程要15分钟。现在,通过小程序的二维码,就可以扫码支付给手机充电,这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在时间上大大方便了顾客和自己。
小电第四季度的目标是日接单量达到100万单,未来计划在全国布局1000万个充电宝,服务人群预计突破1亿。目前,小电希望加强在三四线城市的充电宝布局。
拼多多
利用小程序作为切入点,将线下购物转化为线上团购,为用户带来便捷、快速的购物体验。拼多多CTO陈磊与我们分享了如何结合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卡片、模板消息等功能实现社交分享和流量。自上线小程序以来,拼多多通过小程序平台多种方式累计用户数已超1亿。
他说:小程序中定制化的卡片和产品的不断迭代,可以创造出非常有趣的购物体验。如果分享卡片设计得当,阅读率会提升50%,而且通过活动吸引用户关注小程序动态,进而用户分享传播,就能吸引30%的用户增长。
但他给人最重要的启示是,开发小程序的时候,初衷不应该是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流量,而是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更好的体验和价值。
通过陈磊的分享,我们明白了开发小程序最重要的是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更好的体验和价值,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流量。
IDS大眼睛
IDS大眼睛创始人于小歌曾任《时尚芭莎》执行主编,也是时尚自媒体小程序内容提供商的代表人物。他毫无技术背景,仅靠第三方支持,就推出了IDS大眼睛社区、大眼睛购物店、大眼睛购物全球店三个电商小程序,利用具有亚文化传播属性的小品牌,将公众号的流量引流到小程序。
其中,“IDS大眼睛社区”专为消费者分享消费心得而设计,另两款小程序则是国货小众产品和海淘商品电商平台,日均商品交易额超100万,日均订单量超2800单,阅读转化率提升500%。
余小歌说:大促期间,团队建了700个微信快闪群,用户约5万人,很多用户在两三分钟内就决定购买。原本锁定的高消费群体,通过不断拉好友进群,增加了客流和转化率。
余小歌说:她做订阅号的时候,会在微信商城里植入广告,这样用户打开商品界面的概率是1%,购买转化率就更不用说了。但是通过小程序,会有26%的几率看到商品,所以转化率会相对提高。
《轻芒果杂志》
“青芒杂志”小程序与原有APP结合,打造全新社交轻阅读体验,目前小程序用户停留时长高达7分钟,桌面启动率30%,用户留存率超过25%。
青芒杂志小程序内容丰富,有各种视频、图片、文章,在小程序里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其创始人王俊宇表示:青芒想创造不同的场景,把世界上有相同兴趣的人连接起来,让他们成为朋友,一起探索、分享好资讯。
在微信小程序SDK刚发布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编写小程序代码,新功能会先在小程序中测试,然后再发布到其他平台。这和团队过去在豌豆荚的经历以及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有很大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用户分享小程序往往是因为老板觉得内容不错,让员工转发,员工看后也会写下感想,有的还会讨论旅行攻略。另外,之前聊天中提到的好点子,一般都会通过截图的方式保存,非常不方便。
根据具体场景,青芒小程序专门为微信产品开发了“阅读”功能,如果你转发给微信里的朋友,他点进去后会看到一个进度条,双方都可以对文章进行批注。
你可以看到对方的阅读进度,并讨论文章的内容。
产品的进一步构想完全基于微信小程序,2.0 版本的核心理念是,你可以看到别人在青芒杂志做了哪些重点内容,当你转发时会生成一张精美的海报。这样做的结果是,平均用户每天停留 7 分钟,每天浏览 18.6 页。
看了这么多经典的小程序成功案例,你还担心小程序不能给你带来流量吗?你还担心小程序不能给你带来爆发式的红利吗?都不是。在青岛,小程序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只有尽早抓住商机,你才能领先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