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刷脸支付再度火爆
如果说移动支付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重大改变,那么刷脸支付应该能省去不少麻烦。然而,人脸识别和刷脸支付自面世以来就受到大家的质疑:安全吗?
伴随着这样的质疑声,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刷脸支付,各大公司都开始疯狂补贴,一些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也开始疯狂使用。就拿人脸识别来说,无论是学校、社区还是超市,都纷纷安装了。在这样的狂欢中,安全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
人们为何回避“人脸识别”?
先说人脸识别,在我看来,这个技术比移动支付更有科技感,如今在各个小区、医院、学校都能看到,甚至有用户认为,人脸识别有利于居民进出小区的安全。
人脸扫描、身份信息验证看起来很高科技,似乎依赖人脸的时代即将到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就在昨天,有消息称,广西南宁市民李先生想出售一套商品房,通过置业顾问以150万元的价格出售这套房子,在收到3万元定金后,置业顾问以“查看房屋档案”为由约见李先生,经过面部识别后,房子直接过户到买家手中。
无独有偶,今年11月,也有人戴着头盔来看房。原因很简单,进门就有面部识别系统,能区分你的信息,比如你是自己来看房的,还是中介带过来的。虽然只是两个渠道,但会有2%的折扣差,差了几十万,这个价差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系统遭滥用,个人信息谁来负责成为民众关心的问题。有网友爆料,“在人脸数据交易中,5000多组信息最低只需200元,就能发出13万条‘姓名+身份证号’信息。”
对此,天津市采取了相应措施。
有报道指出,天津已开始对人脸识别做出一定的要求,如“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禁止采集人脸、指纹、语音等生物特征信息”,或需经本人同意方可进行采集。
很多网友看到之后都表示希望能够尽快在全国推行,因为毕竟不刷脸的话真的进不了小区或者学校啊!
刷脸支付,人脸识别
2015年,得益于马云的亲自示范,刷脸支付开始被大家熟知,就连线下支付平台也在疯狂布局、补贴,如支付宝“连续5个月佣金返利”,微信虽然没有明说,但据说补贴了100亿元。
如此盛事,似乎很多人都以为支付方式又要变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很多人甚至只是“试一试”就放弃了。有些人就是觉得不安全。美国公司也曾破解过刷脸支付,但后来表示只能在一些安全系数比较低的系统上使用,而且是经过大量实验才实现的。
回到刷脸识别的话题,有人说它和刷脸支付不一样,毕竟刷脸支付是个人行为,是自主选择的支付方式。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未来刷脸支付可能会在支付页面增加“是否同意”按钮。当然,这又是另外一回事。
其实,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移动支付,你觉得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如何保密?简单注册一个软件或者进入一个合法网站或者下载一张图片,都需要提取你的信息,没有你的同意根本无法操作!
网络之下,人人都是赤身裸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