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不如上香?年轻人将精神托付给香蕉,水培禁止蕉绿成工位新宠

2024-08-05
来源:网络整理

秉承“上班不如烧香”的理念,现在的年轻人把精神寄托在一串香蕉上。

“感觉只有电子人才会把‘不许芭蕉绿’放在工位上,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当王阳扛着10斤重的“不许芭蕉绿”走向工位时,同事们纷纷来到他的办公桌前拍照打卡,并用记号笔写下“XX已预定”,当“芭蕉绿”变成“焦黄色”时,这把芭蕉伞就被瓜分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连续工作六班后,工人们开始在自己的工位上进行水培香蕉,每天给香蕉换水,同时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贴心的卖家还为消费者提供了“香蕉绿”的使用指南:“这是一款情感价值产品,是摆放在你工作站的植物。你可以把它当做许愿树,当果实变黄时,你的愿望就会实现。贴心地立起“禁止香蕉绿”的牌子,可以舒缓情绪,消除焦虑。分享给同事,等香蕉成熟后再赠送一根。把香蕉绿一一吃掉。”

图片来源:拼多多商家

面对年轻人铺天盖地的订单,今年广西的苹果香蕉不再是问题。据玉林晚报报道,南宁东盟农产品贸易集散中心的卖家们表示,最近忙得脚都碰到头了。

东盟农业贸易配送中心先旗果业负责人林继光说:“这是苹果蕉,软糯香甜,(每串)9斤左右,单价40多元,我们一天发出1000多单,这里总有10到20多个工人在打包。”东盟农业贸易配送中心俊益果业负责人陈立年说:“小米蕉现在1.3元一斤,红美人产量不高,4-5元一斤,一天销量大概12万斤。”

供给侧和需求侧都蓬勃发展,连接供需双方的电商平台也受益匪浅。

据拼多多公开数据显示,“蕉叶青”搜索量环比增长70%,订单量环比增长30%左右,且依然保持持续上涨趋势;从订单分布区域来看,下单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国内一线、新一线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

在小红书上,热门的“蕉绿”笔记加上链接转化成订单的案例比比皆是。

没想到,一串串“蕉绿”竟然成了00后新的“上班伴侣”,甚至成为电商平台的流量密码。

卖水果也开始有竞争力了。

1. 00后的新工作伙伴:情感果实

当我们吃水果时我们到底在吃什么?

电商平台让农产品上线后,越来越多的水果产地直接对接消费者,劳动者的选择也更加多元。

人们把泰国金枕榴莲、丹东久久草莓、云南高山蓝莓、山东梅枣樱桃等昂贵的水果称为“超级水果”,它们往往价格不菲,但消费者依然蜂拥而至,其中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就是那些在职场上拼搏的“打工者”,他们在职场上忙碌,“超级水果”成了他们偶尔犒劳自己的一种慰藉品。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超级水果”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就连往年常见的应季水果荔枝,今年也变得吃不起了。

不过,更加实惠的“情感果实”已开始涌现。

情感水果的火爆和其独特的营销策略息息相关。在营销层面,它巧妙抓住了职场00后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这群年轻人身处职场,面临各种压力与挑战,渴望通过消费找到情感上的慰藉与共鸣。

情感水果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它们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水果,更是一种可以传递情感、抚慰心灵的商品,这种情感价值让情感水果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在“禁蕉绿”标语爆红后,小红书网友@张贴了办公室购置的“新绿植”的照片,称这是“上级送来的一批忧患”,每个工位上都插着禁止蕉绿的卡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不吃青香蕉”成为办公室流行语后,一串未熟的香蕉也成为同事之间互相鼓励的低门槛礼物。青青告诉天天销售,自从怀孕以来,她对职场的不确定性变得非常敏感。“我害怕失去工作,害怕产假后无法继续工作。这些情绪被老板捕捉到了,他送了我一串水培香蕉,并告诉我‘不吃青香蕉’。”

毕竟,送绿植来“鼓励”工人的领导还是少数,“芭蕉绿”的走红,更多的是因为工人对这种绿植的认可。i型人格的工人也喜欢“芭蕉绿”,但他们不喜欢给“芭蕉绿”挂上花哨的标签,喜欢这种纯粹的绿色。如果真想鼓励自己,就会在电脑屏幕的视觉点上放上一个不那么醒目的“”。

100个工人有100种“拒绝青香蕉”的方法。截至目前,小红书上搜索“拒绝青香蕉”已累计超过1万条笔记。小红书博主@兔子也为粉丝们科普了不同品种的“青香蕉”,而在她的最新一篇热门笔记中,她已经开始尝试带货,详情页显示,她累计售出超过1000单。

图片来源:小红书@兔子

2. 抖音和拼多多销量火爆

社交平台放大了这种情绪,最好的表达场所不是菜市场、超市,而是网络。

天天消费发现,拼多多是这波流量最大的接受者之一,平台上有不少店铺的商品销量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百亿补贴渠道和限时抢购渠道都有相应的优惠支持。

图片来源:拼多多

有卖家开玩笑说,因为“禁青蕉”火爆,他每发1万份带柄的订单,还要处理20万到30万公斤无柄的订单,这让他心里有些着急。

一名网友回复道:“你看,焦虑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转移了。”

与拼多多的货架电商不同,抖音和小红书上的商家必须自己创作内容。小红书商家@蕉桂林创建了自己的账号,拍下了自己的工作站“蕉绿”,并配文称:“这是我新的工作伙伴,刚从爷爷的芭蕉园里砍下来的。如果你需要同款,就去我首页直接下单吧!”

为了让网友相信这是真正的产地直运,焦桂林还发布了“爷爷的蕉园”工人们忙碌打包香蕉的视频。

图片来源:小红书@蕉桂林

在抖音平台上,短视频网红回乡卖农产品已经成为抖音的一个特色。

几年前,抖音乡村守护者@玉凤鸣的账号主人于凤鸣放弃外出打工机会,回到家乡创业,每天发自己和母亲在田间劳作的视频,收获了850多万粉丝。

“我是第一个把苹果蕉做起来的,我们是第一个告诉粉丝苹果蕉比小米蕉好吃的博主。当然还有红美人,但产量更小,在北方超市也买不到。通过抖音平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吃到。”余凤鸣告诉天天消费,“今年的苹果蕉刚刚上市,我们也在短视频里发了链接,但卖得不多,产量也不大,主要还是为了回馈粉丝。”

余凤鸣还在抖音开通了一个名为“凤鸣精选”的账号,主要向粉丝推荐广西常年优质特产,目前该账号已有146万粉丝。

图片来源/

事实上,无论是拼多多还是抖音,帮助农产品上行、持续发展已成为平台的责任。

抖音电商致力于通过直播、短视频、商城等“全域趣电商”模式,助力农产品上行,让来自偏远农村农业产区的优质农特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消费市场。

据2023年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平台助力产业带农产品销售超47亿单,其中农业特产种类同比增长188%,货架场景销量增长137%。截至年底,抖音电商直播间农产品讲解总时长超3700万小时,购物车售卖农产品短视频超2100万条。

2023年抖音电商农产品产地Top5,福建位列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福建除广西、漳州外,也是苹果香蕉的核心产区、“蕉青”鲜切青苗优质产区。

拼多多的基因根植于农业,多年来通过“农云行动”、超短链供应链、零所有权策略、扶持新农人等举措,汇聚了一批供应链上的头部卖家。

《2024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显示,电商下乡、农产品出村进城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将达到5870.3亿元,约为2014年的5倍。

此外,报告还称,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再创新高,2023年突破5.3万亿元,同比增长4.1%。2021年至2023年,农产品物流总额连续3年突破5万亿元。虽然农产品进城规模增加,但“过路费”却减少。数据显示,物流费率已从2012年的18%下降到2023年的14.4%。

这意味着,网购水果的门槛越来越低,市场的宽松决定了消费氛围,或许,下一个年轻人的“情感水果”已经酝酿。

注:文中王洋、青青为化名。

参考:

《日销量破十万斤!‘禁青芭蕉’成网红 广西部分商家疯抢》玉林晚报

《2023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报告》抖音电商

《2024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发布 拼多多从人与技术入手培育新品》财经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