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经全面进入网络化发展的时代,在信息沟通畅通的今天,货币的交换也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人们也逐渐减少携带现金,转而使用各种软件作为支付媒介。
据数据报告显示,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十次以上,微信逐渐成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微信支付也成为人们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然而,不少人开始利用网络信息漏洞上当受骗,近日就出现了微信换钱骗局,骗了不少人。那么微信支付是如何火起来的?新型换钱骗局又是如何运作的?我们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1. 微信支付的普及
2013年8月5日,财付通正式与微信合作,推出了微信支付服务。也是从那时候起,微信从一个简单的通讯软件,变成了一个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的媒介。微信支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也引来了不少的诈骗。
1.给人们带来便利
微信支付可以通过绑定银行卡的方式向个人或商户进行支付,这种支付方式不仅安全、便捷、高效,还能减少现金对人体的细菌污染。这种使用方式在早期并没有获得更多的信任,但随着信息沟通的深入,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共享天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网络支付市场。
2. 诈骗猖獗
微信支付虽然方便快捷,但其安全性只针对个人账户,由于微信支付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支付方式,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利用信息差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骗取人们的钱财。
此前,相关部门曾向社会公布过微信上存在的多起诈骗案件,曾经风靡一时的“卖茶姑娘”“冒充领导”等诈骗案件更是被反诈骗中心多次曝光。但除了上述几种诈骗案件外,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换钱诈骗案件,让人防不胜防。
2. 新型货币兑换骗局
最新的换钱骗局利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网络之间的漏洞,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兑换资金然后逃离现场。这种换钱骗局在2021年上半年层出不穷,目前已被反诈骗中心记录为典型的新型骗局。
1. 利用信任和网络漏洞
这种新型诈骗手段看似不需要什么高科技手段就能操作,只需借助言语就能不留心地骗人。因为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了通过各种手机APP进行支付,因此骗子们就具备了实施诈骗的前提。
而且人们往往心地善良。在这些案件中,大多数受害者都是普通人。因为普通人能够同情有困难的陌生人,所以他们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还钱。信任非常宝贵,但骗子们却没有做到这两点。那么,这种骗局是如何运作的呢?
2. 如何操作
诈骗常发生在大型商场或集市,骗子首先会选择手头有现金的摊主,然后上前抱怨自己急需零钱。面对陌生人求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在确认摊主能拿出零钱后,骗子会要求扫码支付,用电子支付方式换取摊主手中的现金。

当摊主给骗子现金后,骗子会截图一张金额固定的付款截图,截图中显示的正是在其他摊位成功完成付款的页面,这个固定金额和他需要兑换的现金一模一样。如果摊主说没有收到转账,骗子就会以网络不好为借口,卷款而去。
3. 时刻保持警惕
此类诈骗在全国多个省市都有发生,骗子每次骗取的金额从几元到几十、几百元不等。摊主们苦不堪言的同时,大多选择认命。因为即便报警,警方也很难通过简单的面部描述找到骗子。
在找到诈骗者之后,很难通过法律手段给予其更严厉的惩罚,这也导致货币兑换诈骗案日益猖獗,经常使用网络支付的我们更应该时刻提高警惕,即便遇到同样的情况,也要先确认金额已经到账,再诚信行事。
3. 许多人被感染
随着电子信息成为市场的主要支付手段,虚假转账、虚假支付也成为不少骗子实施诈骗的手段。更可恶的是,不少骗子把目标转向了对电子信息支付方式不太熟悉的老年人、青少年。
1. 互联网时代是一把双刃剑
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快速流通成为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可以获得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和第一手的新鲜资讯;利用不当,很多对互联网不熟悉的群体就会掉入陷阱。
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防骗公众号,浏览最新的骗局,丰富自己的知识。那么,面对这种换汇骗局,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2. 如何避免受骗
这种换钱骗局主要利用的是信息差、网速差。所以,如果有人来我们家还钱,我们不仅要看对方发来的截图,还要观察自己是否真的收到了转账。如果确实是网络问题,也可以伸手摸对方的屏幕,确认是转账页面还是截图。
虽然我们已经能够避免上述骗局,但为了日后保持警惕,我们仍需牢记:面对异常诱惑时不要太贪心;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遇到不懂的新事物时,多咨询可靠的信息。要想避免在网络时代受骗,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
总结
这种现金兑换诈骗主要发生在习惯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用户中。骗子在实施诈骗时,主要利用人们的善意和缺乏警惕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提供善意的同时,应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我们可以防范新的诈骗,却无法防范人的诡辩,网络时代,保持头脑清醒尤为重要,你被这种支付骗局骗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