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深夜,微信(+)发布了一条新消息:
无需开发,公众号即可快速创建“商店小程序”。
对,不是“”,而是“”。
也就是说,制作门店小程序就像申请微信公众号一样简单,无需任何技术背景,小程序的准入门槛直接被压到了最低。
从官方截图可以看出,这个“商店小程序”与普通的小程序并没有太大区别:更加直观,更加简单。
除了显示名称、地址、营业时间、电话、店铺照片等基本店铺信息外,未来还会加入“卡券”、“支付”功能,对于大多数店铺来说,这就足够了。
而且,“门店小程序”还能关联公众号,访问公众号菜单、微信图文等,相比普通小程序还多了一个尚未开通的“附近的小程序”新入口。
看起来很美好,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有人高兴,有人悲伤。
睁大眼睛仔细看看“门店小程序”
哪些商家可以申请“店铺小程序”?
我看了一下“门店小程序”的服务分类,惊讶的发现商户类别还挺多的!
一级类别共设19个:
地产社区、公司企业、购物、交通设施、教育学校、婚庆、团体、酒店、美女、旅游景点、美食、汽车、育儿、生活服务、文化场馆、休闲娱乐、医疗健康、银行金融、运动健身。
嗯,感觉包罗万象。
这些一级分类之下,还有227个二级分类,我们随机选取“休闲娱乐”来看一下:
KTV、酒吧、咖啡厅、茶馆、电影院、棋牌游戏、夜总会、影剧院、音乐厅、度假休闲、户外活动、网吧、迪厅、演出售票等娱乐休闲场所。
这是……跟大众点评打架啊?我还没把美食分类展开呢。
值得注意的是,申请部分类别的“店铺小程序”时,需要提供额外的经营资质信息。
关注智效诚许公众号,微信回复“0427”,即可获取门店小程序所有服务品类及资质信息表。
由于门槛低、范围广,微信小程序开始抢占市场份额。
离线,更快,更快,更快
还记得张小龙曾经在微信公开课PRO上说过,小程序的使用场景主要还是在线下。
因此,小程序刚推出时,微信就对其在线传播进行了种种严格的限制。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线下小程序的发展并不理想,毕竟线下公司对小程序能力的理解,以及准备和开发一个可以用的小程序都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微信就主动去推动,而且力度挺大的。
如果将来我们看到一个煎饼摊的“商店小程序”,我们不应该太惊讶。
毕竟做一个“商店小程序”是很容易的,天下的小店都开心。
小程序第三方平台在哪里?
他们很高兴,但有些人却很悲伤。
在微信发布《小程序接入第三方平台》之后,相信已经有一批开发者投入到“餐饮”、“房产”、“场馆”等小程序第三方平台的开发。
谁知道突然出现一个“商店应用”,会有多少人的产品与之相撞?又有多少人昨晚看到这个消息后失眠了?早睡确实是个好习惯。
本以为微信向第三方平台开放小程序会为一些开发者提供机会,没想到裁判也组队进场,而且是全明星阵容。
不过与之“碰撞”的小程序第三方平台开发者也无需灰心,“门店小程序”提供的功能样式相对简单,对于有特殊功能需求的商家,还需要定制化的小程序产品服务。
但大家还是要提高警惕。因为智东西发现,“门店小程序”的使用说明是这么写的:
你知悉并同意,腾讯有权决定该功能的开放范围及审核标准,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时进行调整。
如果微信深夜又有新动作怎么办?
“门店小程序”温馨提示:
门店小程序不支持个人账号,一个公众账号只能创建一个门店小程序。商户审核需要5个工作日,门店审核需要7个工作日,共计12个工作日。关于名称:门店小程序的“商户名称”等于“小程序名称”,一经确定不可修改,且不得与已有小程序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