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值的公众号,扫码加入VIP会员群
《红楼梦》第21-30回阅读指南(教师版)
第21回 贤惠袭人斥宝玉,美人瓶儿柔情救贾琏
【剧情概要填空】
袭人向宝钗诉说自己对宝玉的不满,宝钗很欣赏她的见识和志向。
贾琏趁巧姐出天花之时与朵儿鬼混,被平儿发现,并瞒着凤姐,贾琏让平儿不要怕凤姐。
【阅读研究】
问题一:平儿为贾琏包庇反映出她什么性格?她为什么要为贾琏包庇?
答:体现的是平儿的懂事和聪明。其实她对贾琏的“保护”是无奈的,因为事情要是闹得不可开交,对她不利。所以说到底,这种“保护”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问题二:袭人见湘云为宝玉梳头,心里很生气,和黛玉生气有什么不同?宝钗为什么夸她有眼光、有志气?
答:黛玉生气是为了捍卫爱情,袭人的生气是为了尽自己的责任,因为宝玉不听她的劝告。袭人觉得宝玉和黛玉、湘云在一起,还是要“规矩一点”,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男女之间还是要有个界限的。这正是宝钗所欣赏的洞见。
第22章 宝玉听歌悟禅,机灯迷贾政,谶语
【剧情概要填空】
贾母要为宝钗祝寿,凤姐、贾琏二人决定给宝钗一个比林黛玉更高的地位。
凤姐说贾母最宠爱的灵官,像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语(可见她善于自制,又体现出她心机深沉)。宝玉:“不敢说”(可见他同情黛玉,关心黛玉)。湘云笑着说:“她长得像林姐姐多一点儿”,可见她的率真和坦诚。
湘云、黛玉、宝玉三人因此事闹矛盾,宝玉心想,既然二人尚未和好,以后又该如何是好呢?袭人劝宝玉“随遇而安”,宝玉却说他“赤身裸体来去无忧”,心满意足地写下了《寄生草》一诗和一首。宝钗说,害得宝玉胡言乱语的罪魁祸首就是她。
元春公主发出灯谜让大家猜,宝钗一下子就猜对了,却装出很难猜的样子。贾母见元春高兴,也命人出灯谜让大家猜。贾母说“荔枝”,让贾政猜。
贾政得知姐姐们的不祥秘密,心里十分悲伤。
【阅读研究】
问题一:姐妹俩所出的谜语都暗示了她们的人生归宿和生存状况,请分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宝钗的谜语答案及含义。
答案:元春谜底答案是爆竹,暗示辉煌稍纵即逝;迎春谜底答案是算盘,暗示她命运多舛,被中山狼灭亡;探春谜底答案是风筝,暗示她将来会远嫁他乡;惜春谜底答案是“佛前海灯”,暗示她将来会出家为尼;宝钗谜底答案是“更香”,暗示她最后会成为寡妇。
问题二:宝玉的“禅”境:“你证得,我证得,心证得,意证得。无证可谓证,无证可谓立于心境。”他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黛玉后面两句是什么?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人的诗句境界不同吧。
答:宝玉这句诗,反映的是他因为无法化解与女友的感情矛盾而产生的焦虑。黛玉的后两句是“无处立足,方能清净”。黛玉这句诗,是觉悟的标志。宝玉虽然被宝钗嘲笑愚笨,但他还有立足之地,还有那么多的执着和执念。
第23章 西厢记,妙词妙句,牡丹亭,艳乐,警世之心
【剧情概要填空】
元公主回宫后,将自己在游园时所写的诗词编成一本书,命贾政等人刻在园中一块石头上。贾府公主怕大观园寂寞,便命宝玉和姐妹们搬进来住。从此,宝玉和姐妹们天天生活在一起。一起读书写字,下棋吟诗,心满意足,心满意足。
三月桃花盛开之时,宝玉在大观园偷偷读《遇真爱》(又名《西厢记》)。黛玉来时,发现宝玉在读《西厢记》,便也认真读了起来,背诵了下来。二人还互相借用《西厢记》。《西厢记》抒情,戏谑。宝玉以张生比自己(我是“病弱之身”),黛玉以莺莺比自己(你是“倾国倾城的红颜”);埋完落花,宝玉被袭人叫走。回房途中,黛玉又听到《牡丹亭》美妙的词曲,不禁心痛不已,泪流满面。
【阅读研究】
问题一:请简述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答:三月桃花盛开之时,宝玉在大观园偷偷读《西厢记》。黛玉来时,发现宝玉在读《西厢记》,便也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背诵了起来。两人还借《西厢记》的字句抒发感情,互相打趣。宝玉把自己比作张生(我是“病弱之身”),黛玉比作崔莺莺(你是“倾国倾城的美人”)。黛玉说宝玉是“银似蜡枪头”。
问题2:《红楼梦》的乐趣就在于它不断把悲剧的影子投射到对人生乐趣的追寻中,请以第23回为例说明这种乐趣。
答:宝玉、黛玉都觉得《西厢记》“过瘾”,但《牡丹亭》的“美人如花,岁月如流水”,却只能让黛玉心痛不已,泪流满面。
问题三:比较宝玉、黛玉两种葬花方式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答:两种葬花方式比较:
宝玉——怕被他踩踏,只好把荷包里的花瓣捏在手里,抖落到池塘里,任由花瓣随水流走。(这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黛玉提着花锄、花袋、花扫帚,说:“放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是干净的,可一旦流出去,脏臭的水和人家住的地方的水混合在一起,还会把花弄坏。我墙角有个花坟,用土埋了,时间长了也就化为土了,不干净吗?”(黛玉希望保持人生的纯洁,拒绝任何妥协,“质”来时纯洁,去时也应纯洁。她对人生的态度比宝玉更绝对。)
第24章 醉金刚淡泊金钱重义 侠义痴女丢手帕惹他思念
【剧情概要填空】
宝玉被袭人找到后带回房中,见到贾母的丫鬟鸳鸯,缠着她吃唇上的胭脂,被袭人劝阻,随后奉贾母之命去拜见贾赦,拜完后宝玉和几位姐妹吃过饭后便回房休息。贾芸见叫贾琏办事遥遥无期,便向凤姐求助,凤姐最后给他布置了在园中栽树的任务。
有一次贾云到怡红院,宝玉不在,却在宝玉房中遇见了一个丫鬟,名叫小红。这丫鬟年纪虽小,却心机重重,总想在宝玉面前显摆一番,有一次她侥幸看上了宝玉。喝了一杯茶,又被问了几句,总算有些主意,却被丫鬟秋文、碧恨呵斥了一顿,使我失去了决心。晚上睡得很不安稳,一夜梦到贾云。
【阅读研究】
问题1:《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重义轻财,侠义痴女丢帕子染相思”真实地描写了下层社会一些小人物,反映了广大的社会现实。请举例说明。
答:贾云:他虽然是贾家祖宗,但和贾家的关系比较疏远,比宝玉大几岁,但他甘愿做宝玉的“儿子”,并以此为荣,他尽心尽力地贿赂凤姐,终于分得了残羹剩饭的一份。酒鬼倪儿是个无赖,却也有点侠义之心。小红是个地位低下的丫鬟,秋文等高官丫鬟可以随意欺负侮辱她,但她不敢有丝毫反抗。
问题2:分析小红的形象。
答:小红是荣国府老丫鬟林之孝的女儿,原名林红玉,因“玉”字与宝玉、黛玉名字相近,改名小红。她身份卑微,是宝玉房里的小丫鬟,常被大丫头欺负,但她不敢反抗。但她漂亮聪明,能干,不甘于平庸,总是在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
第25章 噩梦魔法兄妹遇上五鬼,红楼梦通灵者遇上两真人
【剧情概要填空】
次日,是姑母的寿辰,王夫人便留下贾环独自一人抄经,宝玉他们回来后,与房中的丫鬟嬉笑打趣,惹得贾环妒火中烧,故意打翻烛台,焚烧了香烛,这一恶行自然惹得贾环与赵姑母受了王夫人的诅咒,赵姑母对宝玉与凤姐更加妒忌,便与马道婆勾结,用魇魔之术将二人杀死,并密谋为环儿夺取家产。
凤姐和宝玉果然被这恶鬼附身,险些丧命。贾母、王夫人等悲痛万分。就在全家一片混乱之时,一个秃头和尚和一个跛脚道士进来,自称能治好这恶疾。她把宝玉的玉佩拿在掌心摩挲了一阵,说了些“十三年前我们青耕峰见不着面了”之类的狂言。凤姐和宝玉渐渐回过神来。
【阅读研究】
问题一:贾环为何要假装不小心把烛油洒在宝玉脸上和身上?
答案:王夫人命令贾环在房中抄写《金刚经》。这时宝玉来了,在母亲面前撒娇。贾环一向讨厌宝玉,现在又看到她和彩霞(宫女一向讨厌贾环),没有人回答。只有彩霞还在陪他玩,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
问题二:赵姨为什么要伤害凤姐?
答案:宝玉被烫伤,凤姐骂:“贾环不配登上高台。”赵姨娘被王夫人骂“养了一颗黑心种子”,心里很不满,很不开心,便和马道婆策划陷害凤姐和宝玉。
问题3:比较宝玉醒来后,黛玉和宝钗的反应。
答案:黛玉——黛玉还没开口,就先说了一声“阿弥陀佛”。
——她是因为最想念宝玉,又因为她和宝玉情深意切,难以自持,所以才脱口而出。
宝钗——笑阿弥陀佛,他比人还忙,要宣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如今宝玉和凤姐生病了,他又烧香还愿,祈福消灾。如今她们身体好了,又操心林小姐的婚事。。
——看似玩笑,实则透着几分醋意,因为凤姐以前就曾就黛玉的婚事开过玩笑,宝钗此时开着玩笑,说明她十分在意。
——黛玉最在乎的是爱情的深浅,宝钗最在乎的是世间的地位。
第26回《风摇桥》讲的是春凝在潇湘阁诉说深情
【剧情概要填空】
宝玉生病的时候,全家人都忙忙碌碌,贾云、红玉等人照顾宝玉,渐渐和宝玉熟络起来。但宝玉病好后,犒赏了下人,却没有犒赏红玉。红玉渐渐把目光转向了贾云。贾云将手帕递给了红玉。
一日,宝玉漫步到潇湘阁,听见黛玉在窗外多情的话语,不禁心痒难耐,便也用《西厢记》里的话语“我与你一个多情的女子同床共枕,怎忍心铺床?”宝玉在开玩笑。这不禁又惹恼了她。二人争执之时,宝玉被薛蟠以贾政的名义骗到外面,与冯紫英等人大吃了一顿。回来后,又与宝钗说了一会儿话。黛玉因担心宝玉,被父亲叫走,便夜里来到怡红院看望。晴文心情不好,没听清黛玉的声音,便很恼火,没有开门。这让黛玉想起了自己的身世,心中充满悲痛,抽泣起来。
【阅读研究】
问题一:怎样理解林黛玉的“春困出窍”?
答:《春困》中的“春”既指春天,又指心中的春天,是双关语。“有情”指心中暗暗的爱情欲望。林黛玉内心的话“我日日困倦,因情而生”也是这个意思,黛玉的暗恋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人,也就是贾宝玉,而且主要是纯情。
疑问二:本章后半部分薛蟠请宝玉、冯子英等人给自己祝寿,其主旨是什么?
答:作者在写薛蟠请宝玉、冯子英等人给自己祝寿的时候,是想用这一情节的庸俗来对比宝玉、黛玉谈情说爱的高雅。
第二十七回 杨妃滴翠亭戏彩蝶,葬香坟香,飞燕泣花落。
【剧情概要填空】
黛玉正哭着,听见院门开了,宝玉、袭人等便将宝钗送了出去,她觉得更闷了,直到半夜才睡着。第二天是芒种节,姑娘们忙着给花神送别,唯独黛玉不见了。宝钗正要去找她,却见宝玉进了潇湘阁,她怕宝玉不便,黛玉起疑,便折返了。宝钗为了表达爱意,蹑手蹑脚地走到池边,无意中听到追儿和红玉在谈论贾云送帕子的事。宝钗便假装找品儿,将此事掩盖起来。
黛玉生性忧郁,昨夜误会触动她心,又为寄人篱下而感到难过,便落花葬于琴房桥边,名之为“花墓”,从落花中想到自己凄惨的命运,吟唱“葬花歌”,使人想起闺房中的少女,多情多情却又孤苦无依。宝玉听后,不禁愣住了。
【经典剧情概要】
黛玉葬花
黛玉因误以为晴文不开门,怀疑宝玉,独自落泪。(原因一)次日,正是送花会时,姐妹俩在园中嬉戏,唯有黛玉因地上落花而落泪,引起无限的伤心悲哀,(原因二)因为她埋葬了落花。她从落花中想到自己悲惨的命运,吟唱《葬花歌》来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悲伤。(过程)不料宝玉听后晕倒在山坡上,黛玉见状便走了。宝玉赶过来痛哭流涕地忏悔,“既已如此,当初为何如此?”,误会才得以化解。(结果)
【阅读研究】
问题一:本章中“戏彩蝶”的主角是宝钗,为什么叫她“杨妃”?“戏彩蝶”体现了宝钗的什么特点?她处理窃听事件的方式体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答:杨妃,这里是比喻宝钗。因为宝钗身材丰腴,体型与杨贵妃相似;杨妃在当时人的眼中被认为是油嘴滑舌之人,宝玉曾因此讽刺过她。宝钗在追蝶中陷害黛玉,杨贵妃又与唐明皇的妻子梅妃相似,所以取名杨妃。
宝钗的性格一向沉稳沉静,但绝不单一,《捉蝴蝶》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身材丰腴,气质高贵的女子在春日大观园中被唤醒的青春,此刻的她天真活泼,完全忘我,以至于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但她潜意识里却把窃听事件归咎于黛玉,可见她的心机深厚,狡猾狡诈,令人心生畏惧。
问题2:《葬花歌》是《红楼梦》中一首重要的诗,它在书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葬花曲》是黛玉对自己身世的饱含悲叹;
2、葬花对黛玉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了她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她悲凉凄惨,有一种被压抑、被不公的感情,如“杨柳榆荚依旧香,不管桃花梅花飞”,表达了她对世事浮躁的不满和对人性浮躁的愤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光剑影紧逼”,是对长期迫害她的残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 “我多想腋下长出翅膀,随花儿飞到天的尽头。天的尽头香山在哪儿?不如把美丽的骨子里收进锦囊,把浪漫的爱情盖上一杯清土,天性清净,终将归于清净,总好过陷在泥沟里。”当幻想着自由和幸福而得不到的时候,表现出一种不甘受辱、不甘被诋毁、不甘低头屈服的傲骨。
3、这首诗为我们探究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葬花歌》其实是林黛玉自己所作的一首诗谶。
问题三:比较黛玉的两次花葬。
答:黛玉第一次埋花,是因为宝玉要把落花丢到水里,黛玉怕它们流进臭水沟,受到污染,所以就把花埋了。
第二次是因误会宝玉,她用葬花来表达对命运的悲叹。葬花使纯洁的花朵远离污秽,彰显其高尚的品格;葬花则预示着她美好的爱情终将被风霜摧毁,葬于刀剑之下。
第28章 江玉涵赠喜香罗给薛宝钗,薛宝钗羞得捧着红麝香珠
【剧情概要填空】
宝玉听到“今埋花人笑你愚笨,来年谁知埋你?”这句,伤心至极,心想柴黛、袭人三人的美丽容颜终究会消失殆尽。宝玉向黛玉表白了爱怜知己,黛玉心中的疑惑顿时解开。随后二人到王夫人家谈笑风生。饭后,宝玉围着黛玉、柴黛玉,忙得不亦乐乎,迎春、探春、袭春都戏称她“忙而无事”。
随后宝玉被请到冯紫英家里,薛蟠、小丹江玉涵、妓女云儿也在,大家饮酒歌唱,寻开心。宝玉高兴极了,和七官江玉涵互相欣赏,互换了手帕,竟忘了这是袭人的。元春公主送了些赏赐,但让宝玉吃惊、让黛玉酸涩、让宝钗厌烦的是,元春公主送的所有礼物中,只有宝钗和宝玉有一样的东西。
【阅读研究】
问题一: “仙香螺”和“香麝串”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答:千香罗是蒋玉涵送给贾宝玉的。蒋玉涵是名门望族的戏子,艺名齐冠。宝玉对他一见钟情,二人结为挚友。大红帕子是袭人送给宝玉的,宝玉又将自己的松花帕子送给齐冠。这块松花帕子原是袭人送给他的。当晚,宝玉偷偷把齐冠送给的红帕子送给了齐冠。这块帕子系在袭人的腰上。这里写得是宝玉和齐冠之间的特殊友谊,也写出了宝玉、齐冠、袭人三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为后来袭人和齐冠的成婚埋下了伏笔。
红麝香项链是一串戴在手上的珍珠,颜色是红色,有麝香味,是元妃送的。宝玉和宝钗都有一条同样的项链,寓意着两人可以成双成对。
问题二:本章为宝玉的爱情埋下了怎样的伏笔?
答:这次宝玉的爱情故事注定要失败:他以为袭人会服侍他一生,可她却嫁给了亶官。袭人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宝玉对黛玉的爱是无条件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爱她。他的理想情人是黛玉,但他的姐姐元公主却想让他娶宝钗。希望往往是失望的前奏。
第29章 男人享受幸福,祈求更多祝福,女人深爱他,对他更加忠诚。
【剧情概要填空】
转眼间,就到了端午节。正月初一,贾母率领众小姐妻妾到清虚观去行法,车轿林立,人马拥挤,热闹非凡。老道士见宝玉的相貌举止都十分讨喜,便在贾夫人面前向她提亲,贾夫人却婉言谢绝,说早嫁无缘。后来,在众人献上的饰物中,看见了一只金麒麟,因祥云有此物,宝玉便细心地收藏了起来。
对于张道图求婚的事情,宝玉和黛玉两人都不高兴,黛玉还因此讽刺宝玉,弄得宝玉十分伤心,黛玉还用金玉、金麒麟等字眼来挑衅他。宝玉气得说不出话来,生气地从脖子上抓出灵玉扔在地上,见没碎,又找了别的东西砸了。黛玉也痛哭流涕,把吃的药全吐了出来。袭人和紫娟都去拦着,她忍不住哭了起来,直到贾府和王夫人把宝玉带走,她才平静下来。
【阅读研究】
问题一:《相思女孩》中的人是谁?怎样理解她的“爱”?
答:痴情姑娘指的是黛玉,她对宝玉一往情深,这叫“情深意重”,试情就是不断试探感情,她知道宝玉对她也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她就用谎言来试探宝玉的心。她说宝玉爱宝钗,是想让宝玉向他发誓,他不爱宝钗,只爱她。(爱得越深,他越觉得爱不够,越需要证明,最后就成了(纠葛不清,说不清道不明)宝玉听了,误以为黛玉不信任他,就生气地摔了玉。(第二次摔玉)
第30章 宝钗借扇子敲灵官手,灵官痴迷画玫瑰花和外人
【剧情概要填空】
宝玉和黛玉吵架之后,两人心里都十分过意不去。宝玉怕别人以为他们真的失和了,便主动向黛玉道歉。在谈话中,他无意中说出“你若死了,我就出家为僧”这样的话,得罪了黛玉。后来,两人被凤姐拉到贾母面前,宝玉又误打误撞地得罪了宝钗。宝钗气愤之下,以“带刺求饶”的典故回应,让宝玉和黛玉都红了脸。
宝玉无聊时,便来到了母亲家。王夫人正闭目养神休息。丫鬟金钏儿和宝玉讲了一些亲密的玩笑,都被王夫人听见了,大怒,竟然以“败坏主子”为借口要杀了他。宝玉闷得不行,回园途中,看见一个姑娘蹲在地上,用树枝写着千百个“荣”字。宝玉虽不解其故,却知道这姑娘必有故事。宝玉冒雨赶回怡虹院。丫鬟们正在院中玩耍,过了一会儿才开门,宝玉怒气冲冲,踢了开门的丫鬟一脚,哪想被踢的竟是袭人。
【阅读研究】
问题一:分析宝钗借扇子敲两下就生气的原因。
答:1、宝玉说话不当,当众说宝钗胖;2、古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杨贵妃是个小人,正是她迷惑了唐玄宗,导致唐朝走下坡路。3、这句话戳中了宝玉的“心酸往事”。因为宝钗进京参加宫中选妃,如果被选中,就有很大的机会成为皇帝的妃子。她一直羡慕元春,此时选妃恐怕就没戏了,于是便气愤地说:“我和杨贵妃一样,却没有一个能像杨国忠那样的好兄弟、好朋友!”这是在讽刺宝玉。
问题二:怎么理解“愚公出局”?
答:荔香园的女主角灵官爱上贾强,患上了相思病,躲在玫瑰花下,用画笔在地上不停地画着贾强的名字。贾家大少爷爱得深沉,没有办法排解,只能用“画玫瑰”来表达。
她的这种行为,被宝玉看在眼里,这件事情宝玉是局外人,但灵官的痴心,竟然感染了局外人的宝玉,对她倾注了全心全意的关心和怜悯,认为这个姑娘和自己一样,遭受着感情的折磨,所以才叫“痴心妄想”。
《小书虫读科学:浩瀚宇宙》系列1,共6册
价格:198元
编辑推荐:128元/套
免费送货,请放心购买。
(新疆、西藏不发货)有因天气或者疫情等原因临时通知不能发货的地区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