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乡村:一部讲扶贫助脱贫的好剧,为好山好水好物带货

2024-08-10
来源:网络整理

剧中展现的风景、非遗等旅游文化资源在抖音、快手平均播放量突破百万,电视剧扶贫创作价值被深化。电视剧《最美乡村》讲脱贫攻坚,助力脱贫攻坚。好剧为好山好水好物“带货”。

左:承德的美景是《最美乡村》主创希望向全国观众介绍的“美好事物”之一。(剧照)

■ 首席记者 王岩

“我唐天石向长城、向潘家口水库宣誓,除非我能帮助上河峪人民脱贫致富,否则我绝不离开青山镇。”随着剧中人物的誓言,镜头俯冲而下,一望无际的碧水宁静美丽,让观众在那一刻屏住了呼吸。这段视频在抖音和快手上线后,分别收获了90万、111.6万的观看量。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扶贫攻坚重点剧集之一,由郭京宇出品,郭京宇、杨勇担任总编剧,巨兴茂、赖赫执导,杨志刚、张子健、岳丽娜等主演的精准扶贫电视剧《最美乡村》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近十天来,在剧集收视率屡破2%的同时,“承德”一词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率也不断提升。宽城潘家口水库、国内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平泉辽河源头、滦平金山岭长城,以及满族刺绣、窗花、铁花、粉条、平泉羊肉汤、宽城板栗、承德山楂等等,都成为观众观剧时“种草”的好山好水好物。尤其是水下长城,更是被不少网友列入了旅行心愿单。

郭靖宇感慨道:“承德是我的家乡,虽然我19岁就离开家了,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家乡。我们团队在创作的同时,也有一点小私心,想为家乡推广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姊妹剧《最美的青春》开创了先河。据了解,2018年《最美的青春》热播后,2019年塞罕坝游客数量增长了30%,带动了当地围场县经济发展。从讲述脱贫攻坚、诠释生态建设的荧幕“说书人”,到化身乡村旅游、人文风情、农副产品的荧幕“推销员”,电视剧这种自带亲和力和穿透力的艺术风格,在不经意间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了力量。 ◆转第7页

(接第一版)

家乡人写家乡戏,接地气的剧本能触动脱贫攻坚关键“骨架”

紫塞明珠的抖音_紫塞明珠的抖音_紫塞明珠的抖音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相关题材电视剧成为荧屏主流之一,如何避免同质化、树立“核心竞争力”,是所有此类电视剧都在努力厘清的问题。

“家乡”和“单元剧”是郭靖宇给出的答案。《最美乡村》创作团队中,除了他本人,杨勇、杨志刚、岳丽娜以及一众群众演员均来自承德,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感情。家乡、故乡情怀为该剧“写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提供了优势;另一方面,要讲好脱贫攻坚的故事,创作者们除了情结之外,还要感受到切身的情感。

杨勇是深耕农村题材十余年的作家,张洪涛有担任村第一书记的经历,与郭静宇一起,三位作家从自己的经历、观察、采访出发,共计30集,三个单元讲述了三个人为脱贫而奋斗的故事。三位主人公——退伍老兵、第一书记、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各自带领一个单元。三个单元分别反映了承德宽城、平泉、滦平三个县,不仅丰富了扶贫叙事的人物光谱,也展现了承德部分贫困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紧凑、内容丰富的剧情,也为扶贫剧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

郭靖宇坦言,“为家乡带货”的剧本不仅接地气,还触及了扶贫这幅画的关键“框架”。比如第一个故事中,老干部唐天石劝说老支书如实上报自身贫困情况的细节,就来源于村民的真实故事:因为老支书认为现在生活比以前好,所以不愿占国家扶贫政策的便宜,宁可隐瞒自己收入达不到扶贫标准的事实。在劝说老支书的场景中,唐天石讲得非常详细,几棵山楂树、几棵板栗树、十只鸡都不算收入,这种“核算方法”必须深刻领会。比如第二个单位,村里第一书记“来自”哪个单位,是自己修路有优势的交通局,还是其他地方,都有细微的差别;而在第三单元,以返乡青年创业为主题的故事中,强调“脱贫攻坚关键在人的内生动力”,“脱贫不再返贫”直击现实焦点。

电视剧软“植入”也可成为新商机载体

《最美乡村》刚进入第二个故事,预告片中第三单元的美景却引得不少网友留言“想看”。原来,第三个故事将介绍金山的一群“五老”和“四少”。“五老”是窗花、铁花、粉丝、木匠、巴大碗等老手艺人,“四少”是能敲梆子、说相声的民间艺人。这些传统的民俗、优秀的文化以及潘家口水库、水下长城等壮丽景色,都是创作者有意“植入”的。

承德作为京津地区的水源涵养区和绿色天障,尤其需要工业以外的产业。郭静宇说:“我有一个私心,想把家乡的传统民俗、优秀文化传递给更多的观众。如果这些元素能带动当地的文旅产业,让‘紫禁城明珠’熠熠生辉,那将比我自己拍的电视剧拿几个奖杯还要珍贵。”

电视剧软“植入”带动文化旅游的成功案例其实还有很多。2014年,《打狗棒》大获成功,热河承德避暑山庄也因此火了起来。2017年,《金子不留行》让陕西泾阳吴家大院爆红,国庆假期超过百万游客蜂拥而至。不仅如此,剧中周莹爱吃的粽子糕也成为网络热销美食。电视剧带来的文化旅游和农家乐效应,在不经意间助力了那片红色老区的扶贫工作。

这些“无意成就”的意义,有望在脱贫攻坚之年,被《最美乡村》再现。这也促使创作者们思考,电视剧在跨界经济中还能做些什么,探索新的商业机会。

郭静宇透露,他为《最美乡村》第三单元设计的扶贫方案,是他自己的理想设计:在距离北京100公里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开办一家月子疗养院,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个独立的四合院。四合院不仅是妈妈和宝宝们自理的地方,还是一家人在青山绿水间,尽享天伦之乐的幸福村落。“这样的想法,或许是一种全新的致富路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