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游戏在2018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2018年下半年、2019年则有更多由互联网巨头打造的新型小游戏平台出现。在2019年各大平台上线数万款小游戏之后,全网小游戏流量增速明显放缓,已经到了存量市场比拼品质的时候了。
2020年,除了微信、手机QQ、今日头条、百度等头部小游戏平台外,数家拥有固有流量的平台也纷纷进入小游戏领域,哔哩哔哩小游戏、趣头条小游戏、UC小游戏相继亮相,为小游戏平台大军贡献新的力量,也让开发者们看到了获取新流量的希望。
茶馆对哔哩哔哩、趣头条、UC小游戏平台的现状、合作模式、产品数量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做了如下表格,希望对小游戏开发者有所帮助。
B站小游戏:合作需对接经营产品,主要注重裂变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
自上线游戏业务以来,哔哩哔哩在网页端和APP端均开设了游戏中心专区,玩家可以在这里查看、下载和畅玩与哔哩哔哩渠道合作的游戏。目前游戏中心共有325款游戏。根据哔哩哔哩财报,2019年游戏业务营收为36亿元,同比增长23%,占总营收的53%。
据开发商介绍,B站去年就开始引进和上线H5游戏产品,目前B站游戏中心小游戏品类共有21款产品,其中过半为中重度精品休闲游戏,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放置类RPG游戏《小小勇者》,该游戏的在线人数达到353万。
97万人玩过哔哩哔哩独家推出的问答游戏《有问必答》。除了游戏的在线对战功能外,哔哩哔哩还提供了游戏产品的预约功能。例如,平台上一款名为《叫我皇后:后宫恋爱游戏》的产品目前正在预约中,目前预约人数为441人。点击游戏后,可以看到预约界面,包括游戏视频、团队简介和用户评论等。
商业化方面,B站小游戏选择激励广告变现和内购变现两种模式。广告变现目前接入B站自有SDK,内购支持有版号的产品。近日,知名引擎公司Laya宣布完成对(以下简称B站)小游戏的适配,并在B站小游戏平台上线UGC游戏平台。
据与哔哩哔哩达成合作的游戏开发商透露,他们的游戏上线前需要先与哔哩哔哩商务部对接,哔哩哔哩对游戏的品类、玩法没有过多要求,不支持个人开发者,需要以公司形式注册并提交材料(营业执照、软件著作权等)。游戏能否上线主要看产品质量和分流能力,目前上线哔哩哔哩的产品都是第一批先行者。
但整体来看,B站的小游戏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最大二次元流量平台的优势还未完全展现出来。目前B站小游戏的进入方式略显繁琐,需要用户点击“游戏中心”-“玩过的游戏”-“小游戏”才能看到具体商品,玩完之后才能添加到关注的游戏中。
趣头条小游戏:将网赚套路运用到小游戏中,矩阵中有大量网赚APP广告主。
趣头条诞生于2016年,2018年其倡导的网赚阅读APP体验获得成功并赴美上市。不断扩张的趣头条也在2019年开始布局H5游戏,开放了趣头条小游戏平台。而要接入这个平台,开发者首先要明白趣头条小游戏的运行环境并不是通用环境或环境,HTML+CSS+样式游戏代码的格式无法在趣头条小游戏的运行环境中流畅运行。
趣头条小游戏以.cpk格式的游戏包形式运行在小游戏运行环境中,该格式的游戏代码需要进行适配才能运行,趣头条小游戏SDK与h5环境SDK不同,具体适配方案可参见趣头条开发者文档。
收益模式上,趣头条旗下小游戏大体一致,依然以广告、内购作为变现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趣头条为广告变现提供了闪屏广告模式,需要开发者单独联系商务部开通权限。产品开启后,用户打开时会播放闪屏广告,该广告会持续显示5秒后关闭。
作为一款网络赚钱APP,趣头条小游戏矩阵同样具备网络赚钱的本质。目前平台上部分小游戏产品接入趣头条金币系统,其中18款游戏可直接玩积累金币。其他有内购的重度小游戏,充值任意金额即可获得金币返利,相当于1元。结合趣头条小游戏的日常任务,完成多款游戏的主动玩法可积累金币。
线上赚钱套路不仅运用在小游戏任务上,在趣头条小游戏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线上赚钱APP。例如,在APP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抖音极速版”、“疯狂猜成语”等线上赚钱APP,均在趣头条小游戏上投放了广告。
据趣头条2019年财报显示,趣头条自主研发的游戏《趣菜种田》日活跃用户突破500万,次日留存率达80%。2019年第四季度,游戏在趣头条APP内用户渗透率环比增长31.4%,收入环比增长近50%。在趣头条发力游戏领域的背景下,以网赚币激励打造的趣头条小游戏完美契合了平台用户的逐利本质。目前合作产品类型尚无限制,但显然玩法和题材上更贴近网赚的产品更有吸引力。
UC小游戏:已接入上百款小游戏,为小游戏曝光提供多重入口
作为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的核心部分,UC浏览器拥有8000万日活跃用户。2019年9月,UC小游戏平台成立,开始吸引大量CP上线产品。目前全平台游戏数量超过450款,休闲益智类游戏数量最多,目前有209款。在全站最受欢迎游戏排行榜上,《UC斗地主》位居第一,其次是《植物大战僵尸2M》和《麻将合集》。
相较于前两大新兴小游戏平台,UC 小游戏的 UI 界面和平台定位与传统综合类小游戏平台最为相似。据开发者反馈,目前 UC 小游戏平台的流量已经达到头部平台的水平。UC 小游戏有不同游戏品类的分类榜单、热门游戏和近期新游戏的动态推荐位、玩家人数热度展示,这些都是 QQ、百度等中心化平台的标配功能。
商业模式依然是广告与内购相结合。同时,UC小游戏平台加入了红包激励模式,用户完成每日活跃任务后可兑换U钻,可直接兑换成现金从支付宝提现。UC小游戏的入口也比哔哩哔哩、趣头条更容易触达,入口展示更加多样,在浏览器主界面上只需下拉界面即可进入。搜索栏下方还有功能栏可直接进入。在“我的”菜单中还有几个醒目的“我的小游戏”展示。在用户信息卡和信息流广告序列中也能找到小游戏的入口。
系统支持方面,UC小游戏不仅有安卓版本,UC浏览器用户也可以通过在搜索框搜索小游戏找到入口。不过UC上的小游戏和微信环境一样,无法支持内购。哔哩哔哩和趣头条小游戏平台目前还没有适配环境。
开发者如何与UC小游戏合作?第一步是加入UC小游戏平台官方社区,将游戏二维码或链接提供给工作人员进行测评。第二步是测评通过后在UC小游戏开放平台快速通道注册,这一步需要注册公司信息,之后就可以坐等游戏上线了。在具体分成上,UC小游戏对广告类游戏给出50%分成,对内购类游戏给出60%分成。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目前小游戏中比较火爆的网赚小游戏,UC小游戏提供的接入流程和广告小游戏是一样的,只是需要增加提现流程,目前提现仅支持支付宝。
虽然小游戏平台众多,但微信仍是最大流量池
目前主流的小游戏平台有微信、QQ、今日头条、OV、百度、硬核等渠道,新兴的综合性小游戏平台则有上述三家平台。其实小米、4399、电魂等也都有自己的小游戏平台开放,所以开发者面临着很多的渠道选择,到底哪些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呢?
一位来自发行公司的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平台众多,但最大的流量池还是微信小游戏。如果你有新的小游戏需要测试,微信往往会给你最真实的数据。虽然微信是这么多平台中唯一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生态和竞争才相对公开公平。
目前微信推出的创意小游戏激励机制,比其他中心化平台给出的推荐资源更为有效。创意小游戏榜单几乎每个月都会更新,给这些被认可的产品一个创意标识,有此标识的产品可以获得官方流量扶持,分享红利。创意标识不仅是对产品创新程度的认可,也是对产品质量的认可,还能通过微信官方推文、视频号增加产品的热度。
一位经营模拟类游戏开发者表示,通过测试多款游戏的自然增长情况,团队发现微信游戏平台女性用户的自然体量可能比男性用户更大,对于经营模拟等品类,女性用户在游戏中的活跃度更高。
同时,微信小游戏平台本身硬核玩家并不多,中重度游戏的需求没有能快速带来刺激感的超轻度游戏那么大。当然,关键还是看具体产品质量的打磨。一位MMO小游戏开发者表示,其实优质的MMO在微信的日活就不错,游戏话题如果能火爆一些就更好了。
用户趋于年轻化,QQ网赚产品门槛不高。
在QQ小游戏热度榜单中,MMO类游戏占比超过半数,从去年到今年一直稳居前5的三款MMO产品分别是《虎踞三国》、《超级精灵球》和《斗罗大陆》。如果细看榜单前30名,会发现更多童话风、二次元、传奇风的MMO。
MMO游戏开发者小莫认为,手Q平台的用户较为年轻,对MMO游戏的契合度更高,原因如下:第一,剧情是MMO游戏的核心设计点,年轻用户对剧情的渴望会更强,沉浸感和参与感更强;第二,年轻用户是小说、动漫、电视剧等文化产品的消费主力,而MMO游戏往往从这些文化产品中选取题材,因此用户接受度更高;第三,MMO游戏的个性化、荣耀竞技、异性社交等元素也是年轻用户的游戏诉求。
付费方面,由于手机QQ的用户量比较大,但用户来源也比较广泛,需要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前期的付费破冰是关键,尤其要多设计一些小额内购,才能在QQ平台有好的付费率。据开发者反馈,虽然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些平台具体的用户统计数据,但QQ小游戏平台应该是除了微信之外,业界公认的第二大流量池。
QQ小游戏平台也为网赚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期,QQ上的两款网赚小游戏《建筑大作战》和《喵喵金屋》连续数周高居热度榜首,并多次获得官方推荐、资源扶持和特别推广。网赚产品开发者表示,目前QQ小游戏上有大量网赚产品,是因为QQ对提现功能的支持做得不错,而微信平台的提现门槛则很高。
在微信上做网赚游戏,开发者需要具备微信商户支付能力,需要在线提交营业执照、身份证、银行账户等基本信息,必须以公司为主体,提供企业微信认证。这对于普通小游戏开发者、小团队来说尤其麻烦。相比之下,网赚游戏在QQ上会得到更好的支持。
今日头条小游戏平台近几日流量快速增长,抖音看重录屏分享率
一位开发者在采访中表示,今日头条产品拥有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流量板块,但平台运营初期用户活跃度确实不如微信、QQ,但近期流量增速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一位开发者称,今日头条流量增长最明显的平台是抖音小游戏,因为抖音有视频分发和裂变的优势。
游戏品类方面,抖音小游戏非常适合操作类、闯关类游戏,十几秒的短视频就能展现游戏的核心魅力。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抖音非常重视录屏分享率。往往在特定的小游戏中,视频分享会与复活次数、资源翻倍等激励模型挂钩。一款适合录屏分享的小游戏,如何与玩家有视频互动体验,往往能在抖音平台上吸引千万级用户。
在采访小游戏开发商对近期上线的新兴小游戏平台的态度时,有人认为,其实上更多平台无非是增加一些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对于有足够能力的团队来说,渠道多肯定是好事。大型小游戏平台的流量会重合,但用户群体会有些差异,这就需要发行商做好成本评估。获得流量和收益的关键不是平台政策,而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好的产品在任何地方都能打开市场。
另有开发者认为,这些新兴平台让我们看到了现有市场增量的潜力,但很多还处于早期阶段,并未囊括大量CP,广告能力、APP入口优化表现也不如头部小游戏平台成熟,平台具体的引流效果、商业化能力难以评估,等待市场反馈或许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