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长:6分钟
最好的
小程序生态业务
自媒体
本周末,《晓组织计划观察》的核心粉丝群因为一件事而感到不安。
有用户发现小店助手里新增了带货板块,包括“我要带货”和“带货管理”,商家可以在“我要带货”里对符合自己店铺需求的商品进行分类挑选,对于商品,只需点击商品,即可一键上架,商品售出后,可以获得一定的佣金。
我们在视频账号中对整个销售流程做了详细的演示,您可以点击下方视频账号进行详细观看。
据小程旭的粉丝透露,小店的“无源商品配送”功能于上周二开始内测,但当时测试范围较小,到周末才全面开放,目前微信小店支持配送京东、拼多多、当当等平台的商品。
也就是说,现在小店卖货有两种方式:
1.销售自己的商品;
2、销售其他电商平台的产品。
说到底,这样一来,谁都可以卖货,简单来说就是“零门槛卖货”。
这个功能推出的时机很有意思,要知道,双十一的第一轮预售已经开始了,无论是天猫、京东、拼多多,还是苏宁,这些知名的电商巨头、朋友圈的个人代购,都在忙着炒作双十一的热度。
在一年中最重要的电商节日季,小店的这个小举动,虽小,却意义深远。为什么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无货源
这三个细节是关键
产品逻辑是业务逻辑的具体体现,我们先从产品逻辑说起。
以上视频是小程旭(-tech)亲身体验小店发货流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整个过程,那就是“顺畅”。
整个小店在选品、商品摆放、商品管理等方面都非常流畅,从选品到商家一键上架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同时用户购买时,可以点击商品进入详情页后,也可以一键跳转到京东或者拼多多的购买页面直接购买,用户购买后,商家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
不过,还有一些小细节很多人好像没有发现,我们一起做个活雷锋吧。
1.店铺只有个人版可以带货,企业版不可以
经过群内不同小伙伴的尝试,虽然现在“无货源”功能已经全面上线,但是企业版小店并不具备带货能力,在企业版上申请小店时,需要在营业执照中明确经营范围,在经营范围内上架商品,具备一定的供货能力。
也就是说,个人小店上架商品的灵活性更高,更适合平台带货,目前来看,企业版小店和个人版小店并无区别,但以目前的形式来看,个人版小店或将成为平台带货的枢纽,两者正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2、带货佣金高达50%,这是小店的致命吸引力
点击“我要带货”进入商品页面后,显示的金额都是带货后产生的佣金,并不是商品金额,点击详情页才可以看到商品价格。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小店的佣金比例可能和其他同类平台不一样。
我们测试的前10个产品中,有8个产品的佣金率高于20%,甚至拼多多的自嗨果和洗手液佣金率高达50%。确实不存在虚高或溢价的情况。
相比其他平台,比如京东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粉香”,其返利佣金在3%-8%左右,最高也不会超过10%,如此高的佣金比例对于个体店铺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吸引力。
那么个体小店主可以做什么呢?
1)精心挑选优质商品,放在首页,节省用户时间;
2)比较不同平台的价格和优惠券,为用户省钱。
3.“别人的”产品也可以通过直播销售
说了这么多,商家到底怎么卖货呢?小店当然不会错过今年大热的直播带货啦!
通过发挥小店直播能力,我们发现平台上的商品可以直接加入直播间的购物袋,通过直播进行销售。
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店铺内的商品,只要商品上架,就可以通过直播进行销售,而且直播期间销售的商品还可以获得佣金。
前不久小店接入了视频号,可以挂载到视频号首页,这些小动作其实构成了幕后的一盘大棋局。
小行动背后的大聚集
果然,这些功能一经推出就引发了热烈讨论,就连经常引发热烈讨论的微信,这次的讨论也十分热烈。
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影响力。
在和多位开发者沟通后,小程序观察(-tech)将影响总结为以下三点。
1、为有私域流量的达人视频账号或者博主提供变现手段。
你有流量,我有货,我们一拍即合。——这是众多社交电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在内容无处不在的微信生态中,有太多高手、网红、博主,有私域流量池,却没有供应链。
如果说小程序为公众号运营者提供了完美的内容电商商业想象空间,那么小店则让这些达人、网红、博主测试了内容电商、私域流量转化的可能性。
上面提到,如今小店返佣能达到50%,大部分社交电商平台返佣也在3%-8%左右,对于这些达人和博主来说,这种耀眼的金子诱惑比什么都更直接。
2、整合淘宝以外各大电商平台货源,满足寻找货源的需求。
“从我们的角度看,这件事的核心点有两个,第一,微信现在相当于淘宝体系之外的一个平台聚合,第二,官方工具是一个载体。”一位开发者说。
当这两个核心点结合在一起,最终的含义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可靠”。
一方面是供应链靠谱,小店接入的电商平台有京东、拼多多、当当等,据说还有苏宁、唯品会,基本覆盖了淘宝之外的所有主流电商平台。
这其实能解决一个刚性需求。目前很多社交电商的供应链并不稳定,货源被投诉,货品不匹配是普遍问题。“那些大平台的名义,就是……担保。”一位开发者说。
另一方面,还有微信官方工具小店,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用户在微信小店选择商品后,会一键跳转到商品所在的电商平台,整个流程给予用户很强的安全性,这是官方工具和大平台供应链的结合优势。
3、通过小店分销产品,推动腾讯B2B业务。
“从小处来说,通过产品分发,微信也参与到了产品池的管理和分发中。从大处来看,这对于腾讯来说有一定意义。”上述开发者说。
事实上,这是微信首次正式公布传闻已久的产品池计划,也是微信首次正式将拥有强大社交电商能力的“蚂蚁军团”向多个电商渠道开放。
众所周知,对于电商来说,流量只是链条的一部分,更大的壁垒是供应链。流量是微信乃至腾讯的优势,供应链则是京东、拼多多、苏宁、唯品会等合作伙伴的优势。小店们都能看出,电商的逻辑不是建立直接的闭环,而是建立投资关系的利益联盟。这背后的指导思想,是腾讯一贯的开放策略,业界戏称此为“微信联盟”。
通过这样的开放策略,微信连接了多个B端资源,给合作伙伴输送流量的同时也给自身生态内的玩家带来了更多的价值和想象空间。或许在微信看来,一个生态系统的好坏,取决于其中的玩家活得好不好。
“小店支持在其他平台推广产品并不奇怪,包括抖音、快手,这个行业都是这样运作的。可能会对专门招揽用户的社交分享型电商小程序造成冲击。”上述开发者表示,“目前,视频账号和小店的对接还不够直接。视频支持挂载是大家期待的。”
《小程序观察》创始人谢小平老师开通视频号啦!谢老师将亲临现场,与大家分享对视频号、小程序、微信生态、产业互联网的独到见解,一分钟带你看透商业本质。千万不要错过!
另外,视频账号“小程序观察”也开通了,我们会用视频的方式和大家聊聊小程序、聊聊互联网。账号和公众号同名,欢迎大家关注~
结尾
如果你喜欢我们,就点击“关注”吧!
好的文章评论
推荐书籍:
《微信力量》和《微信思维》是微信团队与萤火虫科技联合推出的两本书,通过对数十家企业商业案例的采访,共同描绘出一幅微信生态的全景图,是了解微信生态的最佳读物。
你是在“看着”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