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短视频领域的独角兽,快手的“出海”话题一直备受行业关注。
9月12日,据界面新闻报道,快手海外产品Kwai在巴西DAU突破300万,快手举办“巴西DAU突破历史峰值”庆祝活动,海外团队获内部表扬。据悉,快手也于近期重启海外业务,并开始招募大量海外技术、产品、设计、审核等人员。
据《晚点》报道,在经历了半年多的海外业务放缓之后,快手近日迎来了来自360的新海外负责人,带来了新的做法、新的思路。
可以看出,此次快手重启出海势头强劲,选择了竞争相对空白但商业生态相对成熟的巴西市场,并取得了快速增长。据百景海外数据显示,快手近期在巴西Play免费榜上高居榜首,连续多日排名第一。
虽然巴西方面传来好消息,但海外业务表现更为强劲的抖音无疑是快手出海之路的最大对手,此次在抖音的攻势下,快手能否取得好成绩呢?
快手海外扩张失败
据了解,2017年初,快手组建海外团队,在泰国、俄罗斯、韩国、印尼等国家试水。
快手的国际版叫Kwai,不同于国内快手的视频拍摄功能,Kwai的功能类似小咖秀,录制视频后再与影视作品的配乐进行搭配,达到协同演出的效果。
最初,在没有大规模市场投放的情况下,快手在韩国、俄罗斯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界面新闻报道称,在权志龙、IU等韩星流量的带动下,快手在2017年10月实现连续8天爆款,位列韩国应用商店下载排行榜第一。
作为全球应用下载量第五大的国家,快手2017年5月进入俄罗斯移动应用市场,仅一年时间便登顶移动应用排行榜,势头“凶猛”可见一斑。
同年8月,原字节跳动国际业务总裁刘新华出任快手首席增长官,开始实际管理后者的海外业务。从实际情况来看,数据增长确实很可观,但快手的预算一直有限,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不敢投入太多资源,还是寄希望于快手的“自然增长”,就像之前在国内的运营策略一样。
到了2018年初,快手内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媒体报道,快手总办叫停了一款仍在探索新方向的海外产品,将其团队成员并入快手团队。此后,快手开始招募更多人才,“部门一度可能有200到300人”。之后,有传言称快手海外部门“优化”了100多人。动荡的海外团队也给快手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悉,2018年上半年,Kwai在俄罗斯及东南亚7国的Play及App榜单上位居第一,但这样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截至2018年12月底,根据韩国市场的数据,其排名徘徊在30名左右。
快手海外业务陷入沉寂,先后停止东南亚、印度等地广告投放,大量团队成员离开,有媒体报道称,快手印度自今年8月起似乎无人值守,有时日均下载量仅维持在四位数级别,而那正是印度短视频的繁荣时期。
快手“出海”失败,部分原因在于其运营风格克制,“不打扰用户”,任由产品自由增长。这一策略在刘新华实现用户快速增长后被办公厅叫停。一方面,这在公司行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海外人才的匮乏也成为公司海外失败的重要原因。
据AI财经社了解,快手海外团队中除了刘新华外,很少有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甚至一些总监都不会说英文”,据了解,快手有不少高管从海外公司归来的人才,并未被派往海外,这确实是一种“快手式”的黑色幽默。
如今快手重启海外业务,与抖音又将展开怎样的商业竞争?
抖音海外热度高,快手或加速海外扩张
与快手不同,抖音的海外版发展得极为“凶猛”。
早在进军海外市场之前,字节跳动就收购了,该平台在全球已拥有约2.4亿注册用户,其中大部分用户为年轻人,而这部分人群正是的主要目标人群,Tik Tok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用户基础。
务实的海外产品运营策略为抖音提供了充足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抖音让Tik Tok保留了国内版本的基本使用方式,继续主打短视频录制功能,并雇佣更多本地员工,根据当地文化对App内视频的方向进行调整和引导;另一方面,Tik Tok依靠平台广告来增加用户,在搜索、抖音、Play 和广告联盟等方面投入了真金白银,带来了实质性的用户增长成果。
2018年8月,字节跳动正式宣布与.ly合并,将两款应用的功能和内容合二为一,借助.ly的海外口碑,进入快速增长期。
截至2018年底,根据抖音、.ly和.公布的数据,全球覆盖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根据移动数据和分析公司App的报告,2018年Tik Tok在全球iOS和Play下载量排名第四,在日本、越南、阿根廷、法国、德国、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均排名前十。
相比之下,Kwai在2018年越南iOS及Play下载排行榜上仅出现在同类榜单中,位列第10名,差距非常明显。
当时在海外市场,快手并没有像抖音一样制定出完整的策略,因此被抖音超越。例如在菲律宾市场,2017年初快手进入后,其策略是签约艺人或者将有才华的人培养成网红,与抖音当时的运营策略十分相似。但当抖音进入菲律宾市场,以更高的投入推广App,与快手争夺明星资源时,快手败下阵来。放弃原有策略,采用用户“自然增长”的策略,最终在菲律宾“败北”。
据AI财经社了解,在推广策略上,抖音在市场投放和手机预装采购方面的出价通常为快手的三到五倍,为此快手付出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未能带来良好的回报。
随着拓展海外的信心不断受到打击,快手也对海外业务进行了调整,据媒体报道,快手去年底停止了东南亚和印度的广告投放,海外团队也大幅缩水,一大批团队成员离职或内部调动至其他部门。
不过针对此传闻,快手官方当时向钛媒体回应称,“海外是一个30多亿用户的市场,在国内日趋饱和的红海环境下,海外短视频领域还没有巨头产品,用户对它的兴趣也不是很足。海外短视频内容需求极高,海外将是快手的另一个增长点。短视频产品海外扩张是必然趋势,是适应时代和用户需求的必要选择,放弃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事实上,就在国内媒体纷纷猜测快手海外业务是否遭遇挫折时,去年12月,快手海外版Kwai在马来西亚iOS和双平台热门应用排行榜上登顶,这也意味着快手并未放弃海外市场,想要在海外扩张,与抖音一决高下。
据快手介绍,快手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架构比较完整,从产品、运营到前端研发、云服务、大数据、社科、内容审核,有十多个部门,人员齐全,架构清晰,还在不断扩招。
如今,随着巴西传来的“利好消息”稳定了军心,快手或将加速海外扩张。同时,据钛媒体最新消息,快手计划明年赴美上市。随着国内流量红利饱和,海外市场成为快手资本的首选。市场作为讲“故事”的关键筹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在运营策略上,快手确实需要向抖音学习很多,毕竟时间不等人。
Tik Tok母公司字节跳动也面临上市压力,势必加大海外投入,据报道,字节跳动已将Tik Tok与主打印度市场的短视频产品Vigo(Vigo)合并,联手进攻海外市场。
随着快手加速布局海外业务,国内两大短视频巨头也将在海外延续国内竞争。(本文首发于钛媒体,作者:刘木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