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只能给你一张床,民宿能给你一个家。”随着旅游消费升级,民宿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出行选择。选择民宿时,订单量、网友点评、照片是最重要的参考。市民王女士在今年黄金周期间就遇到了一件郁闷的事:她预订了一家热门民宿,但入住后发现,网上的照片全是“照片诈骗”,这让她很受伤。
我预订的所有热门民宿都是假照片
王女士和家人到福建宁德旅游,原本打算订标准酒店,但在制定旅游计划时,她无意中发现微博网红推荐的古镇民宿。“照片上的房间很有格调,周边的青山绿水,很符合年轻人的文艺范。”
她通过平台搜索到这家民宿,发现价格每晚800多元,比周边其他酒店要贵,虽然价格不菲,但看到图片和别人的好评,王女士最终提前一个月下了订单。
到达现场后,王女士才发现自己贴出的照片竟是“照片造假”。这家民宿房间异味很重,基础设施不完善,宿舍管理人员不到位。投诉点颇多:民宿在镇上,交通十分不便,从省道拐到乡道后,要走一段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很简陋”;民宿周边设施不达标,“山野岭间很难找到食物”;一楼房间的卫生条件也不尽如人意,靠窗的榻榻米上有斑驳的污渍,木窗上有蜘蛛网,十月还有蚊虫……
爱看抖音的90后女孩@小兔饼干也有着和王女士类似的经历,这个假期,她和朋友们计划了一次短途购物之旅,在西湖边放松、玩乐、购物。
@小兔曲奇表示,网上预订的民宿就在西湖边,位置不错,拍出来的照片很有艺术感,让人很心动。然而到了那里,她却感觉到房间里“一阵寒意”:装修很简单,墙面刷着橘红色的油漆,放着一张简单的木板床。这样的配色让照片看起来明亮又好看,但居住条件却很一般,房间小得可怜,除了两张床,几乎没有可以住的地方。“难怪老板只拍了房间一角,一般女性消费者可能只注重拍照效果,不会特别注意房间面积等细节。”
商家为了卖美景耍手段,一旦店内商品与宣传不符,维权难度加大。
“如今民宿经营的套路都差不多,基本都是靠山吃山吃水为生,除了以品质为重的精品民宿,大部分跟风的‘土味民宿’,都是以卖周边美景为主。”80后小伙小婷6年前在东阳山村开了一家小民宿,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他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除了经营民宿,他还喜欢在各地的特色民宿“采风”。近几年,他发现民宿行业的火爆,也带来了鱼龙混杂的问题。
很多民宿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或者在抖音发短视频做推广,拍美照、拍视频,打出了独有的情调、田园、文艺牌。但出门在外,他却觉得很多民宿和宣传照“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样”。
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小婷认为这是民宿商家玩弄的把戏,因为网络上的美照确实能体现民宿的部分风景,在网络时代也能吸引人。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并不是全部真相,很难以“实物与图片不一样”为由要求取消订单或维权。“从我自己的旅游经历看,现在有些民宿老板一般会把大门、客厅等公共设施装修得精致、宽敞、艺术感十足,宣传时拍的照片也大多是这些部分,但客房比较小、简陋,所以只拍到房间的一角,或者把镜头拉远,消费者无法从照片中了解房间的真实情况。”
另外,还有一些周边环境不错的民宿,靠卖景色来招揽客人,河边、山顶、古镇、大海、花田,每一个都够吸引人,唯一跟不上的就是服务。
网红民宿未必适合你,要学会“抓大放小”
小婷透露,民宿行业确实存在“刷单”现象,这种恶性竞争也让一批以民宿为核心的群体感受到“异常”压力。“没有‘刷单’就没有流量、没有销量,门店就不会被消费者看到。我从内心不想这么做,但又不得不这么做。”
除了虚假订单,不少热门民宿都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接受订单,“刷好评”十分便捷。一些基础设施差、甚至地理位置不佳的民宿,通过社交媒体炒作变得火爆,但实际入住体验却很差。
“民宿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我觉得订房的时候,要理性对待民宿的宣传照、短视频。”在经历了多次“踩雷”失误后,小婷总结了自己的“避雷”方案。他认为,无论是民宿的宣传照,还是抖音短视频所呈现的当地特色,都是片面的。民宿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特殊旅游产品,天气、心情、季节、服务的任何差别,都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住宿体验。
他建议,旅行中预订民宿时,要理性对待民宿的宣传,学会“大而无小”。如果民宿里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东西,比如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庭院设计、无边泳池、泉水浴等,那么这可以成为选择它的部分原因。在形成初步意向后,要与商家进行详细沟通,询问房间大小、是否有24小时热水、床铺清洁程度等,避免盲目凭图片判断。
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好心态,有适当的期待,毕竟除了一些高端的连锁民宿,普通的民宿肯定比不上星级酒店这些年“进化”形成的标准。
(王雷)